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大学重要问题(三)
发布时间:2019-10-26 22:59:37   来源:数学精读1、学管理类专业毕业后就能管理吗?
有时我们可听或见到一些报道,说某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开办公司,或一毕业就开办公司,雇用不少人为其工作等。既然是新闻报道,那一定不是常见的事情。实际上,真正的管理人员大学是不能培养出来的,管理能力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或说锻炼出来的,也可以说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仅仅在大学里读几本书,背点案例是不能直接参与复杂管理工作的,但为管理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后可从基层做起,从管理简单的一件事、一种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从管理实践中学到真本领,逐步发展成为一位优秀的高级管理者,这也符合管理人才的发展规律。这里面也有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最终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或行政管理人才要看自己的努力、机遇等。
2、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就一成不变吗?
在2011年的高考招生报名前,教育部对我国有些专业亮了黄牌,如英语、法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这也说明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数量超过了实际的需求,可能大量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专业工作,这些专业在以前一直是热门专业,有可能在今后几年变成冷门专业。这就是说热门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热的时间长了就会变冷,还有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也是易于由热转冷的专业。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像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冷门专业也逐渐变热。
但支撑国家运行和发展的传统工业和高科技类工程技术专业常常保持一定的热度而不会变冷,尤其在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国,像机械类专业、电子电气类专业、化学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类专业等。记住一条定律就是喜欢和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好专业,不管它是热还是冷。
3、什么是本硕博连续、本硕连续?
教育部为满足某些高校、专业吸引优秀高中生报考,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采取批准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取消了中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实行贯通式培养。但实行学生淘汰制,也就是说入门易、出门难。在每一学年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科研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排队淘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只有部分优秀的学生才能最终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4、哪些专业或院校要对考生提出特定的要求?
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有某些专业和高校对考生有特定的要求,考生必须注意:报考外语专业和有外语口试要求的专业必须参加招生组织部门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报考体育专业,应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必须参加体育专业的测试,包括普通体育、体育单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报考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专项测试;报考艺术专业,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必须参加艺术专业测试。报考艺术特长生,必须参加专项测试;报考军队院校,应志愿献身国防事业,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和政审要求,且是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报考公安院校,应志愿献身公安事业,符合从事相关公安工作所需求的身体和政审条件;报考少年班,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智力超常,学习成绩优异,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在校生。
5、什么是国防生?
国防生是根据国家的国防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统考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国防生在较学习期间,享受国防生奖学金,但需接受必要的军政基础训练。毕业时按照招生时签订的协议,定向分配军队担任初级干部。国防生仍由其所在学校负责教学和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军队驻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协助做好有关的工作。在教学和课程安排上,国防生与所在学校同专业同期入学的其他学生相同。
6、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有哪些具体要求?
考生首先应符合普通高校的报考条件,还应政治思想表现好,志愿献身国防事业,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和政审要求,20周岁以下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国防生是根据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由部队专门部门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并签约的地方普通高校培养的青年学生。报考条件同军队院校,身体要求同军队院校。
7、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怎样进行政审?
考生填报军校志愿后,即到县(市、区)人武部参加政治审查。政审工作由县(市、区)人武部牵头组织,当地派出所和中学给予配合。考生所在中学、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和县(市、区)人武部要对考生政治情况作出明确审查意见,并加盖军队院校招生政审专用章。
8、什么是“定向就业”招生?
“定向就业”招生是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培养人才,保证他们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而制定的一项政策。普通高校可以把招生来源地区和毕业生就业适当结合起来,按照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列入“定向就业”招生计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向生”。
9、什么是自主选拔录取?
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体现教育创新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快优秀及各类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选拔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经教育部批准,部分高校实行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自主选拔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试点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试点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这些招生章程必须向社会公布。符合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考生,经所在中学或专家推荐,也可本人自荐,须向试点高校提供其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试点高校组织专案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条件和考核办法,对考生进行审查、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考核通过的入选考生名单须报省(市、区)招办备案,并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高校网站以及省(市、区)招办信息发布平台或新闻媒体上公示。入选考生均须参加统考,成绩达到省(市、区)确定的与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控制分数线的,省(市、区)招办向考生选报的试点高校投档。由试点高校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已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满三年且管理规范严格的高校,对审查、测试中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入选考生,可参考其高考成绩、中学学业及综合素质等情况决定是否向省级招办申请破格投档予以录取。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自考新生报名选择专业应该注意什么
2024-08-08  阅读:1465 -
初中可以报考国家开放大学提升学历吗?
2024-08-08  阅读:1222 -
在校大专生如何选择升本科方式?
2024-08-08  阅读:1486 -
哪些自考专业容易通过呢
2024-08-08  阅读:1241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