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10月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真题

发布时间:2020-04-07 22:29:30   来源:自考网
201810
外国文学作品选
(点击题目或选项直达文章)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选择题部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非选择题部分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01.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伊利亚特》选文中,阿基琉斯杀死的特洛亚将领是
A.普里阿摩斯 B.帕特洛克罗斯 C.阿伽门农 D.赫克托尔
2.在《永生的阿芙洛狄忒》中,紧接着“求你再度降临,亲爱的女神,求你解救我于万般痛苦之中”的下句是
A.保佑我的一切心愿能够实现——请和我结盟 B.求你像从前一样,只要远远听到我的声音在求告在呼唤,你就翩然降临 C.女神啊,别再用痛苦和忧愁折磨我的心 D.转眼就飞到此地,女神啊,于是你永远年轻的脸上浮着笑意
3.在《安提戈涅》中,克瑞翁禁止埋葬波吕涅刻斯遵循的是
A.城邦伦理 B.血缘伦理 C.宗教伦理 D.封建伦理
4.《十日谈》主要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A.块状结构 B.筐型结构 C.框式结构 D.线性结构
5.《哈姆莱特》具有高超的情节结构艺术,其中复仇线索共有
A.5条 B.4条 C.3条 D.2条
6.在《堂吉诃德》选文中,“安东尼欧的歌”的演唱者是
A.农民 B.骑士 C.商贩 D.牧羊人
7.济慈在《秋颂》中主要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A.象征 B.拟人 C.对比 D.夸张
8.在《克洛德·格》中,雨果使用美丑对照原则刻画人物形象,其中,与高尚的克洛德·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A.庭长 B.典狱长 C.书记官 D.刽子手
9.普希金成功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形象的作品是
A.《青铜骑士》 B.《上尉的女儿》 C.《强盜兄弟》 D.《茨网》
10.惠特曼纪念林肯总统的著名诗篇是
A.《哦,白昼哟,从无底深渊中浮起》 B.《我听见美洲在歌唱》 C.《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D.《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
11.《拉辛与莎士比亚》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宣言的美学论著,其作者是
A.莫泊桑 B.巴尔扎克 C.司汤达 D.梅里美
12.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表现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小说是
A.《艰难时事》 B.《荒凉山庄》 C.《远大前程》 D.《双城记》
13.在《外套》中,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外套被抢后去找一位“大人物”帮忙,这位“大人物对待他的态度是
A.无动于衷 B.和蔼可亲 C.蛮横训斥 D.热情相助
14.《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汤姆追求自由、回归自然、冒险探奇的经历,其作者是
A.马克·吐温 B.果戈理 C.茨威格 D.契诃夫
15.小说《羊脂球》所描写的历史背景是
A.普法战争 B.滑铁卢战役 C.克里米亚战争
D.普奥战争
16.在《罪与罚》中,陪同拉斯柯尔尼科夫前往西伯利亚服苦役的是
A.卢仁 B.杜尼娅 C.马尔美拉陀夫 D.索尼雅
17.《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描写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其作者是
A.陀思妥耶夫斯基 B.托尔斯泰 C.高尔基 D.屠格涅夫
18.《都柏林人》反映了20世纪初爱尔兰人民的生活与精神状况,乔伊斯认为都柏林这城市乃是
A.艺术的中心 B.宗教的中心 C.活力的中心 D.麻痹的中心
19.《骑煤桶的人》在艺术风格上属于
A.表现主义 B.浪漫主义 C.魔幻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
20.海明威根据西班牙内战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丧钟为谁而鸣》 B.《太阳照样升起》 C.《永别了,武器》 D.《在我们的时代》
21.《存在与虚无》是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其作者是
