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两年内将一所原二流中专打造成跻身985双一流名牌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22 23:34:06   来源:自考网
9月10日教师节。
晚上21点29分48秒,广东省教育厅官网挂了一份名为《关于对广州交通大学等4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公示》的通知:
关于对广州交通大学等4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公示
2019-09-10 21:29:48
近期,广州市政府申请设立广州交通大学、佛山市政府申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广东科学技术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申请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申请转设为广州工学院。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办公室拟于近期组织专家组对上述申报事宜进行实地考察,现将列入考察的学校名单向社会予以公示(见附件)。
公示时间:2019年9月10日— 9月15日。。。(小明:此处省略公示内容若干)
有关问题的书面意见请于9月15日以前,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扫描件)方式反映。受理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
邮政编码:510080;联系电话:020-87304962;传真:020-37627474。
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9月10日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官网
公示时间为9月10日-9月15日。嗯,不得不说,现在的公务员够勤快的,大半夜发通知不说,绝对的争分夺秒,13-15号三天难得的中秋节假日也利用上了!充分发扬了争分夺秒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按照吃瓜群众们的作息时间,实际上也就是9月11日、12日两个工作日时间,包括‘广州交通大学“在内的这四所新大学将新鲜出炉!
据公开资料显示,“广州交通大学”将以广州航海学院(简称“广州航院”)为建校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广州航院是谁?交通大学又是谁?“广州交通大学”又是怎么凭空出世的?
一、广州航院是谁?
据公开资料显示,  广州航海学院前身是交通部广州海运管理局创办于1964年的广州海运学校;
1981年经国家交通部批准,广州海运学校与广州水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直属交通部的广州海运学校;
1     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广州海运学校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合并组建直属交通部的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划转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改为现名   。      据资料显示:       2013  年  4  月  18  日,国家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关于同意在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州航海学院    的函》     (教发函【  2013  】  40  号),同意在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州航海学院;同时,撤销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且通知明确:   1   、广州航海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学校应逐步过渡到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   2   、该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其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   3   、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   7000   人;   4   、该校本科专业的增设问题,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同意首批设置本科专业   5   个,即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   5   、教育部将适时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
不难看出,6年以前,广州航院还是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1992年以前是广州海运学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专。1999年以前初中毕业的学生应该对此应该印象很深,初中毕业之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上高中考大学,另一个是上中专后工作。中专的地位和性质可想而知。
二、交通大学是谁?
1896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筹建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的前身。与北洋公学(天津大学)共同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图为1896年10月30日盛宣怀奏请清政府开设南洋公学的奏折——《请设学堂片》原件,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南洋公学是交通大学第一个源头,隶属于北洋政府交通部后称沪校,由此往下延续有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台湾新竹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的另一个源头是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奏设的位于河北唐山(中国近代工业重要发源地)的山海关北洋铁路  学堂(  英文名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中华帝国铁道学院    )    以及1909年创办于  北京的“铁路管理传习所”   ,隶属于北洋政府交通部后称唐校和平校  ,延续往下有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后更名北京交通大学)。
由沪校发展起来的交通大学成为综合性的理工科大学,包括机械,电机,热工,通讯,船舶等学科。著名校友有钱学森、王安等、江泽民等。
由唐校发展而来的西南交通大学成为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的高等教育重要基地。著名校友有茅以升、林同炎、黄万里等。
由平校发展起来的北京交通大学成为中国培养高级铁路管理,电信技术的重要基地。
台湾新竹交通大学70年代末由一些著名的老交大校友倡导复校。    著名校友有施振荣等   。
1921年,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等四校合组成立交通大学,开启向近代大学制度的转型。(敲黑板,划重点!!!@广州航院 @广东省教育厅)
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历史上合合分分(抗战期间国立交通大学内迁;1956年为支援国家“三线”战略,交通大学整体西迁在一片麦地里建立起一所现代工科大学,后分设并独立为西安交通大学哥上海交通大学,1959年双双进入全国首批16所重点大学序列,1998年更是双双成为首批九所985建设高校;西南交通大学1969年南下数千里内迁四川峨眉山,艰苦创业,重建于大西南;台湾新竹交通大学于1958年在台湾新竹成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1967年改制為工學院。1979年恢復校名為交通大學,助力台湾工业化进程尤其树立台湾电子工业的全球地位,居功至伟。),历经坎坷,筚路蓝缕,在学术成就上各有千秋,单独拿出来一个,在中国现代教育史和中国大陆以及台湾近现代化史进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大学培养的两院院士名单(不完全统计):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0名,工程院院士80名,小计180名,加上中科院工程院双料院士共187人。   中国全国总共两院院士人数有161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8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62人。   交通大学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占比12.7%,工程院士占比9.3%,整体两院院士占比达到11.6%,也就是说全国每9个院士,就有一位是交通大学培养的。   要知道最新的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是2663所!
