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一下攻略
发布时间:2019-07-31 23:40:07   来源:自考网大家好,我是糖霜,又到了一年两度的攻略时间了233333.其实这篇推送我本来是想在大一下一考完试就去写的,但是总觉得不等成绩出来再去分析显得欠缺了一些什么,所以还是一直拖到了现在(其实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太懒了哈哈哈),所以可能现在记忆有点丢失(丢人)。
总体来说,大一下也不算是特别忙碌的一个学期,唯一有点不舒服的安排就是系解和组胚相差时间太短了,不过相比起大二上的夺命连考,大一下还是挺舒服了的吧。对于一临来说,考试顺序是:医学史,信息检索(这两个前半个学期就会结课),医用物理,有机,体育二,大英二,近代史(下半个学期才开课),系解,组胚(二临的话基本差不多,就是医学史和信息检索是放在下半个学期上的,近代史是放在上半个学期上的)。大一下的各个专业就会开始出现相对比较明显的课程差别了,所以我这篇攻略的适用性也许就少了许多,包括即使课程的名字一样,学分与课时的安排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接下来就是按照考试顺序来讲一讲啦,方便参考,我会在学科后面标注出18一临的学分分配。
Ps:先推荐一个师兄的公众号“Hmaide”里面有挺多的干货的!!!
医学史(1分):一门水课。这门课出成绩的速度实在是令人窒息,一临已经考了接近4个月了还没出成绩。简单谈一谈,这门课不用听课,当然朱汉祎老师讲课其实挺有意思的,听听也挺好的。考前老师会划重点,把划得那些重点背一背,基本考试就不用怎么怕了(我们当时划的是希波克拉底,盖伦,三大学说balabala)。考试就是名词解释和简答,基本就是划的内容,然后还会有两道开放式的题目让你谈一谈对于医学的某些看法。因为还没有出成绩,所以就不分析给分那些啦,不过应该普遍都是80+的亚子。
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一(信息检索)(1.5分):信息检索主要就是教你如何去获取一些文献,如何去找到你所需要的文献等等。这门课其实是一门实用性的课,其他挺多专业都是放在大三大四上的,似乎只有临床是放在大一下学,毕竟对于文献的搜索,信息检索教的东西能够帮大忙。单纯地讨论如何应付考试,我可以告诉你这门课完全不需要听课,但是要注意可能会有点名或者签到,缺勤被发现平时分可是会被扣得很惨的,然后最后一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做,我们这届是占了20%比重的(做的时候可以互相讨论,所以很简单的啦)。考试的话,形式是笔试,一边用电脑操作,一边把你搜到的答案写在试卷上,一般来说,都是一道CBM,一道CNKI,一道判断文献类型和出处,一道PubMed,一道SCI-E,一道专利题还有一道NoteExpress,不算很难,认真刷一遍老师发的复习资料(没发的话去找师兄师姐们要),很容易考高分的。我当时就考前花了一下午+一晚上看了一遍PPT,做了一遍题,然后考了90+。总结而言,应付考试的话,只要你突击复习(实在不行你甚至可以考场上百度!(小声)),挂科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门实用课,对于未来的帮助还是挺大的,听一听还是好事,好歹也得记一下最基础的高级检索,不然以后搞大创啥的查个文献一脸懵逼就不太好了233333.
