河西学院

高校类型:二本
所在地:甘肃张掖
学校网址:http://jxjy.hxu.edu.cn/
立即报考
  • 学校主页
  • 学校介绍
  • 新闻动态
  • 招生专业
  • 招生简章
  • 网上报名
    河西学院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41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历经张掖师范学院、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0年张掖农业学校、张掖职业中专并入,2014年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市人民医院并入。现有5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19638人,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对口支援。2015年列为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千里河西走廊唯一普通本科院校,战略地位重要 学校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内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服务区域主要面向河西走廊,辐射毗邻的青、新、蒙、宁四个少数民族省、区。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关乎国家经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是中西文化交流,南北民族融合的重要通道,是稳边固疆的战略要地;拥有张掖、武威、敦煌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连山、黑河湿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玉米制种、瓜果蔬菜、新能源基地。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特殊的地域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禀赋,为学校办学育人提供了广阔空间。

    七十余载坚持做河西文章,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坚持“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 的办学定位,践行“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治校理念,以“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为发展目标,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坚持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致力于把学校建成河西走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

    学校作为甘肃学科覆盖最全的高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坚持唱响作亮河西文章。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把项目和论文做在河西大地上,在讲好、写好、演好、画好河西上下功夫,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的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致力于凝练形成“河西风格、河西气派、河西精神”。在河西绿洲农业、沙产业、种业等方面贡献突出;在河西特有矿产资源、中药材、农业废弃物利用等方面成绩喜人;在河西简牍、河西方志、敦煌文书、裕固族及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已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学校坚持以经典文化打“底气”,以精品活动养“文气”,以核心价值立“正气”,努力建设彰显河西特色的大学文化。“一院一品”、“一院多品”、国学经典诵读、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家名人与学生面对面、美丽校园创建等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学校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曾获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

    转型提升借力发展,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好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时代化”,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领导班子是兰外连续两年唯一被省委考核为优秀的班子。学生“公益劳动” 26年不间断,劳动之美“留芳”校园。

    学校大力实施“借东之势,向西发展”战略,学校与中科院、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多领域合作。特别是复旦大学对口支援全方位实施,形成了“对口支援+”新模式,得到教育部、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学校主动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提出坚持九年赴新疆实习支教,2017年有1180多名毕业生赴疆就业创业,受到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的赞誉。学校与美国等5所高校、与台湾4所高校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留学生教育稳步开展。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特色专业;历史文献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3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近5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毕业生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好,受基层欢迎,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王多成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学校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三甲医院一所。建有“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甘肃省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学校是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和乡村医生培训基地。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项目40项,获国家专利106项;出版著作、教材360部,发表论文2920篇,其中SCI、SCIE来源期刊156篇,CSSCI、CSCD来源期刊312篇。培训师资、农技推广等各类人员14259人。15项成果获省级奖励,获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各一项。精准扶贫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单位。曾获全国“促进沙产业发展奖”。学报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引进并重,着力破解人才制约瓶颈,培养和造就“师德强、教学强、学术强”的教师队伍。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教授、博士双过百”,特聘兼职院士4人,有高级职称教师363人(未含附属医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聘请74名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11名教授担任复旦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导,有200多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访学。

    学校被誉为全省最美校园,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面积48.13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面积9.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47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4.5万册,电子文献117万种。已建成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数字化校园。

    学校拥有全省最好的学术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现代化设施。拥有钱学森纪念馆、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馆、河西历史文化馆等6个展馆。近五年,秦大河、杨玉良等30多名院士、陈平原、马未都等120多名知名学者来校指导、讲学;连续两年承办全省高校校长论坛;先后承办 “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祁连山生态与水资源保护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多次,是省属高校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最多,来校讲学的院士、著名学者最多的学校,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良好,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高。

    全校上下全力打造升级版,全力创建丝路名校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确立了打造学校发展升级版,全力争取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丝路名校”的奋斗目标。学校班子团结,教师敬业,学生乐学,干部务实,发展的内外环境向上向好,全校上下正在为建设硕士点,创建“丝路名校”而努力奋斗!

    招生专业
    河西学院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41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历经张掖师范学院、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0年张掖农业学校、张掖职业中专并入,2014年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市人民医院并入。现有5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19638人,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对口支援。2015年列为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千里河西走廊唯一普通本科院校,战略地位重要 学校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000公里内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服务区域主要面向河西走廊,辐射毗邻的青、新、蒙、宁四个少数民族省、区。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关乎国家经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是中西文化交流,南北民族融合的重要通道,是稳边固疆的战略要地;拥有张掖、武威、敦煌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连山、黑河湿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玉米制种、瓜果蔬菜、新能源基地。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特殊的地域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禀赋,为学校办学育人提供了广阔空间。

    七十余载坚持做河西文章,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坚持“立足河西、面向甘肃、辐射周边” 的办学定位,践行“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治校理念,以“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为发展目标,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坚持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致力于把学校建成河西走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

