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在2019年中国著名大学阆中学子学习分享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9-07-11 22:31:05   来源:自考网
在2019年中国著名大学阆中学子学习分享会上的讲话
市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陈伟
(2019年7月9日)
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9年中国著名大学阆中学子学习分享会,这已经是我市连续三届举办这样的活动。与前两届不同的是,今年我们除了在市教科体局设立主会场,同时通过我们刚刚开通的网络直播在全市各初、高中学校设立了分会场,目的就是要让分享会真正成为全市学生、家长的分享会,让活动的红利惠及全市的高中、初中学生,让我市的高考中考备考工作更上一层楼。刚才听了几位同学的报告,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我提议,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三位同学的分享表示感谢!借此机会我想谈谈关于分享会的几点想法。
一、我们为什么要举办分享会
这是高考中考备考的集结号。第一次分享会是2018年2月6日,我们请回了北京大学2014级学生席丹荔、清华大学2017级学生杜荣葆、浙江大学2015级学生谭钦怀,那是距离2018年高考120天的日子。第二次是去年的7月25日,我们请回了北京大学2017级学生鲜雪华、2018级学生杨潍语,清华大学2016级学生赵成,由此开启了2019年高考的备考。今天我们请回了北京大学2018级学生赵彩芸、清华大学2015级学生王爱军、复旦大学2018级学生宋林林,以今天的分享会为标志,2020年高考中考备考工作全面启动。召开中国著名大学阆中学子学习分享会,已经成为我市质量提升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分享会的召开,正式吹响了全市高中、初中学校开启新一年备考工作的集结号。
这是全市质量提升的总动员。我们每年举办这样的活动,当然首先是针对高三、初三的老师、同学,因为高考、中考成绩是教育质量不容回避的核心指标,它在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以及全市人民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分享会同时又是针对教育系统全体同志的,因为质量提升的工作永远在路上,它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段的接力,需要我们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更比一届好。分享会的召开,意在警醒教育系统的全体同仁,市委、市政府时时在期待着我们,全市人民时时在关注着我们,教育人的使命时时在鞭策着我们,质量提升我们歇不得、等不得、更懒不得,我们就如同一匹永不停歇的骏马,需要一直飞奔在质量提升的路上。因此我们说,分享会就是一年一度质量提升的总动员。
这是市民了解教育的好窗口。应邀前来参加分享会的优秀大学生,他们是阆中教育自己培养出来的所有学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优秀,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家长的努力,当然与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校老师们的努力分不开。从这个角度讲,阆中的学生们是优秀的,阆中的老师们是优秀的,阆中的校长们是优秀的,阆中教育更是值得全市人民信赖的。从现实情况看,全市人民对阆中教育的信任度、满意度在三年来已经有了大幅提升,这在高中优质生源的巩固上得到了最为直观、最有说服力的体现:近三年,我市中考前300名学生基本留在了阆中本地。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说明通过家长自身的努力和我们的家校共育、教育宣传,同学们、家长们对阆中教育和教育本身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所以我们说,分享会就是一个展示教育发展成果的窗口,一个学生、家长、学校、教科体局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窗口。
二、我们要从分享会上分享什么
优秀学子的成功经验。高考、中考的好成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任何人要取得成功,都要有比常人更加坚韧的意志,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参加分享会的优秀大学生,他们的奋斗精神值得学习。他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因此他们不局限于一题一分的得失,不局限于课本课堂的学习;他们都有不服输的劲头,因此遇到学习上的任何困难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遇到暂时的失利他们总是会积蓄更大的力量发起新的冲击;他们都有能吃苦的意志,他们总是用行动来诠释“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含义,他们深知用心的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从不寄希望于“侥幸”、“万一”,而是踏踏实实地努力、努力再努力。拼爹拼妈,不如拼自己;靠天靠地,不如靠奋斗。他们的学习方法值得学习。去年的分享会上我曾讲过:“求学路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更没有吹糠见米的‘灵丹妙药’。如果说成功路上有捷径的话,就是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认真吸取别人的教训。”三位参与分享的同学,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课前、课中、课后的着力点在哪里,课内、课外与校内、校外怎么协调,他们都做得非常好。他们的学习习惯值得学习。今日事今日毕,勤动脑勤动手,整理笔记整理心情,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带给大家学习路上、成长路上实实在在的启示和帮助。
高三初三的备考技巧。高三、初三备考既是教科体局的重要工作,也是各业务部门、各学校的主责主业,更是全市高三、初三学生的一件大事。备考做得怎么样,直接影响的是高考、中考的成绩,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今天的分享会,就是全市层面备考工作的首先一步;后续的一系列备考工作,同学们、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一一经历并亲身感受。今天的会上,三位同学除了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还重点介绍了他们高三备考的经历,包括考前、考中的很多成功做法,这对大家都是很好的借鉴。互动交流环节,高三、初三同学还从自己最关心、感兴趣的角度,与三位优秀大学生进行现场互动,无论是精神上的鼓励,还是方法上的指点,相信会给大家的备考提供很好的参考,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高考中考的优异成绩。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还想让全市人民知道,作为阆中教育的主管部门,市教科体局对阆中教育是负责任的,对学生的未来是负责任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的,哪怕让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一分一厘,哪怕高考上线再能增加一个人,我们一定会不遗余力。三年来阆中教育围绕“质量”与“公平”所做的工作,治标重当下,治本利长远,连续打出了教师教育、质量管理、布局优化、生态改变的组合拳,教科体局、学校、老师们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好成绩:
