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欢喜》看职场生存法则

发布时间:2019-10-04 00:05:38   来源:自考网
被刷屏的电视剧《小欢喜》即将拉下了帷幕。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聚焦家庭教育的作品,但是,除了家庭教育,其背后 蕴含的是我们被忽略的社交与职场生存法则,也值得我们每一位职场人反思。
打败你的并非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缺乏核心竞争力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方圆这些年的职场状态。电视剧开篇,方圆就自己介绍到,“今年我45了,我在一医疗器械公司,你问我是不是老板啊,我连个总监都还没混上呢。不过我这岁数呢,也就不指望了,每天看看鸟养养鱼,我也觉得挺好”。
人到中年,已经没有了拼劲,对职位晋升也无高期待,平常不温不火,喜欢花鸟虫鱼,小日子看起来很惬意。正是因为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工作状态,使方圆丧失了工作的激情和斗志,虽做法务多年,却连个律师证都没有考过。日子得过且过,没有危机意识,工作多年,那么早晚有一天,便会因为却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才会在后来的找工作中屡屡碰壁。
由此可见,“混日子”的工作心态是职场大忌,职场是没有硝烟的“竞技场”,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仍记得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梅永红的辞职信,信中写到“永远要保持随时离开而且离开之后能比现在过得更好的能力”,让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变得不可替代而不是随时可被替代,这才是对自己未来最好的保障。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
剧中主人公方圆失业后寻找工作的过程,让许多职场中年人看清了职场社交“残酷冰冷”的现实。 因为公司被收购而导致失业的方圆,希望通过认识的朋友和同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他通过微信群发红包后,红包被秒抢完,但答复帮忙的一个也没有,很多都是默默抢红包连回复都没有,还有少部分用一个表情或鼓励语敷衍回复。
最后方圆总结出一个职场真理: “什么是人脉? 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 不是说你有多少事央着别人,而是别人有多少事央着你。 ” 正如我们在各种聚会 上分发名片、从各种会议中收集名片、在各 大微信群里到处加好友……漫无目的地添加,只能增加你通讯录里的“僵尸粉”和朋友圈里的“点赞友”。
成人的世界里,人脉不再是彼此相识,也不是简单社交,其本质其实是价值的互换,也就是彼此都能为对方带来资源、解决问题。 只有自身具备足够的能力和价值,才有利益互换的资本和实力,别人才会与你建立长久稳固的人脉关系。
职场密友是敌是友难分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一入职场,便入江湖,江湖之险,在于人心的深不可测。
剧中的童文洁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副总监,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拥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她还将自己的助理当“闺蜜”无话不谈,更是将丰富阅历倾囊相授。
但因为家中孩子备战高考,老公经常出差,童文洁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请假并将工作交付给小金。然而助理小金却趁机挑拨离间,讨好领导,当童文洁休假回来,发现助理小金成了自己的领导。
其实,我们职场中的友谊可能没有那么纯粹,有的人跟你走的很近,可能存在一定的目的性,或许想获得你的专业支持,或许想在争取你能来的资源,也或许想通过你达成一个目的等。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我们首先要学会把握各自的职场角色,与同事间建立恰当的行为界限,适可而止,不过分期待、也不限制自己的真诚。
职场友情,需要时间来沉淀。当然,职场中还是有很多同事成了生活中的朋友,但能否成为朋友,关键还在于彼此的兴趣爱好、三观认知等是否相同。无论在职场还是现实中的友谊,只有真心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一部被忽略的职场细节的家庭生活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