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9岁小学毕业11岁大学自考毕业:是天赋还是失去童年?
发布时间:2019-12-10 22:07:38   来源:自考网近日,11岁男孩因自考大学专科顺利毕业而登上热搜 。
图片来源:网络
这名男孩叫何宜德,3岁因在美国郊外雪地落跑训练,而意外走红。自此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4岁独自驾船,5岁开飞机,6岁给元首写信,7岁出自传,8岁徒步罗布泊,9岁小学毕业,11岁大学专科自考毕业。
短短两年考过18门学科,让不少网友好奇他是如何学习的,为此他的学习管理老师给出了答案:
不论严寒酷暑,6点准时起床,洗漱后晨跑晨读,早饭后开始自学,午饭后,午休一小时,然后“打”机器人,琢磨编程。
跳过了童年,换来11岁大学专科自考毕业。
这样高效的“鹰式教育”,也有不少网友在评论里表示担心:
好好过童年不好吗。这样的成长快乐吗?满足身心发展规律吗。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成名刷存在的手段啊。
生个孩子不是用来进行教育实验和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的。至少5岁让孩子开飞机太危险了,这在国外怕是要追究监护人责任吧!
初高中教育和人际交往很重要,大学自考成绩只能证明有平均以上的学习能力,其他方面没接触过本人不敢妄言。他这“大学毕业”了,中学教育还可以弥补吗?
“鹰爸”的高效教育是否完全可取,不是当事人不做过多评说。
但网友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机构表明:孩子的童年经历,对其之后的生活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1
童年只用来读书的孩子
生活能力都不强
前段时间,孙莉在微博上晒出多多和爸爸黄磊做的早餐,引发广大网友变身柠檬精。
图片来源:网络
精致的摆盘,合理的色彩搭配,让人食欲大增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生活能力强的黄多多。
让人不由得赞叹:果然,别人家的女儿从未让人失望过。
当今社会,有不少家长只重视学习,而忽略了生活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被养“傻”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个13岁入名校,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却在3年后因生活不能自理,被学校劝退回家的湖南天才少年。
他叫魏永康,当年轰动一时,应该有不少人还记得。
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为了挽留人才,学校甚至安排魏永康的母亲陪读一年,目的是教会他生活自理的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多年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魏妈妈,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将一切的家务全部包揽,包括衣服、吃饭、端碗、洗澡、洗脸等一切生活琐事。
我不得不感慨母爱的伟大,为了让魏永康专心读书没有后顾之忧,而包揽了生活的大小事,细致入微。
可是,因为怕孩子学习分心,而不让孩子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琐事,使其拥有超高学历而无生活经验,会导致孩子无法独立生活。
在魏永康17岁考入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后,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求学。
果然,脱离了母亲的照顾,让他生活自理能力的短板,一下就暴露了出来。
大冬天竟然穿着单衣和拖鞋去天安门逛圈,不会洗衣服。因太不会照顾自己,使他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怪人。
最后,由于他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他独自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其读了3年研究生后被学校退学。
图片来源:网络
魏永康的经历让人唏嘘,可神童少年生活不能自理的例子比比皆是:
11岁考入中科大有望夺取诺贝尔奖,却因自理能力差而泯然众人的神童谢彦波;
19岁以668高分考入清华却需要恶补生活能力的杜升华……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前提是,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
学业跟孩子的未来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否认,但是教会孩子生活自理,热爱一饭一蔬,亦是家长最大的责任。
2
失去童年的孩子
通常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前几天,婶婶突然给我妈打电话,问有没有合适的工作介绍给表姐。
原来,上个月因为一个活动,表姐觉得自己的方案更好,就没有按照上司的要求执行。
虽然市场反应效果很不错,但是上司在表扬表姐的同时,口头说了句她不按章程来。
其实,上司本意也不是批评表姐,只是希望她能够事先汇报后再行事。
可是表姐却觉得上司针对她,因此在会议上直接开怼了起来。再加上她平时跟同事关系不好,长期积累的矛盾下,大家都对表姐很不满。
趁此机会,大家在上司面前说了很多关于表姐的坏话,就这样本是件好事,却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丢了饭碗。
图片来源:网络
表姐的遭遇在我意料之中。
小的时候她只知道读书,从来不与同龄人一起玩。
她和婶婶都认为,读书很重要,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与小伙伴玩闹上。
虽然表姐小学连跳两级,大学保送985名校,可是她一个朋友也没有,甚至不喜欢跟人接触。
她没有童年,有的只是一本又一本的习题册。
这样的她,不会交朋友,也不懂得怎么处理人际关系,跟陌生人见面只会说“你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演说家安东尼·罗宾曾说:
人生最大的财富便是人脉关系,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让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贡献社会。
将交友、探索新世界、释放童趣的时间用来学习,不可否认可以稳妥得到进入名校的门票,但是不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并不会过好一生。
学历很重要,但是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锦绣前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别让人际交往的短板,成了前程似锦的绊脚石。
3
既要注重学业,也要懂得生活
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孩子要“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做事”。
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即:
在生活上学会处理自己日常生活琐事;
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
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
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
这种能力涉及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泰戈尔在《泰戈尔评传》中指出: “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
孩子的教育向来都是多元化的,不可只关注其中一项,在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同时,别忘了教会他们如何生活。
知识源于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教会孩子懂得生活、会生活,是帮助孩子有效理解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
孩子的童年不应该只有学习,还有生活。
虽然如今随便翻一份简历,就能看到岗位要求为全日制本科,或者211、985大学某专业优先。
因此家长担忧孩子前程,注重孩子成绩很正常,但是会生活同样也很重要,很多职场软实力是学校课本知识不会教导的,唯有在生活细微中有迹可循。
既要注重学业,也要教会生活,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高学历是孩子长大以后,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但是懂得生活才是过好一生的不二法门。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家庭期待与自考目标的平衡
2024-07-27  阅读:745 -
自考生的学习环境优化策略
2024-07-14  阅读:647 -
获得自考学历的好处
2024-07-12  阅读:817 -
拓展职业机会:自考生必须知道的行业趋势
2024-07-12  阅读:636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