A.加缪 B.萨特 C.卡夫卡 D.品特
22.在《恐龙》中,“我”下山后在泉边遇见的姑娘是
A.丑八怪 B.黑美人 C.薇莪拉 D.凤尾花
23.在《头儿》中,“头儿”送给小姑娘的东西是
A.孔雀 B.鹦鹉 C.刺猬 D.兔子
24.在《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死者》中,有位海员从远处听到了哭声便迷失了航向,不由得想起了古代传说
A.塞壬女妖 B.美人鱼 C.独夜巨人
D.忘忧果之乡
25.在《雅歌》中,紧接着“我的佳偶啊,你美丽如得撒,秀美如耶路撒冷,威武如展开旌旗的军队”的下句是
A.我下入核桃园,要看谷中青绿的植物,要看葡萄发芽没有,石榴开花没有 B.求你掉转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惊乱 C.我的良人,来吧,你我可以往田间去,你我可以在村庄住宿 D.你的颈项如象牙台;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拉并门旁的水池
26.古代波斯诗人萨迪流传下来的作品是
A.《戈拉》 B.《沉船》 C.《果园》 D.《吉檀迦利》
27.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因为贪图财宝而命丧石洞的是
A.伊玛目 B.卡西姆 C.麦尔加娜 D.穆斯塔法
28.在《摩诃摩耶》中,摩诃摩耶能够逃离殉葬火堆,是因为当时突然出现了
A.沙尘暴 B.冰雹 C.龙卷属 D.暴风雨
29.在《伊豆的舞女》中,青年学生和小舞女一起下五子棋的地方是
A.旅馆 B.茶馆 C.花园 D.浴场
30.“黑人性”运动的发起者是塞内加尔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
A.库切 B.桑戈尔 C.索因卡 D.戈迪默

02.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属于莎士比亚喜剧的有
A.《仲夏夜之梦》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奥赛罗》 D.《威尼斯商人》 E.《第十二夜》
32.属于《红与黑》中的人物有
A.于连·素黑尔 B.德·雷纳尔 C.德·拉莫尔 D.玛蒂尔德 E.皮拉尔
33.《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性格特点包括
A.疾恶如仇 B.缺乏深刻的思想探索 C.有盲目的优越感 D.勇敢刚毅 E.纯朴善良
34.《旧约》包含有
A.律法书 B.历史书 C.福音书 D.智慧书 E.先知书
35.《源氏物语》选文的艺术特色有
A.和歌与散文相得益彰的文体 B.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C.浪漫奇特的想象 D.情节曲折离奇 E.体现出“物哀”的审美品格

03.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述《神曲》中《第五歌·第二圈》的艺术特色。
37.简述华兹华斯自然诗的主要思想内涵。
38.简述《高老头》的主题思想
39.在《先知》中,智者如何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04.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0.试述《玩偶之家》第三幕的主要思想成就。

05.综合应用题
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41.阅读《浮士德》节选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1)这节诗描写的是哪一幕场景?
(2)浮士德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要求:围绕所给材料和提示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分别回答问题。观点鲜明,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浮士德
有一片泥沼延展在山麓,
使所有的成就蒙垢受污;
目前再排泄这块污潴,
将是最终和最高的任务。
我为千百万人开疆辟土,
虽然还不安定,却可以自由活动而居住。
原野青葱,土壤膏腴!
人畜立即在崭新的土地上各得其趣。
勇敢勤劳的人筑成那座丘陵,
向旁边移植就可以接壤比邻!
这里边是一片人间乐园,
外边纵有海涛冲击陆地的边缘,
并不断侵蚀和毁坏堤岸,
只要人民同心协力即可把缺口填满。
不错!我对这种思想拳拳服膺,
这是智慧的最后结论:
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
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所以在这儿不断出现危险,
使少壮老都过着有为之年。
我愿看见人群熙来攘往,
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地上!
我对这一瞬间可以说:
你真美呀,请你暂停!
