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常见问题答疑(10道)|方法论
发布时间:2019-07-27 21:59:54   来源:自考网—第八十四篇—
1.备考公务员面试的时间非常短,怎样迅速提高答题能力?
想要短时间内取得面试备考的良好效果,考生必须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当的备考方案,平时加强学习和练习。
首先,必须对公务员面试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认清什么是结构化面试、面试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面试主要考查考生哪些基本能力、题目设置特点是什么、测评要素与考核点是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弄清楚这些,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最终实现各个击破。
其次,养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平时多阅读权威机构的评论文章和报道,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多角度解读事件的能力。这样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既可以旁征博引,充实论证,使对策更有说服力,又会给考官留下思维缜密,善于思考,关注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印象。
最后,考生要在短时间内把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学习不同题型的答题应对策略,使自己在面对任何题目时,都能有话可说。平时多做些历年真题,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表达流畅度的训练,还要注意自己表达的逻辑是否严密,想问题是否全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使解答更有特色,吸引考官,这样才能有机会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2.如何把握公务员面试考试的重点?
公务员面试考试的重中之重就是考生的答题表现。答题表现主要分为答题内容、答题时的语言表达流畅度、答题时的礼仪。如何把握公务员面试考试的重点,使答题表现更加出色呢?考生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首先,答题内容方面一定要保证观点正确。观点是答题内容的灵魂,语言组织都是围绕它来展开的,所以一定要保证观点的正确。若想观点不出错,就必须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政治、时事、理论的学习。除观点正确之外,还要注重答题思路清晰,论证充分,所引内容能够为观点,即中心论点服务。
其次,语言表达要流畅。避免过多的口头语,如“嗯”和“啊 ” 等,这会严重影响表达。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逻辑顺序,词语的选择,吐字的清晰等。以便给考官留下思维严谨,表达流畅的印象。
最后,考生要注意自己整场的仪表仪态。尤其是答题时,注意坐姿,腰要挺直,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双腿自然平放,女士注意不要走光,双眼目视前方。答题中不要小动作,给考官留下平稳大方的感觉即可。
综合以上三点,只有考生注重掌握,勤加练习,才能在公考中获得考官的青睐、取得满意分数。
3.在面试中,和有工作经验的人相比,应届毕业生是不是没有什么优势? 那应该怎么办?
关于面试时,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会处于劣势的问题,其实考生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因为各招录单位目前的面试相关制度已经很科学和成熟。对某一具体职位,在公布时,都会提出详尽的职位要求,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职位是不会对应届毕业生开放的,而应届毕业生可报名的职位,一般也是只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其他人不能报考,所以在面试的时候,相互竞争的人,整体的情况都差不多,不会因为工作经验等问题,而让考生受到影响。另外,对于一些对工作经验不做限制的职位,面试所考察的也不是比较谁的经验多,谁的经验少,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只要在考场上表现出色,应届毕业生也会被录取。
在这里,提醒广大应届毕业生,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而自卑,只要认真备考,平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多做真题,稳定心态,在面试中正常发挥,一定能冲破重重阻碍,顺利进入公务员队伍。
4.在公务员面试中,有必考题或必考题型吗?
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类、组织管理类、人际关系类、情景应变类、自我认知类是公务员面试的常见题型,公务员面试一般为 2-5 道题,各省份侧重点不同,考查的题量也不同,有的省份 5 类型题每题一道,有的省份只考其中的几个类型。 考题虽千变万化,但基本不会超出这几种类型。
公务员面试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在压力下是否能保持镇定,思维是否严密等,所以,不会设置必考题。设置必考题,就意味着考生可以事先准备,也就失去了面试的意义,也违反了面试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历年真题,熟悉常见题型,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勤加练习,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5.答题时感觉没有什么可说的,怎么办?
这种情况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是紧张,考场上的严肃气氛,很容易让考生产生紧张心理。一紧张就会出现答题没有思路、无意识的使用口头语、上句不接下句等情况。而一旦考生意识到自己紧张,就会担心自己表现不好,结果使自己更紧张。其实适当的紧张是很正常的,每一位考生都会紧张,适度的紧张甚至会使考生超水平发挥。但为避免过度紧张,考生必须在备考中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不会因心虚而紧张;其次,考生一定要放松心态,将面试看成是一次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不要患得患失,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是突出说明了考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少对时事和社会热点方面的知识积累,思路过于抽象,不能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比如说组织一场活动,考生都知道从三个方面来回答,即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但要深入地谈一谈,比如,活动前都要做什么工作,具体到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上,就不一定能答得出来了。出现这样情况,不是考生能力不强,主要原因还是缺少工作经验,同学们不必为此感到苦恼,只要平时注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加大对真题的练习,答题时,就不会再出现没什么可说的情况。
6.答题时感觉说错话了怎么办?
