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DIY申请到世界顶尖商学院的供应链管理硕士,学姐的人生没
发布时间:2019-08-19 23:28:59   来源:自考网近日,Eduniversal发布了2018-2019全球最佳商学类硕士项目排名。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的供应链管理(SCM)硕士课程再次被评为供应链和物流领域的世界第一。这是Eduniversal第四次将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的硕士课程评为第一名。
当然,此专业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今天分享的学姐就是毕业于大热的麻省理工供应链管理硕士。
桑尼之前在申请季必胜宝典!“解锁”麻省理工就靠它了中分享了学姐的申请经历和项目介绍,今天分享的是她在麻省理工 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就读体验,文末有惊喜,千万不要错过哦!
0 1
背景介绍
本科: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全额奖学金,机械工程专业,并在本科期间与人合作在高级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兼修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毕业。
硕士:2018年DIY申请到麻省理工学院(MIT)应用供应链管理硕士
GPA :4.9 / 5.0
工作经历:
2014年到2017年成为新加坡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的物流采购经理。
2017年到2018年作为供应链分析师加入了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
专长:供应链管理、工商管理、业务分析、数据挖掘、计算机(机器学习)
擅长:简历编辑、职业规划、文书修改、学校选择及就业方向的咨询
0 2
我的留学体验
1.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找到自己的优势
我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科毕业,觉得自己数学底子还可以,想着商学院的课能有多难,就选了一门data mining的课。结果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满脸懵逼,教材是一本统计为主的砖头厚的书,教授一节课讲两章以上。
作业七八道题,我每天做一道,一道要差不多两个小时,翻教科书就像翻字典一样。我统计基础并不是很好,实在无法理解的时候就去找哈佛的小伙伴学霸帮我讲讲。
就这样我做了三个作业,意识到一共才完成了整个course的9%,还有project和final,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再花那么多时间放在这门课上,就只能放弃。
很可惜,因为觉得这门课在数据分析当中应该是很有用的。
但是我想着,毕竟我是MIT的学生,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学习上的优点才会被录取。
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例如之前从来没接触过python,现在已经爱上了coding;供应链这方面知识储备也还不错。
我是没有可能去当高级工程师科学家程序员为世界创造大价值的,我也没有可能去金融界赚大钱,但是我觉得我也可以做一点实际的事情,比如怎么设计供货网络。
Hao W做的HeatMap
2.人生是多种多样的,要为自己的选择努力
我们班里一年只有四十个人左右,关系很紧密,活动也很多。
下学期还有另外一个项目的人跟我们一起上课,大概有三十多个人。
这些人当中,有曾经的检察官想转行做物流、有MIT的讲师、有国际援助的人还曾去支援过埃博拉疫区、有软件工程师写了个软件做capstone、有越南同学的论文是如何帮助越南某地区销售芒果,有顶级咨询公司的consultant为了休息来读书等等。
大家的经历不一样,做的事情也不一样。大家的年龄也可以相差到十几岁,但是能感觉到那种积极的态度,不希望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各种可能。
我很佩服那些三十几岁,带着家庭孩子来读书的人,似乎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日常的一部分。
我们不是天才型的人物,可能奋斗一辈子也达不到大神们万分之一的贡献。但是世界杯踢不了,就在甲级联赛里努力踢。
0 3
亚洲和美国的教育差距
2013年在USC交换的时候其实就意识到教育资源的差距,一个加州的知名大学就差不多顶的上亚洲一个国家高水平大学的数量,更不用说东海岸。
在Cambridge,你在街上随意碰到的一个人很可能就是某个领域的大佬。这种优质资源带来的是包容,自由和合作。
因为太多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所以会包容理解别人的文化;因为资源丰富,可以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领域去钻研;因为高水平,你可以很容易找到精通某一领域的伙伴并一起探讨合作。
这种强大的教育资源和人脉资源,是我以前无法想象的。
0 4
供应链专业的就业情况
我们项目宣传的是100%就业率,比不上Business Analytics (BA) 他们毕业前知名公司们都来抢着要,但是也会有自己的career advisor,有各大公司专门来我们项目举办info session。
到美国之前,简历已经改了两遍,八月份入学就有mock interview的训练,九月份就开始陆陆续续面试,十月份就有offer给同学发过来。
我在第一学期面了五六家公司,差不多20轮。同学之间互相帮助,career advisor耐心教导,学校还有writing center可以帮忙修改cover letter。
我觉得本科的时候如果有类似的career service,可能很多学生会少走弯路吧。
0 5
我的MIT生活
这个项目毕业要求的学分是90+,包括一个capstone project/ thesis。我一共修了114个学分,其实就是每个学期多了两门课(一般一个6学分,半学期一门课)。
上学期接了工作offer以后,下学期想着不能浪费我的学费,就多修了几门课。
大部分时候我是可以保证7个小时睡眠的,因为我如果睡不够,效率就会异常低,并不值得。
这学期大概有两个星期是每天四五个小时,也有无奈熬夜通宵的时候。状态就是每天再赶due。周末基本上周六多睡会儿,做点杂货采购,周日接着写作业。
第一个学期我基本上就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每周去Hmart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每天争取花一点时间做晚餐让自己放松一下,偶尔玩点手游。
虽然有一半的时候在煮速冻水饺,馄饨,各种味道都试过。
第二学期去了哈佛几次,觉得哈佛真是好,出了门吃喝玩的都有。MIT附近并没有没什么可以吃喝的地方,所以同学们习惯去校内的酒吧,喝着两刀一杯的啤酒,讨论project。
有一次心血来潮洗面筋,蒸凉皮,自己做辣子,同学说我是被MIT耽误的厨子
因为班里学生少,所以大家关系会很紧密,每逢节假日活动也很多。班级里的 活动委员会 组织了万圣节哈佛鬼故事比赛,感恩节还烤了大火鸡,平时偶尔也会有小聚会。
在找工作方面,大家也是互相帮助,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很特别,分享自己的经验,聆听他人的故事,都是很好的交流机会。
以前我的好朋友基本上都是中国人,但是因为这小一年的接触,大家经历了很多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上的种种,会发现原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也会成为非常非常好的朋友。
回想这一年,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只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甚至穿着学士服拍照的时候我都在恍惚,觉得配不上MIT学生的头衔,因为觉得自己与那些校友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自我安慰的时候想,还是学了不少东西,能在美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也算达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
认识了很好的朋友、风趣的教授,碰触了名校的风采,也思忖了自己未来的去处。万千感慨无法表达如鲠在喉,只想说不说再见,就一定会再见。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家庭期待与自考目标的平衡
2024-07-27  阅读:745 -
自考生的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2024-07-14  阅读:647 -
获得自考学历的好处
2024-07-12  阅读:817 -
cips自考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是双证吗?
2024-06-05  阅读:1070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