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同学的百味人生

发布时间:2019-07-24 21:34:51   来源:自考网
题注:是夜正在整理骑行西汉帝王陵的游记,偶然在文档中发现了该篇文章,再读不禁心湿眼润,想起这是  2014   年   7   月   18   日至   20   日西农   同学毕业二十年聚会后许同学所写的文章。那次秦岭祥峪聚会据今又过了整整五年了,一晃校园生活也已过二十五年了,这五年中一同学已病逝,期间也有些许变故炎凉,不由感慨世事的无常!如今很多同学的孩子都已到了我们当年毕业时的年龄,期颐孩子们也都能有更美好的同窗情谊。忆同学,友谊地久天长!     没有询问许同学是否应允全本转载该篇文章,也没有担心同学们是否会因照片侵权而埋怨,同学间的情谊都在文中在心中在不言中!致那逝去的青春,期颐三十年再相聚时仍然是老少年!转:许同学《我大学同学的百味人生》
我大学同学的百味人生
同学20年聚会后的第三天,我因故回到了母校西农大,可这次感觉不一样,有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心绪。只因相聚时那开心近乎疯狂的感动让兴奋的神经还未得到舒缓。尽管眼前已是高楼林立,     不见了当年的青砖红瓦,但那郁郁葱葱的一草一木散发的依然是往日青春年少时学院的浪漫气息。漫步其中,心中的潮热就像一缕阳光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窗,淹没了人到中年的淡然与沧桑,豁然间夹杂着落寞,青春已在弹指一挥间流逝,消尽。忽然间鼻子酸酸的,只为那激情四射的光华转眼成为过眼烟云。泪眼朦胧中又浮现出那   梦   一    般的年龄……
一个性情之人最容易触景伤怀,何况我这样一个外表酷似坚强爽朗而内心柔软脆弱的人。抑制住内心的奔流,暂且斩断记忆,毕竟那年那景和此时此情不能融为一体了。       聚会中老戴那一副儒雅之气一看就是书香笔墨常年熏陶所致。这年头像他这么执着于中国博大精深文化学习的中年男人的确不多,大多数人都在追逐名利中遨游,忘却了文化阵地这块具有自由呼吸的天然氧吧。稀缺的是此人心存禅念,所以女人们不大靠近,仅存的就是于同学   的"哥们"豪气了。可怜的男人,善哉!但不管怎么说,班里的绯闻扯不上老戴,加上支书的工作使命和信誉度,日久天长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具号召力的重量级干部,所以大小的聚会都得劳心,没有怨言,没有报酬,善始善终。老戴是一位民主党派人士,当时加入民革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既是一个不愿随波逐流,又无不关心中华民族兴衰的谦谦君子。     那晚张老师的一首《月满西楼》竟让老戴感慨万分,有一种潸然泪下的悲伤,我还真不解其中风情   。        于同学是班里最为开朗活泼的一个女汉子,20年了个性依旧未变,开怀响亮的笑声很有感染力。故人云,口由心生。于   同学直爽的性格总会给人一种轻松感,和她交流,    不用心存芥蒂   。单纯的人生才快乐。学着点,笑傲江湖,以后一定让于同学多开化开化老郭,那个人未老心已旧的男人。   好在于同学的驴友精神还赞存于老郭的心里。
其实现在大家最喜欢的是张同学了。且不说别人,张同学的母亲是我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严谨而有气质,以后成为本人膜拜的偶像了。所以,和张同学相处就格外亲近。大学时期的张同学专心于读书,不屑于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花前月下浪漫的事根本不沾边,所以那个时候没几个女同学敢多看他一眼,闺房私密他的话聊就更少了。20多年来,也不知道他在这方面是否遗憾,甚至懊悔。但如今的张同学一改往日的形象和作派,不仅经济殷实,职位高,而且学识渊博,机智幽默,口若悬河,待人热情,最能和女同学调侃,所以众星捧月般地讨人喜欢。真是后悔那时只顾和老郭谈恋爱,而荒废了学知识的大好时光。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也能改变性格。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照   相时我发觉自己竟然有三拨老乡!招惹来嫉妒的眼神和笑骂,这也不能怪我。缘于我出生在宝鸡,成长在咸阳,生活在渭南。但儿时的乡音最难忘。和赵同学握手时,那浓浓的西府口音感觉格外亲切,就连平时老郭都认同了我meng(门).peng(盆).gong    (棍)的发音。   眼前的赵同学诙谐和气,一改昔日羞涩秀气的面庞,岁月没在他脸上写上沧桑,还是我们西府人老实,知足。不过在聚会上   他   悄声低语地一个劲要和张老师合影,让我觉得这个人   又有些居心叵测,人心难   猜啊   !     