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简介

发布时间:2019-07-27 21:04:40   来源:自考网
  • 选个好学校这是大家的共识,同学们更是争先恐后想要考入自己认为理想的大学。可是哪些是好学校?在这个问题上不得不说大部分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好学校并不仅限于我们所认识的这些太有名气的,还有很多学校有着深藏不漏,一鸣惊人的底蕴和实力。以下是小编介绍的这几所大学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 学校1: 香港大学:踏入七十年代,港大继续迅速发展,与香港同步成长,在国际绽放光芒。直至二零零四年五月,港大学生人数共二万零三百人,当中一万一千七百名为本科生,八千六百名为研究生。现时校内共有十所学院,包括: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提供四十七项本科课程及逾百项硕士课程,此外各学院及属下学系均为专题研究生(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提供指引及教导。同时,香港大学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成员,AACSB及EQUIS认证成员。2019年6月19日,2020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香港大学排名第25位。
  • 学校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太原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座落于太原市胜利桥西,园林化校园与汾河湿地公园相毗连,环境幽美,景色宜人,是山西省近十年来学生报考人数位居前列的院校之一。学院主动对接省市经济发展需求,开设招生专业24个,形成了现代建筑、现代制造、现代服务和城市轨道交通四大专业群。设有城建系?工程经济系?财会系?管理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7系4部。各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基地6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项目3个,市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建材实验室为我省高职院校唯一国家级建筑材料检测点。学院承担普通大专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务,设有工程经济系、财会系、管理工程系、城建系、艺术设计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等7系,开办的专业涉及轨道交通、财经、管理、建筑、艺术、信息和装备制造等多个方面,是一所综合类大专院校。2018年3月,学院在校生人数近6000人。
  • 学校3: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3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吉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以交通类为主,兼设工程机械、管理、电子信息、经济、外语等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院前身是由吉林省交通学校(始建于1958年)和吉林交通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2010年被教育部、
  • 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圆满通过国家骨干校建设验收。学校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教职员工483人,专任教师274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45.62%,“双师型”教师比例73%,45岁以下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已达到了95%。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2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2亿元,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8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46 个,有全日制在校生6845人,教职员工483人,专任教师274人;下设14个教学部门,开设33个专业。
  • 学校4: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英语: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澳科大(MUST),建校于2000年,是澳门本地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为国际大学协会、亚太大学联合会、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 、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 、海峡两岸暨港澳防灾减灾即永续发展大学联盟及亚洲法律学会成员高校 [1-6] ,也是海峡两岸暨港澳最年轻的二十一强大学。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部分课程以中、葡、西语授课,2019年在校生逾万人,其中博士及硕士生3377人,本科生7915人。大学设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设有澳门首个诺贝尔奖得主实验室“生物物理与中医药实验室”,四个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
  • 学校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校训,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而不懈奋斗!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校友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