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小环境,说好普通话
发布时间:2019-07-26 23:35:45   来源:自考网在内黄县城,时不时会碰到说普通话的人,有的是带有江浙口音、荆楚方言的南方人,有的是带有大碴子粥味道的东北人,有的是来自青海、甘肃的带有浓重鼻音的回族人,有的是回家度假的大学生,有的是临时返乡的打工者……
更多的,是本地人:幼儿园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初为人父人母的年青一代,金玉来等店里的店员……很多人说普通话。
虽然内黄只是个小县城,但是,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少本地人说普通话,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本地口音,内黄人把这样的普通话称为“内普”。
说普通话,不能强求说得多么标准,从小生活在方言区的很多普通人,一辈子都很难说标准。
和家人在一起,说普通话;出门购物,说普通话;在单位,在店里,在工地,说普通话……说的人多了,坚持说的时间长了,总会越说越好。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赶上了好时代,学习普通话的渠道和机会,非常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们不断尝试去说,一定会越说越好。
我十二岁之前,根本不知道“普通话”这个概念。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刘章石老师教我们语文,刘老师普通话非常好,有一次学校举办联欢会,刘老师的节目是朗读魏巍的《我的老师》的片段,刘老师读完,我们拼命鼓掌。上安阳师专的时候,我才正式学习说普通话。有一次,因为买的馒头不卫生,和食堂的师傅“吵架”,对方急了,说“你耍什么洋腔咧”,我用普通话平静地告诉他:这是普通话,中国话,不是洋腔,《宪法》有规定,学校有要求,你做不到,说不成,还不乐意把脏了的馒头给换了,你这是错上加错……我故意放慢语速,力求字正腔圆,结果,食堂师傅脸红脖子粗地把馒头给换了。
后来,我在一中教书,有一次考试,我去每一个考场让同学们更正试卷中的印刷错误,有一个考场里,我刚刚开口说“非常抱歉,请同学们暂停一下”,有几位同学就“啊”地回应。我以为吓着专心答题的同学们了,事后我去问我班里的一位同学是怎么回事,这位同学说:老师你这么瘦,这么……黑,普通话这么好,其他班里的同学觉得都不像是你说的!
近几年,无论在家还是出门,我都尽量说普通话,偶尔会有人问:你是外地的吧?我解释说:我真的是本地人,内黄人,我的内黄方言说得也很地道……
也许,再过二十年,在内黄县城,说普通话会成为主流。随着整个社会发展一路向好,会有更多的内黄人走出去求学或工作,也会有更多的外地人来内黄工作和生活,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利于和更多的人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家庭期待与自考目标的平衡
2024-07-27  阅读:745 -
自考生的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2024-07-14  阅读:647 -
获得自考学历的好处
2024-07-12  阅读:817 -
拓展职业机会:自考生必须知道的行业趋势
2024-07-12  阅读:636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