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医执业—09针灸考点预测解析

发布时间:2019-08-09 21:54:05   来源:自考网
2019分值的分布、四个单元具体要考的东西,目前不得而知,所以我这里只能根据2018年考试的情况做预测,具体这几年每个单元的科目安排情况及分值分数的变化里面都有详细说明,请点击此链接查看(必看):
2019年中医执业笔试14门科目分值分布预测
09
针灸学
中医执业考试时,针灸学放在第三单元的第二门。针灸学分值每年约为60左右,在所有的科目中是第二高的。我们中医的针灸部分,就在这里和第一门课程中基处2分左右,一共60分左右的考核。临床搞好中医,要针药并重。
我们考试,其实要拿基础分很简单,  针灸专业的要保证可以拿45分以上,非针灸专业的最少要保证拿到36分  。针灸学共32单元,看起来很多章节,如果分得模糊一点,大概可以分经络理论及刺灸法+腧穴定位主治及特定穴+针灸各论(辨证选穴),其中辨证选穴的配穴选择最为重要,分值对应分别为20、12、28,各论(选穴)占了接近一半的分数。
针灸考的概念性的东西为主,并没有多少如母子经五输穴补泄过多的这样难题,很少需要转弯的题,甚至五输穴可以不背,也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  在治疗里面主配穴一直是我强调的,特别是辩证配穴  。我统计过几套模拟卷和押题卷,其中针灸治疗各论分值在30分左右,其中主穴、治法(包括选经)在6-10分,辩证配穴在18-24分,  辩证配穴占到了多达1/3的分数,所以无论不能掉太多分  。
在文末,我会再把配穴的选择技巧整理出来,一般记30分钟就可以把配穴80%的题目搞定,一定要学会。总论主要是硬性记住的东西,经络腧穴积累过程重要,现在只能吃老本,好在这方面题目不多,出的也是有代表性的腧穴。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一般分值在6分左右,要知道经络系统的组成,在头脑里要有整体的框架,重点是十二经脉(4分左右)和奇经八脉(1分左右),特别是十二经脉,其他的络脉、经别、经筋、皮部要知道其分布、作用和临床意义(1分左右)。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根据什么命名;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阳经阳少太,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表里关系是最基础的要知道。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中可能会出一题,注意:   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肝经过阴器,连目系,与督脉会于颠;肾经循喉咙,夹舌本;大肠经入下齿中;胃经入上齿中。
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与肝。
奇经八脉作为中基中就掌握的东西,这里考的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所以就当温习一遍。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要知道其分布、作用和临床意义。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一般考0-1分,主要掌握其作用: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一般分值在1分左右,包括十四经穴(2006年增加印堂后共362个)、奇穴、阿是穴(天应穴,以痛为腧)。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也在1分左右,大概率会在里面挖一道题,具体的在我的笔记上有表格,如果之前没有复习过,这里可以选择放弃,可能会出(  手三阳同治?足三阴同治?  )。
第五单元特定穴会考3-4分,本单元在这里分值虽然不多,但是在治法里面,很多穴位的选择都是在特定穴中,理解特定穴的含义。知道特定穴在临床的应用,对后面的选穴也好,对针灸临床也好,都是有很大的帮助。包括分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   等8类。
在笔记中每类特定穴都附带了歌诀,在之前的复习中都要求大家背诵。五输穴的几处考点在: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原穴、络穴的考点在十二经的络穴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考试中考让你选择下列属于原络配穴法的是,原络穴的歌诀要做到背诵的程度。   原穴治疗相关脏腑疾病;络穴治疗表里两经疾病。
背俞穴、募穴中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掌握俞募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并知道选择出正确答案。
八脉交会穴、交会穴要理解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该类特定穴。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郄穴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痛证;’   常考的郄穴:梁丘(胃经)、孔最(肺经)、地机(脾经)、阴郄(心包经);下合穴小肠下巨虚,三焦委阳,大肠上巨虚,膀胱委中,胆阳陵泉,胃足三里(合治内腑)。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必考1-2分,特别是在骨度分寸定位法中,这个属于硬背的东西,没有多大的技巧,这里还要注意,
胸部:肾经(2 寸),胃经(4 寸:乳中),脾经(6 寸)。——肾胃脾:246;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 寸:天枢),脾经(4 寸)。——肾胃脾:半 24;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会考到。
从第七单元一直到第二十一单元一共15个单元,第七单元到第二十单元在叙述14经络的循行、主治、常见腧穴的定位与主治特点,第二十一单元是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共考10分左右,包括1个左右经脉的循行,3个左右的穴位定位,6个左右的穴位主治。