我有生之年留下的痕迹,
将历千百载而不致湮没无闻——
现在我怀着崇高幸福的预感,
享受这至高无上的瞬间。
[浮士德向后倒下,死灵们将他扶起,放在地上。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36.简述《神曲》中《第五歌·第二圈》的艺术特色。
(1)利用寓意象征手法描写现实生活的努力。“地狱”和“灵魂受罚”等,都是作者想象的产物,但诗人又把它写得极富生活化和现实场景化。
(2)人物性格特点鲜明,栩栩如生。如弗兰采斯加性格外露,敢作敢为;保禄性格沉稳、意志坚强以及作品主人公“但丁”的多情善感等,无不跃然纸上。
(3)作品氛围描写极为出色。地狱的阴沉、鬼魂的哭号、场景的绝望气息,无不曲折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氛围。
37.简述华兹华斯自然诗的主要思想内涵。
(1)华兹华斯以英国特有的自然风景和生物为表现对象,歌咏其灵秀之美。
(2)华兹华斯将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认为自然具有神性,感受自然、融入自然,是提升精神境界、实现生命本质的重要途径,而文明会使人的心灵钝化,精神堕落;
(3)华兹华斯把农人、乡村生活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笔下的乞丐、农人、乡村儿童地位虽卑微,生活虽困苦,但都与自然保持着和谐关系,生命自有其尊严和价值。
38.简述《高老头》的主题思想
(1)揭露了资本主义初期金钱泯灭人性,拜金主义使人道德沦丧的丑恶现实。
(2)作品通过鲍赛昂夫人等人的命运展示了封建贵族日益没落、资产阶级上升得势的历史趋势;
(3)通过伏脱冷的命运,表现了资产者之间相互掠夺的残酷性;
(4)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败金风气对青年一代的毒害。
39.在《先知》中,智者如何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1)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拥有独立的灵魂与品格。父母可以庇佑他们的身体,却无法左右他们的思想。
(2)父母真正的职责是授之以爱,而非教授给他人生的全部,世间的冷暖和荣辱都需要孩子在日后自己去体验。
(3)智者并不鼓励父母倾其所有的付出,过度的介入可能适得其反,这种教育理念是十分先进的。
40.试述《玩偶之家》第三幕的主要思想成就。
(1)突出了娜拉思想上的觉醒过程。开始娜拉很怕丈夫看到信。在丈夫看信时,她心慌意乱。紧接着丈夫指责她时,她开始坚强起来了。当海尔茂对她进行人格羞辱并要取消她教育子女权利的时候,她看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更为可贵的是,当风波过去,她通过丈夫对她态度的前后变化,终于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是不合理的。最后,娜拉勇敢地出走了。
(2)选文中还揭示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海尔茂的丑恶嘴脸。海尔茂是一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形象。在家中他把娜拉和孩子们当成玩偶,满嘴甜言蜜语。但一旦娜拉的行动危害到了他的名誉地位时,立刻反映出了他的卑劣和自私。当柯洛克斯奉交回借据,没有危险时,他又试图用所谓的“爱”的言词设法让娜拉回心转意,还搬出道德和宗教来阻止娜拉的出走,甚至宣扬资产阶级法律的“威力”,企图使娜拉继续忍受其玩偶地位。
(3)选文也显示出作家还没有找到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出路和方法。担作品中探讨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人格独立问题。打破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解放妇女,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其基本主题。
41.阅读《浮士德》节选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1)这节诗描写的是哪一幕场景?(2)浮士德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题方向:
(1)诗歌描写的场最是第二部第五幕第五场“宫中的宽广前庭"。已是百岁老人的浮士德双目失明,死期将至,但他没有停止精神追求,来到海边,想要改造自然。魔鬼见浮士德末日已到,派小鬼为他挖掘坟墓。浮士德听到铁锨的撞击声,以为是他的人民正在进行改天换地的战斗,集体劳动的场景令他感到最高满足,临终前他终于领悟到人生的至高真理是“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2)浮士德的性格具有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远理想,精神境界不断提升;但另一方面,他也贪图官能享乐和世俗欲望的满足。但是,这两种力量是不对等的。他本质的,主导性的一面是自强不息、发奋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这就是“浮士德精神”。
(3)沉沦和进取的双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同时存在,浮士德的一生是两种精神力量的矛盾斗争的过程。魔鬼利用浮士德对尘世欲望的贪恋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发奋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总能推动他吸取教训,不断克服魔障。正是在这种辩证发展之中。浮土德的精神内涵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4)歌德以浮士德精神追求为线索,对人类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人性本质和人生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展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300年间欧洲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精神探索历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