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儿童发展理论1

发布时间:2019-08-13 22:09:33   来源:自考网
第一章 绪论
一、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 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关于发展理论
(一)什么是理论
理论是对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经验事实加以假设后形成的一套由术语组成的句子。我们也可以把理论看作是一个模型。模型是科学理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一个中介,对世界高度的理想化、局部化的模拟。我们还可以将理论看作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根据他对科学“主题”的分析,进行与主题有关的研究。主题是激励和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元理论信奉。主题的概念是以内容为基础的。
(二)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只有当儿童把所学的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起来,并能将整个系统中相关联的对象联系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的变化,才可称得上是发展。
(三)什么是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可以界定为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和探讨发展机制的理论。他的任务包括: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四)发展理论的作用
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的作用。发展理论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为各种各样的事实提供一个框架,对每一个事实赋予一定的意义,从而把具体的、零散的、不同层次的事实加以组织。理论还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信息,这一作用可以从吉布森对知觉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五)发展理论的主题
第一,心理的实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
第二,量变与质变。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也就是结构的变化。
第三,遗传与环境(或称成熟与学习)。
第四,理论自身的建设。
三、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
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的主要论述支柱之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本意在于一切科学研究要有理论的指导,科学研究要有经验的支持;理论能够归纳事实、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