我这里并不能指出会考的几个穴,只能作为提示,根据以往的情况,穴位的定位的腧穴一般较偏和容易和其他个腧穴定位搞混的腧穴是定位的易考点,主治一般不会太偏。
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的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   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手少阴心经的通里、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的少泽、后溪、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的攒竹、背俞穴定位(  肺俞、脾俞  、膈俞等)委中、昆仑、申脉;   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然谷、太溪、复溜;   手厥阴心包经的曲泽、郄门、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支沟、翳风;   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悬钟、足临泣、日月、侠溪;   足厥阴肝经的行间、太冲、期门(几个以肋间定位的腧穴常考定位)、章门;   督脉的命门、大椎、百会、素髎、水沟;   任脉的关元、气海、中脘、膻中。
奇穴的夹脊穴、四缝穴等作为定位和主治的重点   ,重点要把这些过一遍。
从二十二单元考试到二十六单元,主要是讲刺灸类法的,一共在8分左右,除外头针,其他的内容较简单。
第二十二单元毫针刺法一般考3-4分,其中针刺的方法、针刺补泻、针刺异常处理是重点。
进针方法包括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各种方法的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一定要掌握。行针手法的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和辅助手法包括什么要掌握。针刺补泻的各类补泻区分要重点掌握。针刺异常情况在操作时有所涉及,一般也不难选,基本算送分的了。
第二十三单元灸法,一般考1-2分,主要在灸法的分类(分类很重要),间接灸几个类型分别对应的适应症。
灸法的作用包括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灸法的种类是重点,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间接灸-隔姜灸-呕吐;蒜-瘰疬、肺痨;盐-脱证;附子-命门火衰)   ,其对应的最佳适应症要掌握,经常考的点。
第二十四单元拔罐法考1分左右,主要在各类拔罐方法的最佳适应症:走罐适合肌肉丰厚部位;闪罐  适合  面部;刺络拔罐—丹毒、扭伤、乳痈等。
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一般考一分左右电针常用输出波型和作用特点可能会考一个(    疏密波:   止痛、止血、解痉;断续波:   治疗痿证、瘫痪   )。三棱针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各类方法的最佳适应症分别是什么)。
第二十六单元是头针、耳针,在16年考了1分,17年考了两分,18年也有涉及,属于难点,很多配套的教材、培训视频这一单元直接略过去的,所以没有富余精力的就放弃这一单元把。
从第二十七单元开始进入针灸的治疗,一直到最后一个单元第三十二单元其他病症的针灸治疗,一共占28-30分,在本文的开头已经说明。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占15分,是这几个单元里面最重要的。
第二十七单元治疗总论,分值在一分左右,包括针灸的治疗原则、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针灸处方,选穴原则(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辩证选穴,对症选穴)可能会出让你鉴别为何种选穴的题,要有腧穴定位和主治的基本功。
第二十八单元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15分左右,其中头痛、腰痛、痹症、中风、眩晕、痫病、不寐、郁证、痴呆、心悸、咳嗽、喘证、呕吐、胃痛、泄泻、痢疾、便秘、消渴是重点。
第二十九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分左右,其中   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是重点。第三十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6分左右,其中   颈椎病和落枕   是重点。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3分左右,   牙痛   是重点。第三十二单元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2分左右,其中   肥胖   是重点。
重点考察的内容概况如下:
重点内容
1.头痛
主穴:风池、合谷 配穴:太阳—后头—后溪、昆仑、天柱 少阳—侧—外关、足临泣、率谷 阳明—前—内庭、印堂、攒竹 厥阴—巅顶—太冲、内关、四神聪 风寒—脉浮紧—风门、列缺 风热—苔黄脉浮数—大椎、曲池 风湿—头重如裹、脉濡—阴陵泉、头肝阳上亢—心烦易怒、口苦脉弦—太痰浊头痛—昏蒙、苔腻脉滑—丰隆、瘀血头痛—刺痛、舌暗脉涩—膈俞、血虚头痛—空痛、无华、脉细弱—足
2.面痛:(局部)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
3.面瘫:攒竹、四白、地仓、颊车、颧髎、合谷 风寒:风池、风府 风热:外关、关冲 气血不足:足三里、气海
4.腰痛: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腰脊正中为督脉病证—后溪 两边为足太阳经证—申脉 肾区隐隐作痛为少阴证—肾俞、太溪 腰椎病变—腰夹脊 寒湿腰痛—冷痛—命门、腰阳关 瘀血腰痛—刺痛—膈俞、次髎 肾虚腰痛—隐痛—肾俞、太溪
5.痹症行痹—风—痛无定出—膈俞、血海(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这句话在选穴中非常重要) (治痛痹—寒—遇寒加重—肾俞、关元 着痹—湿—重浊脉濡—阴陵泉、足三里 热痹—热—红肿热痛—曲池、大椎
