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策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03 21:31:47   来源:自考网在自学考试中,相信大家也有发现很多省市频繁发布自考政策改革。 政策的实施对于自考人和准备参加自考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那国家为什么要让这些专业停考呢? 停考应该怎么办呢?
1 国家为什么要停考?
其实从1981年自考制度正式广泛应用以来,专业一直都在筛选变化中。 每间隔一段时间,教育考试院就会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上的调整。
有些专业是由于新生报名人数减少;有些因为报考数量下滑;还有些会因为专业应用范围变窄等原因,每年各个省份总有那么十几个专业要被停考。但其实这些专业的取消和调整都是为了能让自考制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并更好地优化考试结构。
自考专业一旦停考,是不会再接受新生报考的。对于已经报名的老考生,一般是设置2~3年的过渡期,这期间内考完所有科目,按照别的专业一样给学历证书,所以在考的学生需要抓紧时间啦。
但是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期限,也不要灰心抱怨,因为你考过并且合格的科目的科目代码如果和另外一个你想考的专业的科目代码相同,那成绩也是有效的。 所以各位考生在报考专业时要 考 虑清楚,另外各省份的停考科目在考试院官网可以查询。
2 专业停考有哪几种?
以一个省份为例,已报考自学考试以下相关专业,并已取得部分课程合格成绩的在籍考生:
(一)已停考的专业;
(二)调整专业计划的专业;
(三)变更开考类型的专业。
3 专业停考具体如何过度?
已停考的专业
关键字:停考专业 过渡期
已公布停考的专业,设置两年过渡期。
过渡期第一年:停止注册新生,停止其他专业考生转入停考专业,继续安排停考专业课程考试;
过渡期第二年:停止安排该专业理论课程考试,实践课程考核由主考学校继续安排,继续办理该专业毕业证书;
过渡期满:不再办理该专业毕业证书,已注册未毕业的考生可根据本办法转入其他开考专业继续学习。
温馨提示:
已转入其他专业考试课程与转入专业课程相同的成绩有效:
1、考生必须取得公共基础课(公共课)合格成绩,同时取得转入专业不低于28学分的专业核心课(专业课)学分,本科层次的学位课成绩合格,符合转入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毕业考核合格办理转入专业毕业证书。
2、凡转入其他专业的考生,均应参加转入专业的毕业考核。
调整专业计划的专业类
关键字: 调整计划 延后启用
调整了专业计划的专业,上半年发布的新专业计划下一年度启用;下半年发布的新专业计划延后一年启用;旧专业计划在新专业计划启用时不再执行,不再安排旧专业计划的课程考试。
新专业计划启用后,旧专业计划不再执行,考生应报考新专业计划的课程。原已考旧专业计划的课程,在新专业计划中没有的,按照课程同类型实行学分顶替:
1、已取得合格成绩课程为公共课的学分顶替新专业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学分。
2、已取得合格成绩课程为专业课的先按课程学分顶替选考课学分,顶替后仍有已取得合格成绩的专业课,可按课程学分顶替新专业计划专业核心课的学分,顶替后继续报考新专业计划的课程,达到毕业标准办理毕业证书。
3、已取得了原专业计划中毕业考核合格成绩的不再参加调整专业计划后的毕业考核。
变更开考类型的专业
关键字: 考试类型变更 正常考试
未调整专业计划的专业如变更了开考类型,课程考试安排正常编排。但是,变更了开考类型的同时调整了专业计划的,均向新专业计划过渡,不再安排旧专业计划的课程考试。
1、现由面向社会开考、行业(部门)委托开考变更为面向学校开考的专业,原开考类型专业不再注册新生。由面向学校开考的首批主考学校向该类专业在籍考生做好继续报考的宣传和衔接工作,并提出方案报省教育考试院自考办备案。
2、由面向学校开考、行业(部门)委托开考专业变更为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原开考类型专业不再注册新生。在籍考生所在主考学校、助学机构应指导在籍考生完成继续报考有关事宜;考生自愿由学校助学转为个人自学的,原主考学校、助学机构应负责完成考生助学关系解除和考籍变更。
3 关于自考专业选择的建议
首先,对于新生而言,尽量选择优势专业或常规专业报考;
其次,如果自己报考的专业被划到“停考专业”或“过渡专业”,应该合理的安排考试时间,尽快完成该专业的课程考试。
另外,自己通过的课程较少或者在过渡期限内觉得自己没办法考完全部课程的同学,建议及时转报其他专业,或在过渡期内将考籍转至其他省市的相关专业。
自考政策瞬息万变,很难准确判断。作为考生,面对政策变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尽全力学习,一次性通过考试,顺利毕业。
只有学历真的到手,才能不让自己的努力白费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自考本科毕业申请大概多久发证?自考实践课程是必考吗?
2024-07-13  阅读:1233 -
自考科目是自己选还是规定的?
2024-07-11  阅读:1477 -
自考网上转考的办理流程是什么?
2024-07-11  阅读:1152 -
自考综合实践课程是怎么考?
2024-07-11  阅读:1247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