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融学类各专业详解及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录取分趋势介绍

发布时间:2019-09-22 23:25:42   来源:自考网
金融学类包括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等四个主要本科专业,另有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等三个特设专业。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如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简介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金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   为了满足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高端国际化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在国内率先推出金融实验班项目,开展高水平的金融学本科教学。
培养目标和理念
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掌握系统金融理论知识,又熟悉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同时掌握现代金融创新工具,并且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在完成四年本科学习后,将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   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方法论和分析工具;   具有初步分析和解决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方案与主干课程
本专业方向将培养学生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和微观金融理论基础,能运用数理方法和金融学理论分析解决金融业务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思想史(学科基础课);   国际金融、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分析(专业主干课);   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案例分析、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专业选修课)。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和优势
研究院将教学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动力,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发展。   研究院汇集了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作为主要师资力量,为实验班搭建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教学平台。   本专业方向的特色体现在独特的课程体系、广泛的国际合作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
就业深造
研究院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密切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世界经济、科学发展趋势。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毕业生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专业业务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得到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   同时,本科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选择前往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等。
南京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2015年到2018年分别在江苏文科招生76人、77人、70人、77人,文科录取最低分数分别为353、361、349、353,最低分折算成2019新本一线差分别为25分、19分、19分、17分;分别在全省文科排名4475、6056、6658、7758;2015年到2019年江苏文科南京财经大学的校投档线分别是347、359,347、352、354;从专业排名结合线差可以看出,基本在文科7000名左右且2020年本一线上20分左右填报金融学专业录取把握较大。
2015年到2018年金融学专业分别在江苏理科招生100人、100人、100人、110人;理科录取最低分数分别为358、364、351、357;最低分折算成2019年本一线差分别为33分、30分、28分、24分;分别全省理科排名18825、22115、26530、28507;2015年到2019年江苏理科南京财经大学校投档线分别是350、359、346、351、361,从专业排名和线差分析可以看出,2020年理科基本在本一线上28分左右且排名在26000名左右填报金融学专业录取把握较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工程 专业简介
本专业设立于2002年,是教育部特准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立的全国首批五个学科专业点之一。   本专业注重金融理论、数学、计算机理论体系的掌握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色。   2培养目标和理念   作为具有跨学科特征的新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的数理编程基础又精通现代金融理论,既熟悉金融产品设计又精通量化分析,既具有全球化视野又洞察中国金融实际的科技型金融人才。   3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   本专业学生应该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量化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数理能力和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量化投资、金融风险管理等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工程方法等创新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具备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及相关业务的实际工作技能;   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通晓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具有全球化视野。   结合全方位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本专业的学生将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操守,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良好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型卓越金融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项目管理等经济金融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运筹学等数学类课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金融数值计算等计算编程类核心课程;   金融工程概论、金融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衍生金融工具与动态金融、金融统计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简介
保险学专业在我国设立最早、国内外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是全国重点学科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保险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保险专业成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实践基地和北京市特色转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和理念   保险学专业旨在培养可以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监管机构、保险公司、银行、券商、各类大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从事风险分析与管理、保险监管、保险运营、保险产品开发与服务等相关工作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院已经获得英国精算师协会CT系列全部8门课程的认证。   从2016年级起,保险学专业学生可以自愿参与精算资格认证考试,通过考试并达到相应标准,即可获得英国精算师CT系列相关科目免考认证资格,申请英国精算师可以直接免考相关科目。   培养方案与主干课程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金融、保险、风险管理理论,熟悉金融市场、保险运营、保险战略规划和保险监管理论。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民商法、社会保障学、保险学、风险管理、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精算学原理、保险财务、再保险等。   其中,为体现保险专业特色,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热点,开设保险学、风险管理学、保险计量模型(实验)等特色核心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并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和优势   保险学院的保险学专业是我国最早的保险学科建设点,在我国相关专业领域具有排头兵的地位。   我院往届毕业生在行业内表现突出,受到业内高度认可,也是当前我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就业的重要资源。   我院还聘请了大量业内高管作为我们的兼职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与金融保险业接触的良好机会。   学科建设上,保险学专业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内的几乎全部质量工程项目。   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的 2016年度中国本科教育保险学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央财经大学名列全国开设保险专业的院校的第一位。   就业深造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约有65%的同学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内高校继续深造,继续深造的高校包括美国杜克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   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大多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银行、证券公司、会计事务所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航工业总公司、中铁总公司、北方工业总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工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投资学专业(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   旨在培养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化的背景下,具备当代世界经济视野,了解中国金融市场,能够在投资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商业银行、信托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大型公司企业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从事证券投资、金融化实业投资(如并购等)、跨国投资等方面的投资分析、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工作的高素质的投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学原理、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公司理财、投资银行学、证券估值与投资分析、固定收益证券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等,另有20门左右的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具有运用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工具研究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凭借良好的数理功底和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部门,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与处理、金融风险评估与管理、金融产品研发与应用等实务工作的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随机过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经济学、保险精算、会计学、管理学等。   专业特色:   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将熟练掌握金融数学、金融学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具有开发、设计、操作新型金融工具和技术的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   熟悉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金融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充分依托本校数学省重点学科和金融学省优势学科,凸显财经院校的大财经学科特色,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的投融资和财务管理等部门,以及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从事风险分析与管理、资产定价与评估等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或在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   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上海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
信用管理:   培养具有信用经济学和信用管理学基本理论,熟悉国际商业活动与风险管理技术,具有企业信用管理、金融机构信用管理、资信调查与评估、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信用管理概论、企业信用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评级、银行信贷管理、信用信息与客户关系管理、信用经济学、企业价值评估、金融计量学、信托与租赁、投资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公司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等。   毕业生能够从事政府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参与信用管理中介机构的产品开发与服务,亦能运用信用衍生产品以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管理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还适合担任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信控经理,从事商业风险管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
经济与金融专业是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金融学的特设专业。   本专业是在总结我院自2005年开办的经济与金融实验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新开办的一个特设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国际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和外语基础。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为国家部委、国有以及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
主要课程: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分析、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衍生市场、金融数学、金融时间序列模型、金融经济学、微观银行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