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的求助信,窃哥出狱的网红路:疯狂人间城

发布时间:2020-04-21 17:46:03   来源:自考网
如果人人谈功利,我们何以谈未来?
1
4月16日,南京大学官方公众号推文——《见信如晤!南大化院致用人单位和校友的一封信》。
实际上,这是一封“求助信”。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129名本科毕业生,133名硕士毕业生和143名博士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
我院诚挚邀请各用人单位,为我院学子提供更多宝贵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平台。
若您有招贤纳士的计划,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将招聘信息传达给毕业生。
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各位校友伸出援手,充分发挥您的社会影响力,帮我们牵线搭桥,提供宝贵的就业信息。
南京大学是百年名校,国内高校排名前十,这样一所知名学府里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都面临就业压力。
——疫情危机之下,中小企业死了一大半,上市企业都在忙着裁员缩减开支,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注定异常艰难。
而这背后更令人心忧的,是南大的求助信,并不是个例。
早在3月份,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也曾发出过“求助信”。
细想一下,这些名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都面临着就业困难,那些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寻找谋生之路是否就更加艰难了?
时代迅猛向前发展的时候,我们曾提出“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到了今日,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却面临着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窘境。
——时代要抛弃人才了?
2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
“做生意又不会做,只能靠偷电瓶车维持生计这样子。”
“进派出所就像回家一样,进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网络信息时代,想必这些“名言金句”大家一定都听过。
这些“经典言论”,都出自同一个人——窃·格瓦拉。
网络流行语言里,喜欢调侃和内涵段子,这些稀奇古怪的趣味性事件和话题,总是能给人带来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
——说白了,就是件挺搞笑的事,偶尔拿出来活跃一下气氛。
B站上的鬼畜视频,多半都是以趣味性为主。
——但是要深刻的分辨清楚一点,趣味性,并不能成为主流,更不能成为精神性。
2020年4月18日,窃哥出狱,网红团队和娱乐公司,营销号和媒体大V集体高潮了。
——精神偶像出狱了,新的一代网红鼻祖诞生了!
营销号齐齐发力,媒体大肆鼓吹,甚至连官方媒体和其他主流媒体都纷纷下场插科打诨的表示“大神即将出狱,请看好你的电瓶车”。
更为惊奇的是,目前为止已经有30多家类似的公司接触过窃哥,200万、300万的签约价都有人提过。
其中一家公司强调,考虑到窃哥“不可能打工”,他们提出的是“合作”,“做直播,扭转他的思想,当做老板来做。”
30多家网红公司蹲守希望签约,价格瞬间暴涨至百万。
——入狱即人生低谷,出狱则人生巅峰。
这是一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是一个为了功利可以抛弃一切的时代。
3
每个人都要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每个人也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罪犯,也不例外。
这里要给大家补充一点信息,窃哥不是因为偷电瓶车被关了四年,而是多次犯罪,最终导致刑罚加重在最后一次盗窃时,被关押四年。
而实际上,在偷盗的过程中,窃哥还犯下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不止是偷电瓶车,他还曾在盗窃的过程中被抓住后,蓄意伤人。
这样一个罪犯,今日却成为了“一代精神偶像”,被网红团队和娱乐经纪公司疯狂追捧。
就因为那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流量媒体就要把他捧成“网红老板”。
——越来越看不懂这个时代了。娱乐至死的时候,便是三观崩坏的结局。
我支持窃哥出狱后重新过日子,无论做什么,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曾经的罪行,他也付出了牢狱的代价,即便他今天自己拍视频开直播利用自己的热度流量去赚钱谋生,我都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出在哪里?
是窃哥还没疯,媒体和网红团队先疯了。
他们利用各种花式表演和炒作手段,试图将一个曾经的罪犯,打造成为一个网红老板,好去验证那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传奇神话。
如果这种炒作之下,窃哥红了,会对这个时代产生什么影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红,只要你具备话题度。
于是,众人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在别人的坟头前蹦迪、虐杀猫狗、刘鑫吃人血馒头被一堆蛆虫打赏、郭美美出狱后改头换脸捞金无数...
人人皆是网红,只要你胆子够大。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屁用,最后博士生连份体面的工作都找不到,挣了一辈子的钱,还不如人家明星网红一年挣得多。”
——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明星网红梦遍地开花。
数据统计过,在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未来梦想调研中,超过70%的人表示长大后想要当明星、当网红,剩下的30%里,大部分表示要当老板、当总裁、当CEO。
——几乎很少有人想要去当科学家、医生、律师、警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被这个功利的时代,蹂躏的稀巴烂。
4
新冠肺炎全球灾难,许多人失去了生命,不少人丢了工作,中小企业死了大半,电影或许还有未来、但是电影院却是实打实的在“垂死挣扎”了。
知识分子和经济专家呼吁,“让中小企业先活下去”。
——企业活下去了,社会大众才有工作,南京大学也就不用发求助信,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有了活路,这个民族,才有强大的希望。
靠一场直播,靠网红炒作,靠娱乐话题,能让我们强大,还是能让这个国家强大?
