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9-08-08 22:08:32   来源:自考网陪伴,成长的快乐
暑假的清晨,总能听到户外有个年轻的女子的声音,在有节奏地喊“ 1 、 1 、 121 ”,那循环的韵律难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但我终未曾前往,探究原因为何。
今晨站在阳台往下望,才知是某培训班的老师带着一群幼儿在跑步,那有节奏的数字便是为了使孩童跑步更为协调而产生的。 跑步之后休息片刻,孩童们排成队列,谈不上整齐,但手中均拿着细小的跳绳,准备跟着培训班的老师跳绳,而在孩童的周围陪伴他们的是妈妈。
这种情境激起了我脑中熟悉的回忆。 想当年,我家的孩子也是做着这些活动,活动项目更为丰富,只是陪伴着她的是我,还有她的伙伴们。
记忆如潮水不期而至地涌来。 在孩子幼儿和童年时期,陪伴她最多的应该是我,换个角度而言,她也陪伴我最多,伴着我度过了人生中所有的年轻时光。每天傍晚放学,我们和小区的小伙伴会搜寻着身边的物件,随意玩耍。物件可能是一棵小草,一块小石子,一堆的沙子或者一瓶水。我还会陪着她打球,打羽毛球、气排球、乒乓球、篮球,会陪着她跳绳、骑自行车、滑轮、滑板,虽然没有一项专业,甚至打球都没有形成回合,但是基础的技能和身体协调性慢慢形成,也留下了许多的快乐。
在冬天,逢周末节假日,约上几个伙伴,在某小区里安全地玩耍,可以荡秋千、花式玩健身器材、淘沙坑、捉迷藏、滑滑梯。 而我只需要静静地坐在冬日的阳光笼罩的亭子中,翻看着手中的书籍,不时地抬头张望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即可。那种安详的状态使幸福得到了沉淀,而碎片化的时间,也让我的学习逐渐有了系统化的收获。
在炎炎夏日,不适宜外出,我们则在趴在家中地板玩着弹球,下着各式各样的棋(虽然两人都不精通,甚至是根本不懂),看看书,写写毛笔字(虽然是将笔当棍握),带着幼稚的心玩着芭比,扮演着芭比中所需的角色。 有时,小伙伴来家中,则开始了 cosplay ,将橱中洗好的被单,铺在地上当红毯,披在肩上当长裙,将美好的生活演绎成了童话。
作为教师,我有耐心、童心和时间去陪伴她的幼儿和童年时期的成长。 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后我也会思考,我这样究竟对不对?虽然说时间已逝无法回头。对比送往培训班的孩子,样样技能突出,有各式证书为证。我知道,这些证书都是孩子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才获得的成果,我在羡慕之余往往会问自己,我错了吗?
这个问题,在今年的暑假得到了解答。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写到:“孩子们是孤单的,孤单疏离的人不能集聚周围人的能量,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力量,如何会成就自己呢?”渠敬东教授所说的“成就”不是指事业上的成就,而是指心理的健康。我想我应该没有做错吧?幼儿时期母亲和小伙伴们的陪伴,应该会减少了孩子的孤单感吧?至于对错,要留给时间去验证,并且也因人而异,也与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
渠敬东教授对今天的教育现状分析: “竞争的精神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幼儿园开始上辅导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儿童到成年每一个阶段、每一段生活里的时间都被强行地挤压与规范化。在无所不在的丛林中,每个人必须在每一刻胜出才能胜出。” 渠敬东教授对这种状况的观点是: “我个人认为,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
我不能判 断这种状况注定失败或是胜出,我只知道作为一名母亲,我认为我是自私的,自私到只想孩子陪在身边带来快乐,幼儿和童年的她没有站上跑道,没有胜出,但是一定有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家庭期待与自考目标的平衡
2024-07-27  阅读:745 -
自考生的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2024-07-14  阅读:647 -
获得自考学历的好处
2024-07-12  阅读:817 -
拓展职业机会:自考生必须知道的行业趋势
2024-07-12  阅读:636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