6.中风中经络: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肝阳上亢-太冲、太溪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痰热腑实—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血海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中脏腑闭证:内关、水沟、十二井穴、太冲、中脏腑脱证:关元、神阙7.眩晕实证: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虚证: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8.痫病发作期: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 间歇期: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
9.不寐以手少阴、督脉、八脉交会穴为主 主穴:照海、申脉、神门、三阴交、百会、安
10.心悸主穴:内关、神门、郄门、心俞、巨阙
11.感冒主穴:合谷、列缺、大椎、风池、太阳
12.咳嗽外感:列缺、合谷、肺俞 虚证:太渊、三阴交、肺俞
13.哮喘实证:肺俞、定喘、尺泽、列缺、中府 虚证:肺俞、定喘、膏肓、太渊、足三里
14.呕吐主穴:内关、足三里、中脘
15.胃痛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16.泄泻急性: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慢性: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
17.便秘主穴:天枢、上巨虚、支沟、大肠俞
18.消渴主穴:胃脘下俞、肺脾肾俞、太溪、三阴交
19.癃闭实证:膀胱俞、秩边、阴陵泉、三阴交 虚证:脾俞、肾俞、三焦俞、秩边
20.月经不调先期:关元、三阴交、血海 后期:气海、三阴交、归来 先后不定期:关元、三阴交、肝俞
21.痛经实证:三阴交、中级、次髎、地机 虚证:三阴交、足三里、关元
22.崩漏实证:关元、三阴交、隐白 虚证:三阴交、气海、肾俞、足三里
23.瘾疹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阴交
24.颈椎病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悬钟、阿是穴
25.漏肩风主穴:肩髃、肩髎、肩贞、阳陵泉、条口透承山
26.目赤肿痛主穴: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太阳 配穴:风热——外关、少商 肝胆火盛——行间、侠溪
27.耳鸣耳聋实证(少阳肝胆):翳风、听会、侠溪、中渚虚证(少阴肾):太溪、肾俞、听宫、翳风
28.牙痛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配穴:风火牙痛——外关、风池 胃火牙痛——内庭、二间 阴虚牙痛——太溪、行间
29.咽喉肿痛实证:少商、合谷、尺泽、关冲 虚证:太溪、照海、鱼际、列缺
30.晕厥:内关、水沟、百会、足三里
31.心绞痛:内关、膻中、阴郄、郄门
32.胆绞痛:胆囊、阳陵泉
33.肾绞痛: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阴陵
34.肥胖: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
重点病可以考的方面设计到主穴、治法、取经和最重要的辩证配穴,下面将配穴的快速记忆方法再发一次,大家务必要掌握。除了配穴,选经要结合主穴推导或者从经络的主治推算。主穴的趣记链接可以点击这里:
▶执业医针灸治疗主、配穴速记
针灸配穴原则(辩证配穴更重要)
(1)首选(2)次选(3)次次选
1、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风寒(1)列缺(2)风门(3)风池(4)风府
2、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风热(1)外关(2)大椎(3)曲池
3、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肺热(1)尺泽(2)鱼际如果没有再选大椎、曲池
4、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胃火(1)内庭
5、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肝火(1)太冲(2)行间(3)侠溪三选一或三选二
6、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阴虚(1)太溪(2)照海(3)复溜三选一或三选二
7、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肝阳上亢(1)5+6即(太冲、行间、侠溪)(必须)+太溪(可有可无)
8、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痰(1)丰隆(2)中脘
9、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湿(1)阴陵泉
10、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血瘀(1)膈俞(2)血海(3)三阴交、次髎、内关
11、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肝郁气滞(1)太冲(2)膻中(3)期门
12、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气血不足(气虚、血虚)(1)足三里(2)气海、脾俞
13、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寒(1)命门(2)腰阳关(3)关元(4)肾俞
14、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胃寒(1)胃俞
15、无论什么病只要涉及到伤食(1)梁门(2)天枢(3)中脘/下脘
针灸掌握以上的内容,考到48分左右的分数并不太难,专业和针灸相关更加,如果是针灸薄弱的,还希望可以花一天的时间捋一捋,争取提高5-10分。
预祝大家此次笔试考试顺利通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