交通大学在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开创的第一(不完全统计):
我国(以下省略)第一台中文打字机
第一台内燃发动机
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1930年代)
首创气相高压裂馏棉子油法(1936年)
第一部大功率无线电台
第一部自制汽车(1942年)
第一台三相高压真空开关(1965年)
第一台频谱分析仪(1959年)
第一台机械整流倍加加速器(1959面)
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
第一艘万吨轮
第一艘核潜艇
第一枚火箭
第一代歼击机
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第一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在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工程与工业领域起过重要作用、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又是多所有着共同渊源一脉相承的大学群体,交通大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三、广州航院如何从原二流中专走上更名为“交通大学”之路的?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航院最早动心思改校名是2015年:
2015  年  2  月  4  日,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提交提案,建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建设广州海事大学,提升广东省海事人才培养和航运研究水平,将其列入广东省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项目,列入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这还算中规中矩、合乎逻辑的,2013年专升本,2015年在原有航海特色上适当扩展更名海事大学。可一到2017年画风就变了。
2017  年  1  月  6  日,在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中的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广州市工商联界别代表曹志伟提出《关于创办广州交通科技大学的建议》的提案。
这次跨度有点大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州航海学院---》广州海事大学---》广州交通科技大学。海事和航海算是一脉相承,有所拓展也合情合理。但海事到交通跨度就有点大了。但更拍案惊奇的还在后头。
2017  年  4  月中旬,广州市教育局局主要领导专门就广州交通技术大学纳入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事宜与广东省教育厅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广东省教育厅表示大力支持广州市新建广州交通大学
2017年4月份的一则新闻将最后一层纱窗纸揭开了,广州市将设立交通大学,而且不是更名,是新建。名字就叫广州交通大学!这个时候再掉头去看曹政协委员的提案:
(省略部分内容)。广州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在广州创办具有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华南地区起龙头作用的综合性交通大学迫在眉睫。
(省略部分内容)
3.华南地区高水平交通院校的缺位。广州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多年来,。。。但这些院校主要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为主,发展水平较低、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而纵观全国9所综合性交通大学,东北有大连交通大学,华北有北京交通大学和山东交通大学,西北有兰州交通大学,西南有西南交通大学,华东有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中部有西安交通大学,而华南地区交通区位如此优越,综合性交通大学却处于缺位,因此,急切需要创办一所高水平交通科技大学来支撑广州综合交通的发展、引领华南区域交通的飞速发展。
注:以上为摘要,详见:
http://dhzw.gzzx.gov.cn/cf132/yxta/201801/t20180102_76729.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曹委员可能不知道(或者装作不知道的)的是全国这9所交通大学中,实力最强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并没有所谓交通类专业(详见下图中国交通运输专业高校排名),轨道交通实力最强的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也主要是长于铁路运输专业。而真正交通专业有实力的长安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完全没有列入曹委员的考察视野。至此,广州航海学院改名广州交通大学的真正用意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
