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照亮我的人生」史运玲——文学,我生命里的最美丽相遇

发布时间:2019-07-29 21:46:03   来源:自考网
文学,我生命里的最美丽相遇
文/史运玲
人这一生中,会有许多形形色色的相遇。   与文学的相遇,无疑是我今生最美丽的相遇,它照亮了我的人生,让我的人生因它而格外充实和美好。
如今想来,与文学能解下终生的深厚情缘,应该跟我从小就嗜书如命有极大关系。   而从小就嗜书如命,或许是因为家庭环境所造就,也或者因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基因原因——遥远的童年记忆里,我的父亲喜欢看书,床头有不少《河南戏剧》《东周列国志》等书。
上小学那阵子,每每看见一本课外书,我就喜不自胜,不管里面的字认识还是不认识,必定先囫囵吞枣阅读一遍。   如果偶尔自己拥有一本作文书,就更成为我最好的亲密伙伴了,闲暇时左一遍右一遍反复阅读,爱不释手。
看书之外,我还喜欢听说书、看唱戏,少年的我,总是在说书或戏曲中展开的那些起起伏伏故事情节里神驰天外。   如果遇上连本戏或长篇说书,急于知道故事结局的我便心痒难禁,以致于回到宿舍后,听着屋外的流水潺潺,看一轮明月透过窗子照在墙上,翻来覆去好久睡不着觉。   暗夜里,我忍不住胡思乱想:   等我长大了,我自己写书给别人看!   省得如此这般让我心急难耐,急于知道故事结局!
上四五年级时,我学会了去租书看。   每到星期天,就怀揣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二角钱,兴冲冲往租小人书的书摊上跑。   在那里,我一呆就是半天或一天,我看的如痴如醉,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忘记了打着呼啸的尖利西风,忘记了自己被冻地流着鼻涕,更忘记了周围的喧嚣,全身心地浸入了书籍提供给我的广阔神奇世界里。   去那里时间久了,连租书的老爷爷都认识我了。   后来他的小人书被哪个调皮的小男孩偷跑了,寻找不着,还居然怀疑到了我的身上,让我不爽了一阵子。
反反复复的阅读里,那些优美精彩的句子,不知不觉地在我头脑里扎了根,发了芽,并为我写好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当因作文写得好被表扬,我心中那份得意自豪啊,简直无以言表。
上初中一年级时,我的一个语文老师是个文学爱好者,他还在报纸上发表有文学作品,让我好生羡慕。   有一天,他在作文课上给我们发了几张本地办的《乡音》报纸看。   我瞪大双眼,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看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   我实在不敢想象,我们小小的临汝镇竟然有自己的报纸了!   啥时候自己的文章,也能登上报纸,被无数人阅读,那该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   稚嫩的文学种子,从此在我的生命历程里,扎地生根。
上高中时,我终于在一本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并陆续在其他报纸上有少量文章发表和获奖。   这一切,给我了极大的鼓舞和兴奋。
后来,高中毕业,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养老育子,繁忙的人生里,文学曾一度离开过我十年。   孩子八九岁时,我将工作方面的相关业务知识学习纯熟并运用得游刃有余之后,不甘心碌碌无为里荒废年华的我,再度萌生了重新拾起文学创作的念头。
说着容易做着难啊!   虽说我在学生生涯便有过发表文章的经历了,但婚后掷笔十余年,我的文思才情,早被紫陌红尘里的柴米油盐磨灭殆尽,长时间没有读书看报,思想、语句、文思、灵感更因缺少文化积累和沉淀,而几近荒芜、枯竭。   我自知,这些致命的硬伤,不下一番大功夫,是修复不起来的。
经过种种努力,我终于慢慢地拾起了生锈的笔,寻觅到了久违的写作灵感,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并开始尝试着将这些文章贴在文学论坛和投稿。   在野太阳、林泉吐玉以及彭老师等文学前辈老师们的提携和鼓励下,我的读书征文《致我永远的情人》,获得了大河网、平顶山图书馆、鲁山作协、汝州作协联合举办的“红星杯”有奖读书征文一等奖。
