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招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团队招聘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0-05-02 08:38:53   来源:自考网
课题组概况
团队成员
鲁凤民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系主任,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教授。
陈香梅博士,病原生物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王杰博士,病原生物学系助理教授(ternuetrack),博士生导师。
左二:王杰博士;中:鲁凤民博士;右二:陈香梅博士
研究方向
三位合作导师均为基础医学院独立PI,长期合作。所开展的研究定位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肝硬化、肝癌)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致力于跨越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医学应用之间的鸿沟。课题组从选题立项到展开实践均秉承“从临床到实验台再回临床”的理念,以进行连续的、双向的、开放的研究为目标。
主要研究方向:
1.HBV病原学及其致病(致癌)机制研究;
2.肿瘤(肝癌、宫颈癌)发病机制DNA肿瘤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
3.基于基础研究发现的不同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的临床诊断新型标志物创新诊断技术的研发;
4.外泌体介导的基因编辑靶向清除HBVcccDNA和整合HPVDNA等。
近期成果
本团队与国内研究肝病或感染病的临床团队有着长期且深入的合作,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一系列的进展:
1.实验证实了血清HBVRNA的来源、完善了HBV的生命周期;
2.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血清HBVRNA水平可作为慢性乙肝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安全停药的指标以及“准临床治愈”的新概念,HBVRNA检测专利已经实现转化,相关试剂研发已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优先审批;
3.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HBV整合通过影响宿主基因功能致癌的新观点;
4.更新了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定义,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诊断技术。
5.通过细胞内源外泌体介导的CRISPR/cas9技术在体外成功实现了靶细胞内HBVDNA和整合的HPVDNA的切割
6.首次发现了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对不同病因慢性肝病肝脏炎症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相关试剂盒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证书并用于临床诊断。
其中血清HBVRNA已作为新的病毒学指标写入欧洲的慢性乙肝管理指南(EASL,2017)和多个国际专家共识,并和GP73一起写入我国最新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9)。
此外,鲁凤民教授还作为学组秘书全程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防治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领域》实施方案的编写和论证工作。合作团队自2005年组建以来,已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团队成员曾作为参加人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共编写8部专著。
团队合影
课题任务
课题组正在承担及已完成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课题、及国际合作课题等。
如何加入我们
01
申请条件
1.已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为人正派,作风严谨,热爱科研工作,有志成为本领域优秀的医学研究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良好沟通合作能力。
3.具有医学、病毒学或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背景。
4.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规定。
岗位待遇
1.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博雅博士后年薪27万,其他全职发薪博士后年薪21万,包含无房补贴、单位承担的公积金和租房补贴等。
2.现有公寓按照自愿申请、先到先得的原则分配。租住公寓的扣除房租,不租住公寓的发放租房补贴。租房补贴为每月3500元。工会入会、体检等与在职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3.可申请各类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际交流计划(含引进项目、派出项目和学术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4.首次签订合同聘期为2年。
03
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教育/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内容、代表性论文、奖励等。
2.博士导师及另一位推荐人的推荐信和联系方式。
04
招聘程序
1.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
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
2.课题组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择优面试
3.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观三山五岳,游大好河山——实验室师生云台山合影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