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高考生看过来
发布时间:2019-07-31 20:49:52   来源:自考网2019年高考录取已近尾声。今年高考录取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2020年高考要做哪些准备?看了此方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点击顶部关注按钮
01 广深高校怎么选
网上有文章说, 今年深圳多所高校的招生投档分数线比较高,甚至超过了同档次的广州高校。 这正好挑起了大家的敏感神经,不仅关乎广深城际竞争的热点,而且也正是高分段考生最关心的话题。 面对这个新变化,高分考生该如何选择呢?
既然要讨论高校所在的地域,大家首先要对高校的属地和行政级别有点基本了解。像中大华工暨大这3所校本部都位于广州的高校,其实都是部属高校,前2个是教育部直属,后一个是国家侨办直属。而深圳的哈工深,也就是今年理科投档线省内高居首位的黑马,其校本部哈工大则是工信部直属。
值得一提的是,哈工深虽然有单独的招生代码,但并不是一所独立的高校。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高校名单里面,哈工深甚至都不在列表之中。所以,哈工深只是哈工大在深圳的一个校区,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深圳的高校。就好像中大也有深圳校区、珠海校区,但没有人会认为中大是深圳高校或者珠海高校。
第二梯队的华师、华农、广外、广工虽然办学地点在广州,但都是省属高校。而只有广大和深大这种市属高校,实际上才算是广深两地的嫡系部队。在嫡系部队的比拼中,目前深大占有明显优势,但这显然并不是高分段考生需要关注的焦点。
回到高校的属地和行政级别这个话题上,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玩意呢?因为虽然高校去行政化喊了很多年,但实际上很多重要的教育资源还是按属地和行政级别分配。例如,教育部直属高校会得到更多的中央财政拨款,有更多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交流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就是一个高校的实力。对于高分段考生,以上提到的务必了解一下。
顺带要说的是,即便是办学地点在广州的高校,也一直不断在外地建立分校区。估计以后很多高校的新生都要在外地校区读上一两年才能回迁广州本部,甚至,有可能4年都在分校区上学。所以,除了为数不多的市属高校,在广州办学的大部分高校都是不折不扣的“广东高校”。
至于“开分店”这种趋势, 既是出于政府的大局规划 ,也有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下图提到的华工、广工,从学校名称看是理工科大学,实际上则是文理艺术样样俱全的综合性大学,一个校区早就装不下了。但凡是上档次的综合性大学,谁没有两三个校区?哈工深也是综合性大学名校开的“分店”,只不过地方选得好,蹭上深圳这个热点而已。
除了热点蹭得好,哈工深还有一个特点——短小精悍。它的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直到2016年才开始小规模招收本科生,而且招生专业全部是优势名牌专业。这样一所“浓缩精华版”的哈工大,招生分数比一百多公里外的省城综合性大学高一点,实在是毫不意外。而同样短小精悍的南科大,则是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创新型大学,同样是专攻高精尖的专业方向,其迅速崛起也不足为奇。
所谓“独行快,众行远”,短小精悍的专业性高校能在让学生在某一方面钻得深,但是如果你想在哈工深和南科大选修一门中国古典文学,或者在校内欣赏一场高雅艺术晚会,估计就很有难度,而这恰恰是综合性大学所长。
对于手握选择权的高分段考生来说,填报志愿需要考虑的因素,远远不止城市的吸引力和高校的分数线。
02 高优线上有隐忧
省招办的官宣今年继续重点关注了广财和广金在高优线上的投档情况——理科本别比高出高优线12分和2分。正如 小考通去年分析的,上述2校已经成为衡量 高优线的一把重要标尺 。而从文科来看,2校也表现抢眼,广财投档线比高优线高出3分,广金也几乎在高优线上投满!