    学校作为甘肃学科覆盖最全的高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坚持唱响作亮河西文章。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把项目和论文做在河西大地上,在讲好、写好、演好、画好河西上下功夫,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的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致力于凝练形成“河西风格、河西气派、河西精神”。在河西绿洲农业、沙产业、种业等方面贡献突出;在河西特有矿产资源、中药材、农业废弃物利用等方面成绩喜人;在河西简牍、河西方志、敦煌文书、裕固族及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已形成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学校坚持以经典文化打“底气”,以精品活动养“文气”,以核心价值立“正气”,努力建设彰显河西特色的大学文化。“一院一品”、“一院多品”、国学经典诵读、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家名人与学生面对面、美丽校园创建等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学校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曾获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

    转型提升借力发展,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好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时代化”,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领导班子是兰外连续两年唯一被省委考核为优秀的班子。学生“公益劳动” 26年不间断,劳动之美“留芳”校园。

    学校大力实施“借东之势,向西发展”战略,学校与中科院、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多领域合作。特别是复旦大学对口支援全方位实施,形成了“对口支援+”新模式,得到教育部、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学校主动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提出坚持九年赴新疆实习支教,2017年有1180多名毕业生赴疆就业创业,受到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的赞誉。学校与美国等5所高校、与台湾4所高校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留学生教育稳步开展。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特色专业;历史文献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3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近5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毕业生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好,受基层欢迎,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王多成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学校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三甲医院一所。建有“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甘肃省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学校是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和乡村医生培训基地。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项目40项,获国家专利106项;出版著作、教材360部,发表论文2920篇,其中SCI、SCIE来源期刊156篇,CSSCI、CSCD来源期刊312篇。培训师资、农技推广等各类人员14259人。15项成果获省级奖励,获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各一项。精准扶贫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单位。曾获全国“促进沙产业发展奖”。学报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引进并重,着力破解人才制约瓶颈,培养和造就“师德强、教学强、学术强”的教师队伍。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教授、博士双过百”,特聘兼职院士4人,有高级职称教师363人(未含附属医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聘请74名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11名教授担任复旦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导,有200多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访学。

    学校被誉为全省最美校园,总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面积48.13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面积9.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47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4.5万册,电子文献117万种。已建成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数字化校园。

    学校拥有全省最好的学术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现代化设施。拥有钱学森纪念馆、河西走廊生物多样性馆、河西历史文化馆等6个展馆。近五年,秦大河、杨玉良等30多名院士、陈平原、马未都等120多名知名学者来校指导、讲学;连续两年承办全省高校校长论坛;先后承办 “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祁连山生态与水资源保护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多次,是省属高校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最多,来校讲学的院士、著名学者最多的学校,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良好,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高。

    全校上下全力打造升级版,全力创建丝路名校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确立了打造学校发展升级版,全力争取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丝路名校”的奋斗目标。学校班子团结,教师敬业,学生乐学,干部务实,发展的内外环境向上向好,全校上下正在为建设硕士点,创建“丝路名校”而努力奋斗!

    招生专业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9年下半年报考简章


    一、开考专业、开考课程及时间安排(见附表)。

    二、报名

    (一)网上报名:全省自学考试(不包括应用型专业考试),全部实行网上报名。考生持二代身份证(18位身份证号)、银行卡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ganseea.edu.cn/)报名。

    (二)报名流程


    (三)报名时间

    2019年9月3日0:00至12日24:00

    (四)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条件的限制(特殊专业限定报考对象除外),均可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报考本科层次专业的考生须在毕业前校验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毕业层次相关证明。在押劳教劳改人员经司法劳改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报考。

    (五)报名手续及相关要求

    1、首次报考者须登录报名网站,填写本人自然信息和手机号、确认照相地点和考试地点、支付电子注册费后,到当地自考办确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照相,然后通过网络填报课程,在线支付报考费用,完成报名过程。

    高职(高专)在校生或自学考试专科在读考生可同时报考本科段或独立本科段相关专业,但在申请本科论文答辩和办理毕业有关手续时,须交验“学信网”认证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毕业证书。

    2、老考生报考时,登录报名网站后先输入准考证号和密码(首次报名密码是身份证号),完善考生信息,重设密码,然后通过网络填报课程,在线支付报考费用,完成报名过程。

    3、考生报名时先确定所学专业,并查对该专业的设置课程及代码、学分,选择课程报考,每次可报考开考课程中的一至四门课程。

    4、公安管理(本科)首次报考者须持本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报名介绍信到当地自考办报名;老考生可直接到网上报名。

    5、护理学专业只接受已经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在职人员报考。卫生类专业在校学生也可报名参加护理学专业考试,但只能在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之后,才能申请颁发毕业证书。

    6、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面向在职小学教师开考,其报名资格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

    7、全省必须使用本简章发布的统一专业和课程代码,不得更改。

    8、高职高专毕业生报考非本专业本科不再加考专科段的基础课程。不考英语(二)课程的考生可在本科专业计划中任意选考三门专业课,考试合格成绩可以顶替“英语(二)”。不考“英语(二)”的考生只能获得学历而没有申请学士学位的资格。