医用物理学(医用物理)(2.5分):别看这门课里面带着“物理”一个让人发怵的词,其实完全没有大物那么难,但是想要学懂还是挺难的,不过考试又不要求完全学懂哈哈哈。医用物理因为学时少,学的内容也偏少,学的主要是:力学(静力学为主,讲的挺粗略的,主要是要掌握力和力矩的平衡,人体内的杠杆),流体力学(这一章考的挺多的,全篇都挺重要的,不过理解起来不算很难),液体表面现象(隐约记得考得也不少,主要是一些公式和概念稍微记一下),振动,波与声音(高中物理学的是波与光那本书的同学学起来可能会轻松一些,对于我这种热力学选手就苦不堪言啦,真的挺难理解的,但是考试考的主要是三角函数的题目,概念和公式好好记一记,声学的部分也要注意下),几何光学(这一章就公式背背背啦,然后做题注意正负号),波动光学(这一章真的超级超级难,我那个时候自学得崩溃,但是其实考试的时候没考多少分,记记公式就好啦,实在理解不了就死记),X光与激光(简简单单地考一些概念,分值少,但还是看看吧)。说来惭愧,我物理课基本没听过课,全靠一周半的时间自学。有一份题库挺多原题的(50多分的原题),可以问问你们的师兄师姐要,他们大多都知道的。
物理还有一个实验部分,五个实验随便玩一玩,实验报告写一写(模板可以去看看那个师兄的公众号),反正好像都给的是90分好像。
个人觉得这门课对未来基本没有帮助,应付考试差不多了,学完就忘也没事。(我就基本忘光了哈哈哈哈)
有机化学(有机)(3.5分):这是一门玄学(雾)
行吧我还是来好好分析一下。我之前应该提过,如果你高中化学选修的是结构,那么你的基化会学的轻松一些,但是如果你高中学的是有机,那么对你的大学有机完全彻底根本没有一点帮助(当然如果你是化竞大佬的话当然可以2333),反而如果你学的是结构还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大学有机,毕竟涉及到电子balabala的。而且我们的学时少,教的内容只能被阉割,所以上课不会教机理,看起来虽然是好事,好像轻松一些,但是其实却会让你更难记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反应。
如何让这门课尽量考好一些?第一,实验,一共会做4个实验。实验报告尽量写得认真一些,一定要画图!带我们的第三,四实验的老师会酌情给做实验最快的人加分(就是因为这个我跟我舍友实验分都加了几分),但也不要为了求快而乱做,万一老师要检查产物品质,你乱搞的话就GG了。第二,确实机理基本不要求掌握,但是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说什么你也得记得,理解得滚瓜烂熟,能够特别好地帮助你理解很多后面的知识,然后就是碳正离子,碳负离子,Sn1、Sn2反应,亲核加成这些也建议在电子效应的基础少好好地去理解一下。第三,课本和学习指导多看,建议刷两遍以上。
考试内容比较零散,很难去把握一个重点。波谱和有机化学下篇一定也不要忘了看,我当时就就是没看光谱,结果给我来了4,5道波谱的题直接把我给整傻了,看着PPT好好复习有机化学下篇,概念什么的好好记一记。
在大一上的时候就一直被渲染有机特别特别难,难于上青天balabala,确实挺难的,难到平均分70刚出头,但是其实只要你认认真真地把学习指导上的东西吃透,考试也不太会特别难到你(毕竟说实话,我们考的有机是真的简单,比起化学专业他们的各种更乱七八糟机理和反应的有机)。无论你是自学还是听课,认真吃透学习指导,问题真的不大。当然可能是因为我有一些化竞的底子,但是说实话我化竞期间真的只是玩玩而已,基本没怎么学有机。这一段话主要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因为大家都说有机难,甚至你自己也觉得很难就放弃希望,只要你认真去学,一定会有回报的。(在此我要感谢考完高考后一直辅导我有机的某位小可爱呜呜呜!!!)
至于这门课的应用,虽然有机和药理都好像会涉及到,但是说实话有机对这些帮助还真的不算大。我个人是按照应试的心态来学这门课的,当然如果你能培养那种“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的话是极好的,不过我真心觉得阉割版不教机理的有机化学没啥意思。(虽然教的话我会更头痛)
体育二(1分):大二下的体育就是自由选项目了,不同的班也会有不同的课程选。
我的话选的是排球(崔安福老师),上课的话其实一大半时间都是自己在那练传垫球,考试也考的是传垫球,上课的时候会讲一些发球扣球还有比赛相关的东西。考试的话就是两人传垫球来回十次,毕竟作为一门体育课,老师是不会让你挂的,哪怕再怎么不会也会有70+的,想拿90的话得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或者找一个大佬带飞2333,毕竟是两个人互相传垫球。平时最好别翘课,因为会点名。