广财和广金投档线的变化,真的是异军突起吗?从高优线的变化情况来看,今年文理高优线的位置都比去年有所降低,上线人数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原一本高校的扩招幅度。而上述2校的投档线去年就已经接近高优线,今年在高优线上基本投满实属正常。
高优线分数和对应排位变化
再看2校的招生计划,除了广财理科比去年略有扩招,广财的文科和广金的文理科都明显缩招。在全省招生计划整体扩招的大环境下,这2所以往大受欢迎的热门二本院校竟然缩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合理猜测一下,这是2校为了让最低投档线跃上高优线以上,主动进行缩招——这样看起来,它们和原来的一本学校就处于同一个档次了。
广财和广金投档情况变化
所以刚刚上高优线的次高分考生要注意了,以后不能再用广财和广金作为保底了!很多先知先觉的考生也意识到了这种隐忧,正如官宣所言 , 954所在粤招生本科院校中有6 86所投出了高优线上 考生档案,表面上看是这些高校受欢迎程度的增加,实则是印证了更多高优线上的考生主动选择更为谨慎的保底方案。这也让高优线迎来了名副其实的本意回归——高优线从来就不是什么“高分保护线”,高优线上的考生并非高枕无忧,线上考生没有保证录取的优待,只有优先投档优先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考生显然已经悟出其中奥妙,懂得用好这个机会,既能稳妥保底,又能录到自己喜爱的专业。
无独有偶,以往本科征集志愿大户广海寸金学院今年文理科都破天荒一次性投满 ,同样是体现出考生们强烈的“求生欲”。 明年考生选择保底学校务必更加谨慎,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03 术科考生多留神
今年小考通指导了一个艺考生填志愿,后来,竟然滑档了!这实在是小考通平生未有的糗事……
是的,小考通自己在整理艺考投档线的时候都难以置信,今年中低分段学校的投档行情竟然集体大涨!以美术类统考为例,在招生计划大体稳定的前提下,民办高校的投档线普遍上调2000名左右,最夸张的中大南方学院,投档线竟然比去年提高了7000多名
部分省内院校的美术统考投档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考通翻阅教育部文件发现,去年底发布的 《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到:“ 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以往参加“统+校”录取的大量考生,今年不得不挤到统考里面来参与竞争,这可能是投档线集体飙升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广东省在2018年才将艺术类统考改用平行志愿,今年的考生只有1年的投档分数可以参考,这本身就增加了偶然性。
除了艺考,体育类录取也发生了诡异一幕。今年新开办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代码19027)的体育类专业计划招生26人,第一次投档投满26人,投档线高达490分(排位2540)。然而,到征集志愿的时候,该校竟然还缺额25人!这意味着,第一次投档的26人只录取了1人,其余25人被退档!
是什么原因导致96%退档率的惨案发生呢?查阅该校招生章程,发现录取条件相当苛刻,达不到这个条件,考生即使出档也不会被录取。而相关规定在考生人手一本的《招生专业目录》上却完全没有体现!
小考通此前一再强调,考生务必要登录高校官网查阅招生章程。因为招生学校众多,每年都有很多高校的章程发生变化,加上篇幅有限,《招生专业目录》无法及时收录和逐一刊载。不看招生章程导致惨案发生,这真是一个让人沉痛悲伤的教训!
04 高职飞架立交桥
高考录取已经转入专科阶段,接近尾声。以往专科批次的录取被视为鸡肋,但今年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考等级3D的考生第一次被允许在6月底填报志愿(以往仅在8月专科征集志愿的时候才开放3D考生填报),而且省招办还破天荒的公开发文敦促各地教育部门发动高职层次考生积极填报志愿。
这种活久见的操作背后,是自上而下的高职扩招压力。今年中央提出高职扩招百万,你没看错,这是D中央的决策。广东省在百万扩招里面分到的任务是8.6万,可谓压力山大。
有趣的是,这边厢高职扩招敲锣打鼓都不怎么受待见,那边厢中考招生削尖脑袋都要读高中。今年深圳中考因为户籍生公办高中录取率偏低,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小考通想弱弱问一句,现在考不上高中的人,要是扩招读上了高中,三年后能考上本科?
用手指头想想都知道,机会非常渺茫!虽然某些地方高中录取率偏低是事实,但现有的高中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考不上本科,继续扩招只不过是尾巴越来越长,让更多原来就考不上本科的学生在高中里面苟延残喘3年,延续着不靠谱的希望而已。反正最后都是上大专,读高职,前面无论上高中还是中职都是殊途同归。
既然结果难以逆转,那么还是多往好处想。按照教育部的描绘,高职扩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将对经济、社会产生高大上的影响。对考生来说,通过就读中职学校日后升入高职大专,这事儿又有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呢?
首先还是大家最关心的上本科问题。除了参加普通高考(和普通高中学生一起竞争)这个途径之外,从2018年起广东省春季高考开始小规模招收本科生,这意味着中职生也有机会上本科,而且这是专属于中职生的一小块蛋糕,不需要和高中生一起竞争 。
如果春季高考只考上了专科,不必气馁,还有大把深造机会。高职毕业之后还可以通过专插本、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方式继续深造取得本科看学历。
如果初中毕业生看好中高职衔接这个发展方向,那么可以通过五年一贯制或者“三二分段”的途径提前分流,不需要去挤普通高考的独木桥,而且比参加普通高考的同学提早一年拿到专科毕业证。
上述的种种出路,就是官方顶层设计中提到的,“职业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 成才道路千万条,适合自己第一条, 该上桥时就上桥,错过了匝道再绕回来,那都是瞎跑。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成人高考超过省最低录取线就一定录取吗?
2024-08-08  阅读:1291 -
成人高考高升本需要考哪些科目?
2024-08-08  阅读:1461 -
成人高考怎样登录查询?
2024-08-08  阅读:603 -
成人高考专业加试是不是统一考试?
2024-08-08  阅读:1247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