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领导和员工工资一样,还有必须争取当领导吗
发布时间:2019-07-15 23:10:25   来源:自考网这并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通常情况下,领导比员工的工资高(扎心了)。
但是,看到这个问题,我内心最真实的第一反应却是选择当员工 ,如果真的工资跟领导一样多的话(你会不会也一样呢?)。
并且,不由得想起,那些明明自己也没啥主意,却要装作心有成竹的时候;明明不喜欢却逼着自己去社交应付的时候;明明不认可却不得不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的时候。。。我真的并不喜欢!
只是,这些都是随着职务提升附带的“福利”,是完全不能拒绝的。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假如工资跟领导一样多,我会不羡慕那些升职的人吗? 仔细想想,并不是,我内心仍然渴望升职——虽然每次升职都带来新的压力, 但得知升职的那一刻,是真心的开心的!
领导的职务能够带来什么好处呢?除了工资以外。
不用干活儿吗?高高在上吗?这些可能是别人看到的、表面的,而且每个人追求的确实不一样。 但领导这个职务本身能够给你的是—— 在职责范围内调动资源的权力 。比如,你可以在自己的任务范围内,决定优先级,确定工作流程和呈现方式;调配或者选择与任务匹配的人员;分配自己的工作时间。。。等等。
根据职务高低,你的确会比普通员工拥有更多的可以调配的资源、选择的空间以及自由度,就我个人来说,这的确是我喜欢的;而随着你调配资源的权力的增加,希望跟你交换资源的人当然也会越来越多,你的主动性越大,别人就越会主动讨好你,这也是很多人会喜欢的。
而领导职务带来的压力,其实,即便处在普通员工的位置上,同样会面临各种的工作压力,而能够谈判的筹码却不够,更容易憋屈。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压力也不算什么。
(普通员工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反而希望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呢?
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应该是在遭遇“彼得高地”时遇到的压力,让自己身心俱疲。这个理论叫做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所以,做领导自然是有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适合任何一个领导职务。
最后,怎么办呢?
第一步,如果只是普通的员工,除非是从事某些真的不可替代的科研任务,我建议在职业的起步阶段努力提升自己,在尽量短的时间进入到管理岗位。是的,整体来说,当官是好的。
实现这一步其实相对简单,主要的技术点有两个:一个是本职工作方面做的好,并且能够积极总结,即业务能力强;第二是保持工作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工作流动率比较高的地方,在一个岗位上坚持住2年,也是提高升职机会的一个方法(这里不讨论各种后门关系了,因为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一条对咱们没啥用)。
哪怕工资一样,或者只比普通员工多一点点,我也建议各位有条件的话尽量努力争取当官,至少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试试。因为普通员工的空间太小了,更多的是按照流程和规则进行,即便从业务技能的角度看,能够提升的也并不大。
第二步,如果你已经是基层或者中层的管理者了,这个时候反而要看看自己更适合什么。如果在管理方便并不擅长,不如早早规划自己的方向,比如走技术路线、培训路线,这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导,但在职级上也会有上升空间。不过,这些都需要比较扎实的基础,需要提前规划、早做积累才更容易实现这个职业目标。
“如果领导和员工拿一样的工资,你愿意当领导还是员工?”这的确是个不现实的问题,一般来说员工跟领导并不是同样工资的,但如果你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 跟我一样,更倾向于做员工; 那么,很可能你真的不适合走管理这条路,你可能更关注事情、更喜欢研究规律,即便你喜欢跟人打交道,也是希望帮助别人而不是指挥控制别人,不如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道路,没必要真的走到彼得高低,升到一个自己不能胜任的位置,其实会很难受。
如果你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就算工资一样我也要当领导。那么,就在晋升机会面前不要手软,因为你喜欢管理和权利本身带来的快乐。
这个问题,虽然不现实,却帮助我们看看,自己对职业的期待到底是什么哦。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家庭期待与自考目标的平衡
2024-07-27  阅读:745 -
自考生的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2024-07-14  阅读:647 -
获得自考学历的好处
2024-07-12  阅读:817 -
拓展职业机会:自考生必须知道的行业趋势
2024-07-12  阅读:636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