以下内容来自zst同学提供的网球课(邹杰老师)内容:网球体育选修课有几个老师,但无论哪一个,报这门选修的同学平均分都不高,平时上课看天气,大部分上课在足球球场看台下对墙练习,在网球场练习也挺多的(只要你技术好,可以在网球场随便打),老师会教你打网球的基本操作,算是挺水的一门课吧,考试形式不同老师有不同要求,万国华老师的考试要求正反手击球,邹杰老师的考试就对墙打十个球就行,但是两个老师都会看你动作姿势,姿态越好越高分。
以下内容来自hxz同学提供的格斗术课(苏健老师)内容:上课教动作练,可以水也可以用点力打,平时算是早下课,基本上不能不来,因为是两个人一小组,然后每节课上课前都点名。考试就是平时练的拳法(4种直、摆、勾、横勾),腿法(3种正蹬、鞭腿、侧踹)各抽一个,主要看动作是否标准还有力度吧。有时候会有实战,不过要主动一点才有的打,挺有意思的。
以下内容来自dy同学提供的羽毛球课(李宣达老师)内容:大一下学期羽毛球课在综合馆内的室内羽毛球场进行,好处是不用晒太阳、有空调可以享受,6个人一组占一个羽毛球场,打的机会很多,后期会有比赛,挺有意思的,但是老师不时会点名,考试是正手发高远球和高远球对拉,对于有基础的同学可以轻松90+,但是因为课时不多,很多人不能完全学会,最低分应该有75+ 。
以下内容是ypw同学提供的足球课(曾颖泉老师)内容:足球吗我觉得有点无聊。那个老师是以理论课为基础,其实没有怎么运动,然后都是坐着听他讲课,那个课件是针对培训初级教练员的。然后考试还是有点折磨人的,在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中连续对墙踢10下足球才能及格,加分方面就要看你的脚法动作那些的。但是练多几次还是可以及格的,后面几节课多点踢就好。
每次踢完都会大汗淋漓,老师不会让你不及格。
以下内容是zzy同学提供的篮球课(贺炜老师)内容:篮球课,很轻松,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老师会讲解一些球场上的技巧,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放松,可以站也可以坐,然后女生练三步上篮运球和投篮,男生就是打半场,老师基本上待一会儿就走了emmmm所以下课时间嘛你懂得。考试内容女生就是运球三步上篮和投篮,很简单得分也挺高的,男生好像就是打半场然后老师评分。偶尔点名,还是挺推荐的,老师人很好,还有点小帅,考试比较轻松,还可以看帅哥打球嘻嘻嘻。
以下内容是lcq同学提供的篮球课(贺炜老师)内容:上课第一项热身,运动量不大不小,滑步两脚交替等常规[篮球]热身项目。之后是10分钟左右的理论,包括进攻防守区域等。理论结束后一般男生女生分开自由打一直到下课。女生着重三步上篮和投球,男生着重三对三整体实战,期末考试男女分开,内容就是以上那些。 上课内容对原本就不会[篮球]的同学不太友好,如果想要学会的话建议自己课后继续打。
以下内容是zkf同学提供的瑜伽课内容:瑜伽课,很轻松,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老师会讲解一些瑜伽的技巧,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放松,可以坐也可以躺,然后女生跟着音乐和老师做基本动作,男生就是基本没有。日常运动量不多,可以认真练也可以随便水水。考试内容就是平时教的几套动作,考前也会反复练,很简单得分也挺高的,80起步。每节课都点名,每节课都到了平时分就高,期末几乎都能90+,还是挺推荐的,老师人很好,有点话唠,可以看小姐姐们做拉伸。
大学英语二(4分):英语学的东西大概其实跟大一上没什么区别吧,就是阅读课+试听课。因为还是觉得听课没啥用,所以我基本一个学期都没有听过英语课(丢人)。对于平时分,首先就是你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的两个老师比较好,也没有为难我们,就大概布置了批改网上写几篇作文,还有一个英语电影配音(这个还挺有意思的)。不过这些安排会因为老师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之前早有耳闻的JOJO,如果你们的英语老师是她的话,那就凉了(划掉)上课要积极参加互动,小测认真完成,缺勤或者不完成作业或上课太划水的她会给你一个特别特别低的平时分(之前有个师兄被她给了30的平时分)。积极参加presentation和上课积极回答问题都会给平时分加分嗷。
考试的话,跟上个学期一样,老师会在考前给出翻译和视听说的范围,但是emmm我觉得那个范围实在是太广了,全部看完耗时太久,考试又只从其中抽很小一部分来考,有点不划算,所以我直接没看裸考来着(不过你追求高分的话还是看一看吧)。考试的时候是每一道题都限时,尤其是完形填空特别恶心,5min10个空,上下拉一拉看完选项3min就没了,然后大家都被完型搞得心态有点不好,对了,考试记得自备耳机。