换一个角度,从高校改名运作的角度来看,广州航院的这一波操作可谓是666. 首先从学校实力来看,广州航院的前身是海运学校,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中专。在我们国家,中专、高中、职业中学属于中等教育序列,根据2018年教育部最新教育统计公报显示:
(I)、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43万所  ,其中  普通高中1.37万所  ,  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02万所;
(II)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
(III)本科院校1245所;
(IV)211院校116所;
(V)985共三期39所;
广州航院先是在1992年由广州海运学校(中专)升级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避免陷入今天高达上万所的中等学校竞争残酷红海。第二步是2013年专升本成为本科学校。这两步都是中国近30年教育发展的常规动作,也没有体现出特别的出彩之处。广州航院的点睛之笔是2017年提出更名为交通大学,一举超越了2015年自己提出的广州海事大学格局。先是选中了交通大学这一金字招牌,而是巧夺天工的在前面加上了“广州”二字。小编大胆的揣测一下操盘者的想法,如果这一把操作成功,按照人们“北上广深”的认知,以后交通大学的座次排名完全可以是:
1、北京交通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
3、广州交通大学;
4、(深圳市教育局你们看着办)
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由于你们所在的城市不太争气,对不起,以后可能要“陪排”(陪着坐后座进排行榜了)。。。
用6年的时间从第二档专科,用4年的时间从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专升本学校直接逆袭全国排名第三的985双一流高校,高,确实是高!!!
那为啥不蹭清华北大复旦,单单挑选排名第四的交大呢?
一是实在下不去嘴,清华复旦毕竟是专有名词,除了指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也没有第二个解释,你也不好意思叫做广州北京大学简称广州北大把,所以退而求其次只好对交通大学下手了,交通大学是专有名词,可交通不是呀,我们说广州交通大学的【交通】是【交通】的意思,不是交通大学的【交通】,此【交通大学】非彼【交通大学】诶,说到这都忍不住替你们点赞,机智是你机智,白马非马的解释在新时代达到了新高度,用西安话形容一个人无耻的话是你脸皮比城墙拐角还要厚,广州我不知道有没有城墙,广州航院改名交通大学闹剧的操盘者应该买张机票到西安玉祥门实地测绘下,到底是你的脸皮厚还是西安城墙的拐角厚!毕竟想做【交通】大学嘛,测绘也是专业课基础。
二是交通大学以工科见长,崇尚埋头苦干,不论是非长短。好处是默默的建设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短处是朝中无官被人欺,各种侵权行为无力吐槽,无处伸张。不信的话广州航院可以去蹭一下北京圆明园前面那两所学校和上海五角场那所学校热度试试。
四、终极追问:屡屡被侵权,交通大学怎么办?
1947年5月13日,交通大学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削减教育经费,驾车赴南京请愿。但上海北站火车停开不卖票。学生在厂房找到一个车头和27节车厢,由机械工程系自行DIY组装并开出车站。政府大惊拆掉一段铁路,土木工程系利用路边工具材料重新铺好,政府又拆一段并收走材料,学生拆掉火车后段铁路补前段。
那交通大学就这样白白被再次侵权就没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交通大学的前辈们当年在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压迫下,在机车铁路被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学生自己补铁路修火车都能从上海徐家汇去南京国民政府请愿,获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何况讲究法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交通大学之名被盗久矣,前有兰州铁道学院,后有重庆交通学院,又有大连铁道学院。。。
用一位著名的香港市民的话来说,
"交通"之瓜,
哪 堪 再 摘。
交大万岁!
我爱交大!
一个画外音:“你们这样搞是不行的,I'm angry!”
时年交通大学第110届毕业生离校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
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伦,启发我睿智,激励我热忱,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灵泉源,科学之奥府,艺术之林园,
实业扩张,进步无疆,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灿烂文明,实学培国本,民族得中兴,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交通大学校歌:为世界之光》萧友梅作曲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