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欢迎新同学,“热烈”变“热列”!

发布时间:2019-08-21 23:35:47   来源:自考网
前段时间《清华的新录取通知书火了,但今年的校庆却输给了北大》的文章中。
有网友在评论里调侃到:清华输给了鸿鹄之志,很正常。
立志要早,“没有鸿鹄之志,当然必输”。
1.热“列”欢迎新生入学
但是就在前几日的清华大学以实际行动,对”鸿浩“给以“热列”支持。
前几日,清华开学典礼,邱勇校长亲自迎接新生。
可是,欢迎学生的横幅出现了错字, “热烈欢迎”变成“热列欢迎”了。
也有文科很好的网友解释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热情列队欢迎,简称热列欢迎。
横幅不是学校的错,但是这么多人,就没有发现横幅上的错字吗?
这要是乡村小学,希望小学犯下的错误,顶多被公众调侃一下就完了。
但这可是中国第一大工科学府呀!
也有网友辩解道,工科学府,文科差,理所应当。
但是理科为主的学校,不是应该更加崇尚严谨吗?
清华大学校长对此诡辩称,咱们清华人都是实诚人。
欢迎是不掺丝毫水分的,所以我们就将“热烈”写成“热列”了。
为什么称为诡辩呢,我查了一下字典。
“灬”有两个读音,一个是“huǒ”,同“火”,一个是“biāo”,烈火。
和水没有丝毫关系。有网友讽刺道:按照清华大学校长的解读。
“清华大学”可以写成“青华大学”了,这样也是不掺水分的。
2.治学态度
不知怎么,我们对一个错字也开始斤斤计较了,朋友发的一条微信都有三五个错字。
电视广告里一步到胃(位)的胃药广告。
乐在骑(其)中的赛摩托车广告,还有百衣(依)百顺的电熨斗广告。
都在教坏孩子。   当下互联网时代,很多无纸化办公。
现在的人对于文字的研究,已经退步很多,提笔忘字现象严重。
加上社会风气和学校风气都这样,  我们以前考试的时候,班主任经常对我们说。
别在语文上浪费功夫,能拉开分数的是数理化和英语。
语文课经常被英语和数理化占用,每周两节作文课,往往压缩到两周一节或者一个月一节。
应试教育时代,语文不拉分,再高也高不了多少,再少也少不了哪去
无论是学校的补课,校外的培训班,都是清一色   的   英语和奥数。
正是这种风气,出现“鸿浩”之志和“热列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
3.社会风气
相信大家都看抖音,   在刷抖音的时候,会经常刷到一个美女网红老师
就是复旦大学的哲学老师陈果,才华横溢又漂亮,
其中有一个视频相信很多人都刷到过。
陈果说:”不论你是中年、少年、青年,还是mao zhi之年,不论你是体力劳动者……”
其中“毛至之年”就是对“耄耋之年”的误读。
当然这是生僻字不常用,也可以理解,不过刚巧我就认识。
还有山东大学“伴读事件“。
一斑窥全豹,折射出的治学态度,也难怪这些年论文造假的这么多。
像中国当前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
这不仅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而且在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
翟天临论文“学术造假”事件是个例吗?
2018年清华深圳研究生院,一名2010级博士,11篇论文,被学术期刊网站退稿。
遭退稿的原因则是,论文重复使用、滥用图片、欺骗性署名!
还有近日,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老牌SCI期刊   一下子撤回了,9篇SCI论文,这些论文基本都是中国高校。
其中郑州大学被撤稿3篇,同济大学1篇,江苏大学1篇。
常州第七人民医院1篇,苏州大学1篇,山东大学1篇,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1篇。
4.重视每一字
我们再回到,清华大学热列欢迎的,这个错别字的问题上来。
现在的   很多年轻人,随意更改语言文字,创造网络文字当作一种时髦,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在现在也许无所谓,但如果是战争年代,一个错别字,很有可能会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
“蝴蝶效应”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不能让,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的悲剧,在教育界重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