那晚,围着熊熊篝火,韩老大的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我坐在昏暗的角落里任凭自己泪流满面…他漂了那么远,二十多年来生活在广东那个叽叽喳喳人人讲鸟语的地方,竟然北方男人的豪放未减,真是难得!尽管我俩的家乡离得最近,口音最像,如今距离蹉跎了岁月,相见难啊!多想再听听他那首《骏马奔驰保边疆》的豪迈男中音!       老乡中长相隽永的就数周同学了。说话做事稳当,言语不多,   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很纳闷那个时候怎么就没挽个女友呢?外班的也行啊。有人叽歪他暗恋"小天鹅"何同学,周同学又不是癞蛤蟆,我有点不相信。现如今周同学改变了围城轨道,还真佩服他人到中年依然追求新生活的勇气。聚会上我给他的祝福语但愿没有刺痛一颗曾经受伤的心,其实想挺你来着!      遗憾的是这次聚会高兴昏过了头,20年了没能和我唯一的女老乡李同学合个影。当年胖乎乎的脸蛋如今憔悴得让人心疼。望着她那消瘦的身影,不禁想起"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对她最贴切了。她用敬业的精神把老师这个职业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让人不免45度角仰视!一副柔软的心肠会让她接纳身边所有人的痛苦与不幸,不论孱弱的肩膀能否扛的住…老戴心目中的刘慧芳也不过如此吧。李老师就是我们女同学中贤妻良母的一个典范。       苟谋娃是一个昵称,这一次聚会我才记住了。上大学那时印象不是很深,清瘦的肩膀难以给女孩子以依靠感,双眸深邃,但暗藏不了什么心机,毕竟是青春年少单纯。但20年聚会上谋娃喝高了,令大家诧异的是为了一段被人遗忘的情殇而买醉。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美女江同学。这江南小女人当年可是众多男生物色的对象。尤其是那一头飘飘乌发,走路风摆柳似的水蛇腰,苹果般的肌肤,小鸟依人状的神情,让女生们羡慕嫉妒,让男生们心旌荡漾…据谋娃交待,那年他带江同学二人转遍了苏州园林,晚上还为之打了洗脚水…20年之后,江同学竟然得了失忆症似的,面对面“指鹿为马”,一脸茫然。我滴神呀!伤人伤情伤自尊!在一片唏嘘声中,谈嫌,嫉妒,嗔怪,甚至是声讨,叠声四起。这年代,男人也脆弱,伤不起!
刘总当年对学习不屑一顾,上课迟到,晚自习看不见人是常事。但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毕业后这司一头扎进大海,劈风斩浪,十年聚会就成了班里的首富,名声显赫,出手阔绰,很有气场,让人感到金钱至上并不是什么贬义。如今还获得肌肉男的绰号,不时在众人面前袒胸露膀地晒一晒,引得女同学一片啧啧声,这才是男人的本色。          这次聚会,餐桌上和我形影不离的是屈同学。不光是因为我们同宿舍,同是西农子弟,而是我们俩丰腴的体型比较般配,没有对比,能减少一下自卑心理。这家伙日子过得滋润,不仅是家里房子车子的户主,而且家中大权在握,工作清闲,还不用操持家务,老公既会赚钱,又能居家,公婆勤快,儿子乖顺,这让我印证了女人嫁人就是第二职业这句铮铮之言。我想,屈同学能够掌控老公的本领一定不菲,这其中的奥妙日后我得讨教讨教  。
爱情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有人会一辈子身陷囹圄,走不出这个漩涡,我称它为情种。文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人。那年在群里看到"秀才"这个昵称,觉得很符合他的性格。大学时期的秀才是班里有名的穷学生。一个白面书生会在六月天利用午休时间为10元钱生活费去农田里割麦子。我出生在农村,庄稼地里背朝天流汗水的滋味就是一种吃尽苦头的生活。我很同情秀才,也很敬畏他。二十年后,秀才凭借他吃苦耐劳的品质,睿智的大脑,以及三寸不烂之舌,一步步登上了县级局长的座椅,成为班里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那年他还在县宣传部当副部长的时候,来看望过我和老郭一次。那晚倒洗脚水的时候,我发现秀才的一双袜子竟然有7个脚趾头都冒出来了,我没吭声就让它从我眼前消失,想着是连秀才的邋遢一起扔进了垃圾桶。后来才知道这邋遢是缘于秀才正值人在   囧   途。他带着理想主义的爱情弄糟了自己的婚姻。大学时秀才留给我的印象是满腹   经纶,怯懦而有些自卑。这是先天性的家庭环境带给他感情生活的障碍,    所以我觉得"苦啥都不能苦孩子"是千真万   确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秀才也成为受人崇敬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的事业的征途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至于那"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宿命终归何处,暂且不言,但感情生活的落寞毕竟不是他人生的主题,因为秀才是一个男人。      