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我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性,我更加积极努力地参加各类文学赛事,并往各种报纸杂志上投稿。   苦心人,天不负,我写作的业余爱好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飞跃,作品不但冲出汝州,而且一篇又一篇地先飞上了全国各地的报纸上,继而还冲上了我梦寐许久的杂志上。   短短四年,在全国和各省、地市级以上一百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二百多次,获得省级、全国级征文大赛奖励二十多次,受到汝州市文联表彰。
2014年,我作为汝州市唯一的一名代表,出席了据说5年才举办一次的河南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并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   在这次会议上,我见到了许多我曾经慕名已久的河南省作家们,并聆听了老中青三代河南作协主席对青年作家们的殷殷寄语。
这次会议开阔了我的眼界,拔高了我对文字的认知高度,也振奋了我的写作激情,我的文章在这次会议之后明显质量飞跃。   遗憾和羞愧的是,人生有太多其他事情需要面对和处理,让我不能像别的文友那样在写作上努力和有成绩。   五年过去了,我至今没有写出像模像样的文章,这不能不是一件让我羞愧的憾事……
感谢和文学朝夕相处的美好日子!   它们赐予了我百家的灵气和智慧,让我拥有了慧眼慧心,观察人事时,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剥去浮华外表,直达本质。   更因为文学创作人需要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万事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让我能够心境平和地直视人生里的各种磨难和困苦。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水泥厂工作,从粉尘肆虐、让人累的腰酸腿疼的工作线上下来,我依然勤奋的读书写作,去投稿和发表文章,从没有因为工作环境的恶劣而小看自己和认命,在疲惫不堪的生活中停止追求的脚步。   丈夫多次脑梗塞住院,我没有悲悲戚戚,怨天尤人,而是开始将阅读的书籍圈子,涉足到了中医和养生方面,试图用知识改变命运。   因为读过的书告诉我,尽人事,听天命,该来的总会来的,生活需要我以淡定的姿态,泰山压境而色不变,用良好的心态,去迎接世间各种风霜雷电的洗礼!
如果没有文学陪伴我,我的人生会多么的颓唐和无味。   感谢文学!   感谢写作!   因为他们,那些磨难和煎熬的日子里,我的痛苦没有被无限放大和延长,没有华发早生,精神状态低落,反而精神焕发,充实而幸福。   多年以后,我的一个同事如此说我:   那时我眼里的你,浑身散发着一种特别的魅力和光辉!
这一切都要感谢文学呀,是文学让我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充实,让我享受到了生命里的别样幸福。   尤其我的那些文史散文发表后,所写地域的老百姓们常常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点赞、留言,鼓励和感谢我在文化传播方面做的努力,称赞我为他们奉献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历史文化大餐。   “阅读此文我点赞,四段美文有内涵。   史册画卷展眼前,引经据典文字间。   广成轩辕崆峒山,沧海巨变汝河边。   惭愧自身文化浅,阅后又把知识添。   崆峒文化再传播,作者用心天可鉴。   感谢作者奉献好文章。   ”素不相识之人的这些夸赞和留言,让我感动,让我动容,更让我幸福。
爱上文学真好!   我是一名没有上过正规大学只自考有汉语言大专证书的高中毕业生,但在坚持不懈的长期阅读里,从又脏又累的工厂基层起步,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当选为某地的作协副主席,更因为我的系列文史散文,让别人看出了我的文史底蕴,邀请我当了一本千年古镇镇志的主编。
文学里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   是黑夜里的那束照亮你前行道路的亮光,熠熠闪光,给你温暖,让你心安;   是春山澹澹、秋水盈盈里,撑一枝青蒿,随意荡漾西东;   是眉宇灿灿,倩影绰绰里,响起的那嘹亮山歌,唱不尽的惬意心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