英语算是我除了思政课外最不擅长的科目了(哭),所以也没啥学习经验好分享的QAQ。虽然考试是这样balabala,但是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毕竟你越是想往高处走,对英语的要求也就越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代史)(3分):刚刚才说完我最不擅长思政课2333.近代史作为一门思政课,其自然有着思政课的普遍特点,平时分比例超高,近代史更是达到的期末成绩只占总成绩40%的程度。
上课的话一般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全是课,总的上课内容其实更像是历史讲座一样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听一听,没兴趣的话我觉得不听课也没啥影响。不同的老师会布置不同的平时作业,有的老师会布置展示作业,我们老师布置的是写一篇3000字论文(其实基本就是找一大堆史实资料然后再评价一下就好了2333)。只要你完成了,平时分一般不会给太低的,毕竟给太低的话就会总成绩惨不忍睹(小声bb)。
考试的话,其实主要就是考史实,比如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xxx措施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etc,所以如果你初中历史学的好的话,应该挺轻松的(不像我这个历史从初中烂到高中的人最后机考只考了58).虽说这门课的简称往往都是近代史,但是其实考试考的内容现代史部分还不少,甚至比例好像都超过了近代史部分。如果你追求高分,那就把课本过一过吧。
系统解剖学(系解)(6.5分):作为大一大二上学分最高的学科(生理生化:要不是我们的实验课被单独分出了课程你才不会是最高),系解自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毕竟是基础医学的重要板块。
整个系解可以大致分为个板块:总论、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系统、感受器和神经系统。系解系解,就是按照系统来学解剖学嘛。一临的同学要好好珍惜欧阳主任和老毕,二临的同学要好好珍惜廖华大大。因为解剖学的内容大多数都要结合图片来认识结构,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配一本奈特和实物图谱(电子版也是可以滴)。系解的内容真的特别多,而且说实话我觉得没有啥特别的规律,就是记记记,背背背,但是我觉得其实还是会有一些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的,就是结合临床相关的内容,毕竟研究医学最终都是要回归于应用嘛,比如麦氏点,胆囊三角,容易出血的内囊balabala这些内容。
因为系解是一门记忆性的课,所以想要真的学好这门课,最好要在每节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一下。接下来还是分板块讲一下吧。
总论最主要的就是要记住人的解剖学位置以及各种方位术语的用法。
运动系统,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了三个部分,骨学,关节学和肌学。骨学的话,主要是要掌握骨的一般构成,还有椎骨的分类形态,胸骨肋骨的形态,四肢骨的形态和颅骨的整体观(颅骨的局部观也会讲,不过其实没那么重要),关节学就是关节的一般形态和各部分关节咯(椎骨的韧带,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这些会比较重要),肌学就是各种肌肉的位置(躯干和四肢的比较重要),很强的大佬可以考虑把所有肌肉的起止点背下来2333,还有膈的三个裂孔与其中的结构,腹股沟需要特别注意一下。总体来说我认为运动系统最主要的还是要参照实物图来把结构记住在哪个位置,还有就是一些重要的体表标注要记住(隆椎的棘突,胸骨角的意义这类的)。
内脏学的话主要分成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总论主要是要记住胸部几条重要的线,腹部九分法划分。消化系统主要是消化系的组成,消化道中的各个狭窄处,空场回肠的区别,阑尾的体表投影,肝脏的形态与区域划分(Glisson系统不要求掌握,不过感觉临床意义挺大的),胆道系统。呼吸系统主要是上下呼吸道的形态以及比较有临床意义的部位(气管隆突,咽隐窝等),肺的形态,肺根中动静脉支气管的分布,纵膈。泌尿系统主要是肾脏的宏观形态,输尿管的几个狭窄与走形(尤其是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很重要)以及膀胱形态,膀胱三角,尿道。男性生殖主要是总体构成,睾丸的形态,输精管的走形(结扎部位),尿道的三处膨大与三处狭窄与两个弯曲。女性生殖系统就是整体构成,输卵管的形态(异位妊娠最常发生处,结扎部位),子宫的形态位置与韧带及其功能,子宫直肠窝的意义。还有就是腹膜内间外位器官,腹腔中重要的一些膜与窝。内分泌系统在系解中就没啥存在感了。总体来说,内脏学的内容比较繁琐,但是个人觉得其实挺好记的。