笔者做考官时曾经碰见一考生因为一开始说错话而紧张导致最后虚脱。还有一些应试者发觉自己说错话就会停顿下来默不作声,或打嘴或伸舌头,这些都是不成熟、不严肃、不庄重的表现。
明智的应对办法是保持镇静。 对考官这个“伯乐”来说,不会因为考生讲错一句无关大局的话而放过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假如说错的话比较严重,或会得罪人,或立场错误,就应该在合适的时间更正并进行道歉,并表达出自己的本意。对主试人而言,他可能更欣赏考生坦诚的态度和语言表达的技巧,或许还会因此而博得了好感。提以下几点建议:
( 1 )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考生在侯考室侯考时心中演练一下,就不至于一入场就说错话。
( 2 )答题时充分利用每道题的思考时间,大致列个提纲思路,避免频繁的低头看草稿,同时避免因停顿过长而导致紧张的说错话。
7.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公务员面试测评要素中很重要的一点。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能够客观的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内在修养,也能够推动面试顺利进行,协调应试者与考官的沟通,使考官能够全面了解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所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每位考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由于紧张和自身素质等原因,考生在答题时常常会出现:声音低沉嘶哑,吐字不清,发音颤抖,口头禅过多,语速节奏把握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流畅度。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应从以下两点进行练习:
首先就是多读,大声的不停顿的朗读,最好是坚持每天读 2 个小时,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说话时,说了上句,很容易就能说出下句。
其次,要善于从阅读的文章中,挑出一些精彩的语句进行背诵。鲁迅曾说过,蜜蜂之所以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是因为之前曾落在很多的不同的花蕊里去采集花粉。
所以,考生也要为具备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的去积累和沉淀。只有有了丰富的素材,在说话时,才能有话可说,才能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现所要阐述的内容,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8.怎么避免出现过多的口头语?
在面试过程中,很多人语言表达不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口头语过多。口头语过多有时是由考生自身语言表达习惯造成,有时是面试考场环境严肃,考生紧张所致。
对口头语的纠正大多可通过外界干预和强刺激法来纠正,尤其在纠正频繁的“嗯”、“呃”等发语词时最为有效。具体的做法是在日常练习时除严格要求自己以外,最好能够让家人或者朋友帮忙,在考生练习讲话的过程中,家人或者朋友予以监督,发现使用口头语当即打断当即纠正。
在解决口头语过多的问题时,考生要找准自身原因对症下药。出现口头语的原因有可能是对所说的内容不熟练,讲了上句,忘了下句,这时想要用口头语来争取一点思考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考生在说话之前可以先默讲,熟练所说内容,在说的过程中就能减少或不出现口头语了。倘若是因为在思考过程中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而出现口头语,可以对散文、小说片段等文学作品反复朗读用规范的语言来改善自己的语言,或者是在听广播看电视时,边听边轻声跟着说。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的语言精炼多了,口头语少了。
口头语过多看似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在改正的过程中却要求考生要时刻提醒自己,从细节开始逐步挖掘自身语言方面的错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9.什么样的语速比较适合? 怎么控制语速?
使用适宜的语速进行表达,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公务员面试中,语速是考官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考查点。那到底什么样的语速比较适合呢?
适宜的语速,要不急也不缓,语速适中,这一点,可参考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播报新闻的语速。适宜的语速并不是要求考生从头到尾使用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以及对方的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一般来说,重要内容以及核心观点要放慢些语速,并加大音量来表达,以表强调,引起考官注意力。其他过渡性的语句,就可采用正常语速和音量来做答。
对于语速的问题,考生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加以改正。比如有的考生平时说话语速快,这时,就要尽量使语速放慢,一字一顿的练习;平时说话慢的考生,要多进行快速朗读的练习。只有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专项练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碰到不会答的题怎么办? 可以放弃吗?
考场上的问题千变万化,没有人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旦考生遇到自己不会答的问题,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这种情况下,考生要迅速分析并判断不会的原因。是由于紧张导致没有思路,还是题目中所谈到的一些专业术语是自己没听说过的,所以才不知如何作答。分析出原因后,如果是紧张所致,要慢慢放松下来,先试着说些保证不会出错的,也就是所谓的套话,渐渐的思路就会变得明朗,越说越多。如果是因为对题目中谈到的专业术语不了解,考生可以明确告知考官,自己对专业术语不理解,请求考官进行提示,虽然这样会被减分,但是经过提示后,至少会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这也许就会为作答提供一定的思路,从而使考生的损失降到最小。
遇到自己不会的题,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放弃 。因为很多考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开始认为自己不会答的题,答着答着,就发现思路越来越清晰。而一旦放弃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而且轻易的放弃,也会给考官留下遇到困难轻易退缩,不能坚持到底的印象,影响考生在考官心中的形象。所以,无论如何,绝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道看似难答的题。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非全日制学历可以考公务员吗?
2024-08-08  阅读:1430 -
自考本科能否考公务员
2024-08-07  阅读:1228 -
成人高考学历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吗?有什么优点?
2024-08-07  阅读:1470 -
成人高考的价值何在
2024-08-06  阅读:1398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