写到这里我的眼眶已经湿润,鼻子一阵阵发酸。不是为秀才,而是为我所有的校友们。这不是文字创作,而是以写真的方式和我曾经两年的同窗好友在畅然交流,心里的感动如同行云流水。人到中年的沧桑用怀念来表达就是丰富内心世界的一种积淀。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留恋我的大学生活。     这次聚会回来,心中不时涌起催同学中年丧父亡妻的酸楚。老父亲入土的那一天,妻子因病闭上了双眼,流下一双儿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祸不单行的双重打击可以把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击垮,但催同学是如何挺过来的,我难以想象。毕业那几年,催同学在外打拼,我们来往多,那时年富力强,意气奋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也敢违反计生政策,是我们班第一个既有小棉袄又有小背心的幸福之家。如今生活的磨难降临到这个四十多岁男人的身上,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人生的真经自古以来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获取的,所以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催同学的人生和我们大家一样,只不过是一个从波谷攀岩到波峰的历程。       见到程同学的第一眼,大家异口同声的就是:原版,没变化。其不仅身材如同少女般玉立,双眼皮的大眼睛还是以往那么传神,会说话。大学联欢会上和老郭搭档主持节目,普通话清爽流利,与老郭极富磁性的男中音配合在一起,让人顿生一种才子佳人的妒忌。陈同学是唯一留校的西农子弟,也许是常年饱受这世界一流大学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依然保持着清纯的心境和平和的心态,那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就是她留给我最深的记忆了。     汤主任可是我们班的一大怪。当年体育课上自我介绍,那一句"面汤"的姓氏让我记住了这个身残志坚的同龄人。经过三十年河东的奋斗,如今是贤惠妻子才子儿,房子车子票子样样不缺。这次聚会我才知道,这小子上大一那年,就把弟妹骗上了贼船,竟然在外面"租房",那个年代要是让校主任知道了,一准儿开除。去年路过阎良,我和老郭把那司从麻将场上叫回来,走进家门,看见收拾得干净利落,说话轻言细语的弟妹,我才明白汤同学为啥当年闯校规而不顾的原因了,高瞻远瞩,真佩服!     小范是我们班里年龄最小的。上大学时不谈恋爱不打扮,鼻梁上架一副眼镜就钻进小说里去了,企图从书本里寻找爱情的真谛,就像一个青春期萌动的中学生,单纯而又可爱。现如今被生活历练得活脱脱一个超级孩儿妈。左手一闺女,右手一小子,每天一路小跑地过日子。你光看那包身工似的型,就能想象这既当爹又当娘的悲惨人生!这老爷们在外光挣钱,平日里谁疼咱谁呵护咱呢!小范在象牙塔里没体味过谈恋爱的浪漫,婚后还独自在围城里打拼,真是亏得慌,唉,不过人各有志。        班里说话慢条斯理,语速最慢的要属苟总了。要是和于同学一起聊,那才是鲜明的对比,于同学机关枪似的连珠炮会让苟总心房都打颤。不过这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一个学经济管理的最后走上了开发动物饲料的行当。聚会桌上,他告诉我,他还是一名兽医,而且人畜得病基本都懂。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让我证实了工作与自己大学攻坚的专业基本无关。           提起安塞腰鼓就会让我想起徐同学,因为那是红色革命圣地我们班唯一的一名女生。99年我还在基层工商所锻炼的时候,我们就联系上了,电话那头熟悉的陕绷(北)口英(音),很是煽情,让我顿时有一种抱头痛哭的冲动。大学时我们俩和吴同学是长跑队的铁杆,每天别的同学还在暖被窝里梦呓的时候,我们已经迈开双腿出发了…运动的旋律不仅带给我们强健的体魄,更让我保持了100斤的丰盈体态。那时徐同学假小子的头饰装束,言语不多,却让人感觉憨实可靠,一双大眼睛往往看透了什么,却不说透,这就是我喜欢她的地方。如今她和小范成为我们班仅有的两个孩子的母亲,却保持着苗条的身姿,披肩的长发,看来不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而是我们改变了人生!