脉管系统,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了,主要分为心脏,动脉,静脉和淋巴。心脏主要是四个心腔的形态与输入输出,心脏自身血供(冠脉),心脏传导系以及心包的构造。动脉主要是沿着主动脉一路讲下去,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髂总动脉这些所有的分支以及分支的分支etc都挺重要的,名字都得记一记,重要的还有胃的血供,肠的血供,子宫动脉的分支以及掌浅弓掌深弓还有部分动脉出血后的止血点这些。静脉的话就相对偏少了,毕竟很多静脉都是跟动脉伴行的,重要的就是静脉角,颈总静脉的一些收集,危险三角区,手臂的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腿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沟通上下腔的奇静脉和分支与收集范围与肝门静脉系。淋巴的话,虽说临床上意义很大,毕竟淋巴是癌症转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系解里面要求掌握的倒挺少,主要就是胸导管,乳房的淋巴循环好像也挺重要的。
感觉器的话就是眼和前庭蜗器。眼主要就是基本构造,房水循环,前庭蜗器主要就是鼓膜的形态,中二六壁以及前庭,三半规管和耳蜗的形态,声音的传导途径。这一部分跟组胚学的内容高度统一,可以结合在一起理解。
至于神经系统,本来应该也是特别重要的章节,在二临的考试中甚至可以达到40%的比重,但是我却没怎么听,一临确实也考的比较少。神经系统真的是的特别难,各种神经核团与上下行纤维,我是完全一团浆糊的,所以这一部分我也没有什么好的重点总结或者经验,不过十二对脑神经那个口诀还是无论如何都得背下来的: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还有臂丛腰丛这些。
总结而言,虽然我写了这些感觉是重点的内容,但是其他部分,要么是我忘记提了,要么就是对我来说存在感稍微低一些,但是都挺重要的,考试也不是不可能考。建议大家结合实习课(也就是实验课,可以去解剖实验室亲自看大体标本),好好地去学。
至于考试的话,不同的老师出卷风格也不同,具体的去问你们靠谱的直系师兄师姐吧,不过毕竟系解内容多,考试即便题多也难以全面覆盖。平时分的赋予也是看老师风格。
系解对于未来课程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近到对大二上局解的影响,远到对内外科学习的影响,再到对实习时的影响,无处不在。所以各位师弟师妹一定要好好学系解呀!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4分):作为本学期与系解并列的两大基础医学课程,组胚也是相当重要的。但是由于有一个系解压在前面(系解考试就在组胚考试的前两天!!!),所以受重视程度挺低的,大家期末考普遍也比较差(我们班平均分只有70出头)。
组胚上课更换老师特别快,基本一个老师只会上两节理论课就换人了,其中我要吹爆郭家松老师的课!郭爸爸讲的神经组织和系统真的超级有趣!!!还有陈英华老师,她上课会结合病理,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当然还必须提骚得一批的董为人老师哈哈哈。组胚的实验课是观察切片,基本是每一章都要上一次实验课,看完后还要画图,一共15次,要算平时成绩的(其实我觉得我们今年给的平时成绩有点迷,我明明画图只有80+,老师却给了我100上我强行上了一波4.0),一般来说给的分不会太低,当然如果想拿95,100这些高分的话还是得画的好看些,没必要一定按照所看的话,画出一些课本上强调过的经典细胞结构就好了。
组胚其实相当于微观的的解剖学,其中组织学占据大头,胚胎学虽然书上讲的挺复杂挺难的,但其实要求掌握的内容不多,所以大家学的时候要把重心放在组织学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组胚不是考研内容,但是未来要学的考研三基础医学学科——病理学的基础就是组胚,挺多大二的师兄师姐都在大二下的时候来我们这里蹭组胚,由此可见组胚的重要性。