网红是流水线上炮制出来的产品,上一个发际线眉毛哥网红小吴,走红之后迅速出道进军娱乐圈,上综艺接广告。
短短半年时间,便还清了50万的欠款。
走红之后的眉毛哥,却是负面新闻不断,聊天骚扰女网友甚至惊动了网警。
火一阵子就消失了的眉毛哥,如今又要尝试进入直播界了...
当初因为捡垃圾爱读书而走红的流浪诗人沈巍也大火了一把。
随后,一堆人拿着手机跟他合影。
“我没想红,结果却红了,你们想红了一辈子,结果却没能红,也真是讽刺。”
看看现在的网红圈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
淘宝直播带货第一人张大奕,堪称网红翘楚,昨天被天猫总裁夫人亲自下场,给撕上了热搜,张大奕陷入“小三门”;
郭美美事件之后,刑满释放整容换头当起了新晋网红,再度捞金无数;
李小璐跌下影后神坛,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最终也混迹网红圈;
马蓉出轨风波闹得全国皆知,如今也有意向进军直播界了...
网红经济并没有什么问题,网红现象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什么? ——是网红只看流量,不管什么人,不管三观歪不歪,不管节操有没有,有话题热度有流量,你就能当网红。
盗窃的、出轨的、造假的、犯罪的、没道德底线的,什么人都能当网红。
然后媒体大肆宣扬,公关团队无下限炒作,共同炮制出一个虚假繁荣的假象: 人人皆可当网红,只要你来,我们就能帮你实现“明星梦”。
阴谋布局一旦开始,背后的策略便每一步都是阴招。
女人开始疯狂整容修图、男人开始疯狂喊麦低俗表演,最终形成了一个流量闭环节操死环。
——整容的有人整死了,修图的乔碧萝殿下穿帮了,《惊雷》喊麦的被原作者公开谴责抄袭。
当许多人在嘲讽李子柒算不上中华文化输出时,这些人压根就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火上YouTube、火出国门、在西方国家都受到追捧的,却只有一个李子柒?
跟绝大多数网红比起来,李子柒已经算是相当“有文化”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大部分的网红,都是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技能,甚至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
——刘鑫都能当网红,这个功利的时代,还有谁不能成名?
5
不反对当网红造梦,不反对争名逐利,也鼓励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但是无论从个人发展还是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更需要的,应该是知识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没素质没底线的“病态”网红。
一个时代,变得流量至上娱乐至死,不是某一个人某一批人就能推动造成的。
——实际上,病态的网红文化发展到了今日,每个人都有责任。
娱乐公司疯狂追捧、娱乐媒体大肆报道、经济团队无下限炒作、电视台天天推送歌唱选秀节目、烂剧本各种套路、脑残粉无脑跟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更喜欢“教人成功”而不是“教人做人做事”。
流量炒作的时候,一大半都是虚假数据;知识强国的路上,一大半都是鲜血汗水。
知识改变未来,英雄创造时代。
——抗日战争,靠得是革命家用信仰,牺牲了生命,才换来的和平;抗疫战争,靠得是白衣勇士用职责,牺牲了小我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才换来的平安;国家和平,靠得是边关将士,日夜坚守,风雨无阻的站岗放哨,才换来了“我们庆幸活在了一个和平国度里”。
政治家、科学家、医生、军人、消防战士、人民警察,这些人,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网红”,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才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信仰”和“风骨”。
——倘若人人逐利,倘若人人都能当网红,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怎么可能走向真正的繁荣富强?
永远要保护好下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如果我们的孩子将来的梦想都是当明星当网红,那他们早晚要被这个时代抛弃。
汽车开进紫禁城的时候,慈禧把司机给骂走了,“好大的胆子,你竟敢坐在哀家的前面”;
枪炮打进圆明园的前一个月,皇家园林里歌舞升平,烟花绽放人人把酒言欢。
屠呦呦拿奖的当天,热搜被盖住了,因为黄晓明baby结婚了,教主夫妇的婚礼花掉了两个亿,屠呦呦的奖金是100万,在北京买不到一个客厅;
援鄂护士抗疫归来后,基本工资只有1700,窃格瓦拉出狱后,网红公司给出的签约费是300万;
日本弹丸之地,19年拿下了19个诺贝尔奖,中国作家莫言不获奖,都没人知道他写过什么书。
美国的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平均1.6个小时,中国的中小学生每天玩手机刷抖音看微博的时间平均2.4个小时。
——你说,时代究竟抛弃了谁?
是抛弃了知识分子、还是抛弃了大学生、还是抛弃了精神信仰,还是说,我们应该让时代抛弃精神污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诸位,都清醒点吧,娱乐不能使人强大,流量不能真的带动经济,网红不可能真的成为偶像,强国之路不能让时代抛弃了知识。
横渠四句一千年,不能在今日,就此没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图片来源:微博@唐山刑警CID)
防失联,扫码关注备用号“林孤先生”
作者:林孤
个人公众号:林孤小姐(ID:lingu1212)
个人微博:林孤先生1212
点亮“在看”,转发关注,就是最高的赞赏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