    9、考生可凭准考证在本省内跨考区报考。

    10、金融(专科)、工商企业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科)、物流管理(专科)、销售管理(专科)、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科段)、新闻学(基础科段)、机电一体化(专科)、房屋建筑工程(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农学(专科)、兽医(专科)、经济学(独立本科段)、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销售管理(独立本科段)、政治学(独立本科段)、数学(本科段)、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18个专业停考,自2019年上半年开始停止新生报名,原专业过渡一年,2019年上半年不再安排原专业考试课程。在籍考生转入相关专业,按照相应顶替关系继续参加考试,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办理原专业毕业证书。

    11、英语(专、本科)专业口语、听力、口译与听力课程考试转由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简称:PETS)顶替,不再单独组织考试。其中,PETS一级口语、听力考试合格成绩分别顶替专科中的口语、听力课程成绩;PETS二级口语、听力考试总评合格成绩顶替本科中的口译与听力成绩。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

    (一) 自2019年上半年开始,参加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毕业论文答辩)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直接到主考学校规定的报名地点报名,不再通过市(州)考试机构报名。具体报名和考核时间、地点及联系电话请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网址http://www.ganseea.edu.cn/)。

    (二)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条件

    1、课程实验:凡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实践课程的理论部分成绩合格后,考生凭准考证即可报名。

    2、综合实践(综合作业、临床考核):凡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含课程实践)成绩合格的考生,凭准考证报名。

    3、论文答辩(毕业设计):本科段或独立本科段各专业考生,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课程实践)合格成绩后,凭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ganseea.edu.cn/)合格成绩打印单,并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在规定时间内到主考学校相关部门报名参加考核。

    四、相关非学历证书与自考课程之间的免考(顶替)事项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证书、中国销售管理专业水平证书考试证书等相关非学历证书按照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进行免考(顶替),不再单独组织课程考试和实践性环节考核。考生可在设点的院校就近报考(详见《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顶替)课程实施办法》(修订)中的“附表”)。

    五、电子转考

    我省自学考试考生考籍档案转出一年两次,上半年1月1日至2月20日(工作日)、下半年7月1日至8月20日(工作日),考生到考籍所在市(州)自考办申请办理。考籍档案转入一年两次,上半年3月11日至3月25日(工作日)、下半年9月11日至9月25日(工作日),考生到我省教育考试院现场确认并办理转入手续(详见《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转考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甘教考院[2016]23号文)。

    六、收费

    报名、考试等相关收费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理顺规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收费的通知》(甘价费[2009]204号)规定执行。

    (一)专、本科报名考试费每人每科次40元。

    (二)免考、转档手续费每人每次按一科次40元标准收取。

    (三)毕业考核(设计)报名费每人每次10元;课程实践考核报名费每人每科次10元,考核费由考生按规定直接向主考学校缴纳。

    (四)办理准考证电子注册费每人20元。

    七、注意事项

    (一)凡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合格证顶替计算机类相关课程以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合格证顶替英语(一)和英语(二)者,不再办理免考手续。由市(州)自考办审验合格证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签字盖章后装入考生考籍档案。

    (二)根据《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顶替)课程实施办法》(修订),申请免试课程者在取得一门课程合格成绩后,向市(州)自考办申请办理有关免考手续。

    (三)丢失准考证的考生可直接在网上申请并支付相应费用,考前到本次考试地点市(州)或县(区)自考办领取即可。

    (四)考生应慎重选择报名地点和考试地点,原则上报名地点就是考生申请毕业的地区。考生如要在省内跨地区考试,应着重核实正确的考试地点,考试地点选定后当次考试不能再做修改。

    (五)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要不定期到网上了解自学考试信息,于考前10日内登录报名网自行打印考试座号通知单。

    (六)考生必须凭“两证一单”即准考证、身份证(含军人或武警人员证件)、考场座号通知单参加考试。考生须准备2B铅笔、橡皮和黑色签字笔,按题号顺序依次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并写明题号,凡不按规定顺序答题,坐错座位,故意损坏试卷或答题卡者,成绩以零分计。

    (七)考试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试终场前30分钟方可交卷出场,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考生(包括监考教师和其他考务人员)不得携带通讯工具等考场违禁物品进入考场,否则以违纪论处。

    (八) 市(州)、院校端信息管理平台非学历证书信息上报时间:每年上半年5月20日、下半年11月20日之前,将考生证书顶替课程申请审批表及相关纸质材料上报省考试院自考处。省考试院相关科室接收材料查证后,登陆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证书顶替课程数据审批,通过审批的考生证书顶替课程数据及材料拟在上半年5月25日、下半年11月25日之前入库,未通过审批的材料转回原申请市(州)院校。不在规定时间上报或不完整的证书顶替课程材料一律不予办理。

    (九)考生当次成绩查询可在考后一月后通过电话查询,电话查询方式:移动1258096,;电信16887811,168878253;联通116114。也可通过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www.gsee.edu.cn进行已考课程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