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数学专业经验贴

发布时间:2020-05-17 08:51:07   来源:自考网
关于初试
初试总分 349 ,数分 98 ,高代 116 ,政治 74 ,英语 61。
院校选择: 对于学校,我比较注重学校所在城市,自知能力有限首先排除 985 高校,又因本科是双非,不想再选一个同层次的学校,想要摆脱现状。最终八月份的时候才确定上海大学。 建议:如果能够尽快确定院校就尽快定下来,确定了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避免走太多弯路。
数分复习:我的数分考的不太理想,应当做反面教材。我用的教材是陈纪修的数学分析,这也是我们本科的教材。暑假前已经过了两遍,( 太快了,这可能是导致分析考的不好有直接关系) 觉得习题太难就略过 (这是大忌,勿学) ,但结果就是脑中没有记下任何东西,只是一味赶进度; (强烈建议学弟学妹不要效仿) 。我是暑假开始看李傅山习题集的,到暑假结束大概过了一遍,又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过了一遍,也就是的说我的分析一直在赶进度。因此数分知道 9 月份给我感觉依旧还是什么都记不住(我好慌!!!);到了十月份我咨询了目标院校的学姐,她建议我看华师大的课本,但当时时间太晚,来不及再重新换教材了,因此我上册仍然看的是陈纪修的,下册改用华师大的 ( 个人觉得,华师大课本较容易理解 ) ;然后就是做上海大学的真题 (上大的真题近几年重复率很高,所以大家也不能轻视真题) ,听取了学姐的建议,我第一遍做真题的时候先自己把整张卷子做一遍,对答案的时候在笔记本上对每个知识点建立一个专题,把所有类似的题目抄写到一个专题下面,不会的题目再回过头去看课本,把课本上类似习题也摘抄到专题下面,这样来回做了真题三遍。到后期我就完全没有碰过李傅山了,只看课本与真题。 我觉得课本真的太重要了,不能因为赶进度就舍本逐末。
高代复习:高代我全程跟的李扬,强推。暑假前,跟着李扬的基础视频过了课本两遍;暑假的时候跟着他的强化讲义,配着他给的计划表一节不落;十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真题,跟数分一样的方法,后期就一直在看强化讲义、课本以及真题,我记得其中分水岭部分非常重要,考高代的时候,就遇到一题分水岭的大题,用李扬的方法做出来了 ( 如果没有看过李扬的方法,应该比较难做出来 ) 。
英语复习:我的英语基础很差,只求不拖后腿。从大三下开学开始看朱伟的恋练有词 ( 建议看前面一部分就可以了,视频实在太长 ) ,单词每天都背;四五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一天一篇的样子一直做到考前,推荐唐迟的阅读;作文八九月份开始背王江涛的必背作文,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我背了很久感觉挺难背的但背会了就有用。
政治复习:政治跟的徐涛,感觉是考研生活的快乐源泉。暑假开始跟徐涛的强化班,并做肖秀荣的选择题;后期一直在看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建立知识框架,也听了一些他的课。考前几天背肖秀荣的四套卷。我认为政治按部就班,用心背就可以了。
关于复试
上海大学今年是网络复试,取消了笔试,用的软件是 zoom 。首先英语面试,先进行英语自我介绍,再进行简单的口语问答。再就是读了一句有关数学的英文让翻译,我听力不行,老师提示我一些单词, 例如微积分、导数、极限的英文;再开始专业课面试,依次依据数分、高代、概率论、运筹学、数值分析进行提问,问的基本上是书上的概念、定理、思想方法,考你的数学基本功底, 建议把自己大学学过的所有数学专业课都过几遍,建立思维导图,了解每科的重点知识。老师们都很和蔼,对于回答不上来的题目,可以把自己关于这个题目知道的相关知识给讲出来,比什么都不知道好。
总结
我认为找到 适合自己的节奏是很重要的 ,吸取他人经验中适合自己的, 不盲从 ,还要感谢学长学姐及所有人的经验与帮助;认真笃定,我后期看数分会看的很崩溃,但一定要坚持不随意放弃,也许结果就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把考研的过程当做很好的学习机会,积极的看待它,保持乐观。
——小希同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