房同学在20年聚会上终于回归了大集体。大学两年主要以恋爱为主,倒不是说其人花心大萝卜朝三暮四,而是花痴般地和外班的一女生形影不离,如漆似胶,我们集体生活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基本和他无关。自然,“背叛”组织的代价就是十年聚会没人能够联系到他,权当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今这司倒是醒悟了,还是没被大伙遗忘。瘦巴巴的脸一笑起来布满了皱纹,一副风吹即倒的身板,让人感觉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啊!深陷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言谈字里行间充满了政治敏锐性,这是共产党长期教化的结果。如今的房同学变化很大,手下领导一帮90后,性格也开朗了好多,喜欢和人沟通,常常会来农经925这个鸟巢唠嗑。生活在磨平你我的棱角之后,也会给我们另一张善待人生的面孔。
王同学距离老郭很近,一个在大山的分水岭北,一个在南,所以一有空就去走动。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在基层,行走在风雨泥泞的田间地头。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说教调解整天和农民打成一片,磨破嘴皮子的活不是一般人二十年如一日地能坚持得了的,这其中的艰辛老郭最能理解。老郭在基层法庭磨炼了十八年,俩人一见面的共同话题就是工作。聚会上王同学依然是一副基层村干部的装扮,映衬着朴实的农民本色。没有什么赞歌为他而唱,他们这些基层公务员就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中,为人们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张老师是班里话题最多的一位女同学。上大学那会儿,饱满的脸蛋儿,一双传情的眼神总是散发出内秀的味道。外表矜持而不张扬,说起话来伶牙利齿,却也不失幽默风趣,眉宇间常常流露出别样的风情,这样一个实力派的女生让秀才牵肠挂肚了好多年。聚会上的八卦一股脑儿向张老师迎面扑来,且看那张老师宠辱不惊,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态,彰显出四十岁女人沉稳持重的成熟风韵,难怪成为芸芸众生心目中的女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严同学和张同学从大学校园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大学恋爱最完美的结局。经过数十年的打拼,事业生活稳步前进。女人恬静的笑脸就能诠释家庭的幸福指数。十年聚会后的今天,严同学依然保持着姣好的少妇状的身材和面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惬意,让围着锅碗瓢盆转的拖布妈妈们羡慕不已。上大学时她就是一个感情细腻,生活很讲究的女生。护手霜,遮阳帽缺一不可,俨然一个花样年华的形象大使。张同学穿着随性,但说话一字一句,斯斯文文。二十多年了,逢人遇事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淡定自若。这种慢热型的男人一般都具有包容性和忍耐性,甚至愿意为一双羽翼未满的翅膀撑起一片自由飞翔的蓝天。张同学这些年来一直跻身于医药行业,这种济苍生而盈余的工作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沟通能力。  老郭说,高同学从偏远的甘肃不辞劳苦自驾来   参加聚会,让他很感动。二十年了,尽管他已经想不起高同学的面容了。2012年我和老郭去了一趟甘南藏族自治州,从天水进入甘肃,途径定西到达甘南舟曲,颠簸了740多公里。那年舟曲正直泥石流灾害的重建,机器轰隆,沙尘飞扬,就在这黄土沟壑里埋葬了1700多个尸骨。荒岭四野,人烟稀少,寸草不生就是甘肃留给我的深刻印象。而高同学生活在甘肃的最东边庆阳市,距离西安也有四百多公里的行程,一路风尘,的确很辛苦。上大学那会儿高同学腼腆,文静,红扑扑的脸蛋,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大山里来的孩子,总带着纯朴的味道。不惑之年的高同学知性而又温婉,临别时,我背过身去,没敢正眼看她们,因为同窗两年的情感在分别的一瞬间,会打湿了心情,让人泪如泉涌    ……   感情常常就是这样,哪怕只是刹那间的相遇相知,瞬间的心暖心动,也值得人用一生去回忆和追逐,用一世去保护和守候。
秦同学是榆林人,陕西人仰    慕的富庶之地,陕北财富的代名词。那里盛产的黑媒胜过黄金,"房姐"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秦同学自然不会放弃这用武之地,虚度年华。多年来,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建设,紧跟时代的步伐,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榆林人。如今职业稳固,养老不愁,房产自然也少不了。当年的娃娃脸还透着那么一股憨气。那时听说一直苦兮兮地倾慕于何同学,倒是这汉中小姑娘拿捏得很稳,想必思忖这天南海北的隔的太远,两地长相思势必是劳燕分飞,空悲切。呵呵,聪慧的孩子!
