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与写作中的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0-04-16 08:04:41   来源:自考网博士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博士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了作者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进展。而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既是对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研究工作的深化与升华。
北京大学每年评出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鼓励博士生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多年来,优博获奖者中涌现出了朴世龙、段慧玲、黄罡、黄岩谊等诸多优秀的年轻学者。
为了帮助准备或正在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同学们解锁优博“创作秘籍”,研究生院官微开设“优博优享”,精选部分2019优博作者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以飨读者。愿其成为你论文写作漫漫长路的点点星光,给你带来些许灵感与光亮。
本期分享人
药学院朱玉超
作为药学院2010级入学、2014年开始科研生涯的老学长,能够在此与大家分享我五年科研中的经历、体验,我觉得十分荣幸。北大药学院在全国各大院校中无论是硬件条件、师资队伍还是学生素质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在如此好的平台上,科研之路也非一帆风顺。总的来说,科研生活十分忙碌,会经历种种酸甜苦辣,失败的次数远远多于成功,但对于磨炼一个人有很大的好处。
就我个人的研究经历来说,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会对大家顺利完成科研学业有所裨益。
No.1
研究期间注意对本领域相关文献的跟踪和把握
我是到大四才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的,在同级的同学中相对较晚。但即使在这种“相对晚进入实验室”的情况下,我的导师焦宁教授并没有安排我直接进行实验操作,而是着重培养我对文献的阅读和把握能力,这一点对我以后独立展开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牛顿称自己的工作成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爱因斯坦也曾“因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对已有工作的把握是做出原创性成果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即使从初入科研的新手角度看,深入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极大概率地避免科研中的无意义劳动,例如在工作进行了一大部分时发现其已经被同行先辈们发现过。
No.2
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真正步入科研生活后,才发现这个领域对新人很不友好。以前幻想过的轻轻松松解决问题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不仅如此,即使课题已经顺利展开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在经历大四下学期以及研一上学期的种种“磨砺”后,终于做出了一点成果,然而就在我兴致勃勃地开展工作时,相关的工作已经由上海的一个课题组完成,这对我简直是晴天霹雳。那段日子我食不下咽、夜不能寐,觉得全天下的噩运都降临到了自己身上。现在想想,仍然心有余悸。我跟大家分享这段经历,是想跟师弟师妹们说,每个人的研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困难对于人的打磨也是最有益处的。遇到困难时调整好心态,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No.3
提高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
在科研工作展开过程中,虽然会有种种困难,但也会有其他工作难以提供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源于:在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所精研的小领域、小课题方面,他或她会是整个科研团队里对该领域了解最深的成员。术业有专攻,但越是这样,就越应该学会主动交流,主动寻求帮助。或许实验室同行们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不如自己丰富,但相互的交流会大大拓展一个人的视野,同时对所研究课题意义的提升帮助也是巨大的。我想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由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合作发现的。而在当时,世界上有三个团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弗兰克林实验室,他们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的晶体结构;加州理工学院的大化学家莱纳斯·鲍林实验室,在此之前,鲍林已发现了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最后一个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沃森和克里克,两人不同研究背景相互补充,从而一飞冲天,破解了DNA结构的谜题。现在已经进入了“大科研”时代,合作与交流才能碰撞出最美妙的思维火花。
No.4
平衡好科研与生活的关系
从本科生涯步入研究生生涯后,我发现身边的师兄师姐们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良好的研究氛围给我提供了充足的科研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生怕一旦松懈就跟不上其他人的步伐。但一旦耽于每天早八晚十的实验,最开始的热情就很快被消磨掉了,不但精神倦怠,身体也跟不上操作的需要,实验连连出错,效率反而降低了。古人教导我们做工作要“劳逸结合”,没有生活的人也无法做出好的成果。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精力旺盛的时候尽可以把实验安排的紧凑一些,加快进度,但一旦觉得身体很疲惫,效率很低的时候,就尽量休息一下,放轻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科研最终也是来源于生活,要回馈生活,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才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No.5
关于博士论文写作
博士论文是对博士研究生涯研究成果的总概括,因此对博士论文的准备在开始独立承担课题时就已经开始了。选择课题时最好提前和导师商量好,确定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也具有可行性的课题,这对接下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我博士期间选择研究醇类化合物的修饰与转化,一方面是因为在药物分子中醇羟基广泛存在,但对其的直接修饰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由于我硕士期间在自由基脱羧领域有一些积累,选择这一课题也能较快上手。在论文写作时,另一需要投入精力准备的就是研究背景,在写作这一部分时对课题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工作都要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这些也需要平时进行科研时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与把控。我写作博士论文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其间根据导师和评阅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仔细的修改,反反复复大概修改了三四遍才最终成稿。可以说,每个人的论文都包含着许多人的心血。
我想说的是,对于毕业生而言,完成博士论文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优博也好,非优博也罢,来到这里,好好的充实提高自己,能真正为人类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一点点贡献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祝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够收获满满,学业有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自考新生报名选择专业应该注意什么
2024-08-08  阅读:1465 -
初中可以报考国家开放大学提升学历吗?
2024-08-08  阅读:1222 -
在校大专生如何选择升本科方式?
2024-08-08  阅读:1486 -
哪些自考专业容易通过呢
2024-08-08  阅读:1241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