普通本科上线率创下阆中高考历史之最。2017年普通本科上线1517人(不含艺体飞,下同),上线率33.19%;2018年普通本科上线1729人,上线率41.59%,较2017年增长8.4个百分点;2019年普通本科上线1764人,上线率48.21%,较2018年增长6.62个百分点。
重本上线绝对人数、重本上线率创下阆中高考历史之最。2017年重本上线448人,重本上线率9.8%;2018年重本上线465人,重本上线率11.19%,较2017年增长1.39个百分点;2019年重本上线568人,比2018年增加103人,重本上线率15.52%,较2018年增长4.33个百分点。
高分考生人数、高分考生省市占位创下阆中高考历史之最。2019年,我市高考600分以上139人,其中阆中中学考生邓栩珊以裸分705分居全省第62位、南充第2位、南充公办高中第1位,我市考生高考总分首次突破700分大关。
再看中考,2017年、2018年我市中考成绩连续两年在南充全市上升3个位次。今年中考,城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去年分别提高了26.15分、18分、15.3分,尽管因为招生计划的限制给学生就读普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教育质量提升的效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老师们、同学们一滴一滴汗水换来的,是校长们、同志们一滴一滴心血换来的,它充分说明了我们工作举措的有效,充分说明了我们工作成效的显著,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把来年工作做得更好的决心与信心。
三、我们要在分享会后做些什么
同学们要举一反三,把自己的备考计划提早制定出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到了高三、初三,竞争空前激烈,只有进一步,才能海阔天空。大家要虚心学习学长学姐们的成功经验,认真检讨自己的思想:我是不是还总想着玩游戏?我是不是还总想着怎样逃避学习任务?我是不是还总想着到考试时碰运气?我们应该想的是:暑假了,我要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提前进入备考状态?下学期,我要怎样才能超越我的赶超对象?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要考出怎样的成绩?把这些梳理出来形成文字,落实到每一天、每一月、每学期,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对应的方法,就是很好的备考计划。
家长们要保障有力,把“后勤部长”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家庭教育是门科学,需要每一位家长用心用情。我们曾向全市家长发出了两封公开信,近期我们还将分学段推出致全市0—3岁孩子家长、幼儿家长、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高中生家长的公开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高三、初三年级的学生家长,大家将面临更大的责任与压力。后勤保障除了让孩子们在整个高三、初三阶段衣食无忧、平平安安,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学得安心、学得有劲头。学得安心,就是要为孩子们营造温馨温暖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不和谐的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就是要和孩子经常性开展沟通谈心,分享孩子的进步,解决孩子的困难,疏解孩子的困惑。学得有劲头,就是要帮助孩子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让孩子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就是要时时给孩子加加油,肯定孩子的所有努力与进步,让孩子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各学校要趁热打铁,把师生的备考热情全部激发出来。高中学校不能没有高三,初中学校不能没有初三,它不但是作为一个年级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高三是一种精神,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信心、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的精神;高三是一种心态,一种“不怕苦、不畏难、不言败、不放弃、不松劲”的心态;高三是一种状态,一种“奋战每一天、努力每一刻,行动、行动、再行动,坚持、坚持、再坚持”的状态。各学校要通过各种有仪式感的活动,激发师生的备考热情,并通过有效的办法长期保持,在全校、全市营造出浓厚的备考氛围。
各部门要未雨绸缪,把全系统的备考力量有效统筹起来。高考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我们既要勇敢面对压力,又要科学化解压力。怎样科学化解?那就是把备考策略变成常规,一步一步心中有数,一步一步收到实效;把备考队伍变成精锐,把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努力减少低效劳动,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务求招招有效、招招见效。为此,教研室要牵好头,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组作用,在尊重学校总体备考安排的前提下早介入、早发力,集中全市教师教学智慧,广泛收集有价值信息,科学研判命题趋势,统筹规划好教学进度,统筹安排好复习计划,统筹梳理好备考指导,统筹落实好提分策略。督导室、各教育督导责任区要把督导的重心前移,要坚持经常深入高三、初三课堂,把备考过程的督导真正扛在肩上。师训中心、电教馆、招办要在教师教育、技术保障、招生信息等方面,充分考虑备考工作,在不违背上级要求的前提下一切服从于备考、一切服务于备考,齐心协力,实现2020年我市高考、中考的新跨越。
最后,我想分别送给大家一句话:
我想对今天回到家乡分享学习经验的阆中优秀学子们说:好儿女志在四方,希望你们越飞越高、不忘家乡!
我想对全市高三、初三同学们说:好成绩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敢于超越、青春无悔!
我想对全市的家长朋友们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希望你们担起责任、共同育人!
我想对全系统的校(园)长、老师们说:阆中教育的新天地是我们一步一步共同闯出来的,希望大家务实担当、再创佳绩!
谢谢大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