接下来还是按照章节顺序大概说说我认为的重点内容吧。绪论主要是染色方法啥的,上皮组织主要是上皮组织的特点,几种被覆上皮的类型,形态与分布部位,腺的细胞,分类与特点,常见的电镜结构(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之类的)。结缔组织主要是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细胞,形态特点,三大纤维,基质的成分,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的概念。血液主要是各类血细胞的名称,形态特征以及发生。软骨和骨主要就是软骨与骨的细胞分类,形态特征以及其周围的结构,三大软骨的区别,骨的结构,骨单位(哈弗斯系统)的构成,骨的发生(主要掌握软骨内成骨)。肌组织主要是肌纤维的形态,特征,肌节的分段与组成,肌肉收缩机理,三大肌组织的区别与特征结构。神经组织和系统主要就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结构与分类,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与各自的形态功能,突触的构成,神经纤维的构成,神经末梢的类型,大脑皮质的分层,神经传导如何对应各自的分层,小脑皮质的分层,脊髓的神经元,血脑屏障。眼和耳主要是眼球的三层膜的各自组织,结构,特征,功能,房水的循环,视网膜的分层及功能,视盘与黄斑,耳蜗的结构,Corti器,听觉产生原理,半规管和前庭的功能,感知细胞以及形态。循环系统主要是心脏的三层膜结构与传导系统,血管的一般形态,各级动脉、静脉的三层膜的形态与差异,毛细血管的分类与各自的形态特点。皮肤(这一章只有实验课,没有理论课)主要是表皮的五层与对应的细胞形态,非角质形成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免疫系统(这一章个人认为是最难的)主要是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各自的形态功能,淋巴组织的分类,淋巴小结的分区与各自的形态细胞特征,胸腺的分区与各自的形态细胞特征,血胸腺屏障,脾的分区与各自的形态细胞特征,淋巴结的分区与各自的形态细胞特征。内分泌系统主要是甲状腺的分区,细胞,其分泌的激素及作用,甲状旁腺的细胞以及分泌的激素与功能,肾上腺的分层以及对于形态以及分泌的激素与功能,垂体的分区以及各部分的功能,下丘脑与垂体的合作分泌调节关系。消化管主要是消化管的一般形态分层,各部位的特殊形态分层,胃的分泌,消化管自口腔到肛门的变化趋势。消化腺主要是三大唾液腺类型,胰的分泌的细胞与形态,胰岛的细胞及分布的部位与分泌的激素及功能,肝的结构。呼吸系统主要就是鼻腔的组织结构,嗅部,气管的一般形态与分支的特殊形态,气管分支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肺大叶肺小叶的概念,支气管的分支,名称与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组成,肺泡的组成细胞与形态功能,气血屏障。泌尿系统主要是肾脏的形态结构,尿液形成过程中各部位的形态与功能。球旁复合体的定义,组成形态与功能,肾的血液循环。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就睾丸的结构,生精细胞的分类形态,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的分泌功能,生殖管道的结构特征。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就卵巢的结构,卵泡的不同阶段,对应形态,与其中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子宫内膜的三个时期的形态以及与月经周期的对应。胚胎学的话大致就是自己听着课看看书就好了,为了为未来的课程做铺垫,可以稍微记一记各个系统发生过程中的畸形形成原因。
考试的话,其实个人觉得考的真的不算难,毕竟一大部分题目都是来自人卫配套的那个题库(尤其是多选题,全是原题),就是每一道题都限时,特别恶心,我考的时候好多题都是时间到了才想到答案应该选哪个。考试还会考很多看图题,那些图基本都是出自“南医实验教学”这个公众号里的。简答题的话,我们考的是解释髓鞘和黄体,如果你把书看了一遍的话还是可以答的。选择题基本就是雨露均沾,组织学每个章节都会有考察,没有什么重点章节之说。总而言之就是组胚单纯想及格的话,把人卫那个题库刷一遍应该差不多了,但是其实组胚的知识点挺细碎的,想要考高分还是得看书+做题。
我个人是挺喜欢组胚这门课的(虽然我的画图老是只有80多),所以这门课我考的也算是挺好的。希望大家也可以喜欢这门课呀嘻嘻嘻。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成考高起本物理答题技巧多少分能过
2024-08-07  阅读:1320 -
成人怎么自考物理学
2024-08-06  阅读:1382 -
成人高考物理学专业考哪几科?
2024-08-06  阅读:1410 -
成人高考物理学专业考什么?
2024-08-01  阅读:1485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