蒲城的李老师20年了没能联系上,这成了我们班委会成员寻人启示的一大工程,老戴最牵挂,因为他们是老乡。最后根据张老师提供的线索,经过九十九道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晚我俩共榻一处,似乎有说不完的心思话。家庭,孩子,工作,事业,鸡婆似的话涝了大半夜。李同学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携手共进将各自的青春都奉献在了教师这个受人尊敬的岗位上。大学时期的李老师数学学得最好,毕业后她不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而且和丈夫志同道合,能够比翼双飞,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杨同学是我们班个子最小的一位    女   生。年轻时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齐眉的刘海俨然一个女中学生的模样。说话语速快,   表情丰富,自信,大胆,爱笑,这是留给老郭的印象。那晚一曲铿锵而   欢快的粤语歌曲,尽管没听懂几句,却让我对这个被岁月催老的中年妈妈刮目相看,我们不怕老,我们的青春还在,就在这激情燃烧的夜晚!
且说那何同学。江南气候沐浴下的小女子,干净白皙的脸庞镶嵌着一对可人的酒窝。娇小的身材,一头披肩的乌发垂泻而下,随风飘动,香气四溢。"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来今?呵呵,再六根清静的人也会动了凡心!但这何同学并不恃宠而娇,矜持而不自傲,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气性让班上的好几个男生朝思暮想,还封了个"小天鹅"的绰号。呜呼,     那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的事情了。2007去汉中见到了何同学,十三   年   过去了,何同学的变化让我和老郭面面相觑,甚至有点不知所错的感叹。小麦色肌肤,怀抱一嗷嗷待哺的小家伙,半四川口音,说话利落,笑声朗朗,活脱脱一辣妈形象。不过,我也觉得,这女人的转型就是缘于结婚后的柴米油盐,以及养儿育女的平淡生活,但不论几番轮回,人生路上的风景最美之处就在于生命之树花开花落,烟雨之后风轻云淡。
张同学是几多    女生   羡慕的全职太太,    生活富裕,衣食无忧。红润的肤色不改当年的风韵   。一口洁白玉齿会让人模糊她的年龄。脾性耿直,说话不含沙射影,即使当面指责你,你也会感觉是为你好,老郭说实在人,我认同。这次聚会,老公专车接送,临别时张同学那淡定自如的回眸一笑,顿然间温馨幸福的感觉是从我的心底流淌,是羡慕,是满足,更是一种久违的感动。有人说,女人天生是用来宠的,我赞同。这更符合"女人是水,男人是缸"这首歌词的含义了。
谈起邓同学,老郭说时间改变了一个人。上大学时,邓同学给我的印象是一脸的阴郁,缄默寡言,常常独来独往,感觉他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联系过,所以知道他的情况微乎其微。但聚会照片上的他变了,人到中年的富态多了几分明亮的色彩。一脸的高兴劲像个孩子似的。忽明忽暗的星火下,矫健的舞姿伴随着强劲的动感音乐,让我想到了齐秦那首歌里的狼,“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狂野中,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聚会上,我发现老郭敞开胸怀和女同学相拥合影,那张灿烂的笑脸婚后20年我都没见过。我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带给老郭婚姻的枷锁太桎酷,禁囚了人家那么多年,今天才得以解放,扬眉吐气。老郭天生就缺乏音乐细胞,最不喜欢我看央视音乐之声,认为那都是些影响人生的靡靡之音,没想到那晚他拿着话筒装模作样吼出来的声音还没有走调,多么动人的画面!让我产生一种年少轻狂的怦然心动。显然,这篝火晚会的感染力已不亚于足球能停止一场战争的魅力。老郭说,二十年经历人生的艰辛和磨难太多,见到大学同学的亲切感最浓,因为我们的青春不存在金钱与名利的买卖,纯洁的同学友谊才能长久,我还是喜欢咱农经925的同学!这话从老郭嘴里吐出来,我有点愕然!长期以来,老郭的法官职崖造就了他近乎冷血的性情,原则性强,生活刻板,抒情动感的言语几乎没有,常常以闷葫芦自居,让我   苦恼不已。今晚他也难得买醉一次,如同久旱逢甘露,畅快地放飞一次心情,我从心底里高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两年同窗,二十年别离。那晚,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在青春的火焰中跳动,幸福像花儿一样在我们的心里绽放。
20年来,农经925不仅成为大家联络的一个纽带,如今已经演绎成为我们释怀青春记忆的一个精神符号。
20   年来,   农经925就像一只沿江而下   的帆船,不在乎它的终点在哪里,只需看两岸风景郁郁葱葱,层峦叠嶂。
今天,当岁月催老了容颜,练达了睿智,磨平了棱角,蕴育了成熟,我们相聚在一起,让渐行渐远的身影又回到了彼此的双眸,让久别重逢的喜欢催化你我感情的勾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