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儿童发展理论7

发布时间:2019-08-28 23:34:54   来源:自考网
第七章 生态学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一、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参与和抽取信息。知觉总是与人的活动目标直接联系着,在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信息,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知觉是适应过程,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有机体在环境中生存和种族延续。
关于吉布森的几项研究:视崖、抓握反应、回避反应。
(二)刺激中信息的分化
刺激是一个延伸到时间和空间之中的丰富的信息源。知觉是刺激的函数,刺激是有效信息的组合,知觉过程即不断地从刺激中分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刺激包含着各种信息,这种信息的获得取决于主体对刺激的个化。而个化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主体是否获得足够的知觉刺激以及主体活动的水平。
(三)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人的知觉是适应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空间位置、各种偶发的事件。可知度: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知觉对某一对象的可知度,就是学习它的意义以及了解下一步知觉行动的可能性。可知度是由环境直接提供的。
(四)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
吉布森从儿童知觉发展的复杂变化中,分析出三种趋势:
第一,知觉特异性增加: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儿童知觉越发准确。
第二,注意实现最优化:注意有赖于收集信息的行为,尤其是关于物体的可知度信息。
婴儿发展阶段。
(1)阶段1:从出生到4个月,在直接的视觉范围内,通过转动他们的头和眼,注意事物的实际运动,注视知觉排列,初步地发现物体及其排列的特征,从中得到信息。
(2)阶段2:4——7个月,随着生理的成熟,婴儿手的活动增加,视敏度显著提高。
(3)阶段3:8——12个月,婴儿学会走路后,活动范围扩大,注意范围也扩展。
从以上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也可以概括出儿童的注意与知觉的变化趋势:(1)儿童注意的信息与他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一致性越高,儿童越容易学会更准确地确定信息与任务之间的关系;(2)儿童的注意变得更灵活;(3)儿童的知觉准备状态更明显;(4)儿童的注意更加经济、有效。
第三,信息的获得更加经济有效:(1)确定刺激外部特征;(2)获得恒常性;(3)形成知觉结构单元。
(五)知觉发展的机制
(1)抽取:一个知觉对象总是包含着各种特性,这些特性都包含在刺激中,只有当儿童运用知觉将这些特征抽取出来,才变为知觉的信息。大脑抽取信息的功能是知觉发展的机制是毫无疑问的。
(2)过滤:在知觉过程中,在抽取有用信息的同时还需排除杂乱、不相干的信息。
(3)注意的外周机制:抽取和过滤是接受信息或拒绝信息的内部过程,除此之外,还有注意的外部机制。
另外三个因素:探索活动、获得恒常性、结果观察。知觉发展的过程和认知发展的过程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呈螺旋形的关系。
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及其重要观点
习性学家已经在很多课题上涉足发展心理学的领域。
(1)联结:我们常讲的印刻与依恋,都是联结的反映。
(2)婴儿与母亲短期分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长期效应。
(3)关键期:最典型的现象是鸟类的印刻反射和人类儿童的语言学习。
(4)利他行为:人类的利他行为是由文化决定的。
(5)社会智力。
(6)控制——服从行为。
(一)关键期
洛伦兹,习性学家,1935年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印刻现象的关键期,是不可逆的,只发生在关键期。比关键期更符合发展事实的概念——敏感期。个体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中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期称为敏感期。
(二)习性学依恋理论
1951年,鲍尔毕提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母亲照看与心理健康》指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暖、亲密而持久的关系。1958年,他发表了《儿童与母亲关系的本质》首次论述了依恋理论,其后又陆续出版了《依恋与缺失》三部曲。
鲍尔毕的理论体系有以下几点。
    依恋行为
    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儿可以建立多重依恋,第一依恋对象往往是母亲。婴儿与依恋对象保持关联的行为系统包括姿势调整、注视、依偎等。
    依恋发展阶段
    (1)无分化阶段:0——3个月。对周围人物、事件的探索活动,包括倾听、追视和吸吮。在识别各种刺激的过程中,表现出感情技能,如视觉、听觉。
    (2)低分化阶段:3——6个月。继续探索环境,识别一些熟悉的人与不熟悉的成人之间的差别,对母亲更加敏感。
    (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岁半。获得运动技能,具有恒定的反馈倾向,可以引导婴儿与成人进行双向的交流。本阶段中最主要的是运动技能,它尤为适合于依恋系统。儿童的期望(预期)对依恋行为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
    (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之后。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了,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
    依恋的生物功能
    依恋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使儿童与成人之间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距离,保护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依恋的行为系统
    从控制——系统理论中借用相关思想方法,鲍尔毕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把婴儿的行为分为四个系统:依恋行为系统;警觉——恐惧行为系统;探究行为系统;交往行为系统。
    依恋与分离
    婴儿与母亲分离后,会产生分离焦虑,经历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儿童极力阻止分离,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与母亲重新接近。
    (2)失望阶段:当与母亲亲近的愿望无法满足,开始失望,减少反抗行为和强度。
    (3)超脱阶段:儿童依恋行为被抑制,但依恋联结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内部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
    影响依恋的因素
    (1)婴儿的气质特点和智力水平
    卡根:A,B,C型。托马斯: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缓慢活动型。此外,还有性别、健康状况、出生次序等因素。
    (2)母亲的照看方式(四个维度):敏感性——不敏感性、接受——抗拒、合作——干涉、易接近——冷漠。
    (3)照看环境:指母亲在家庭中照看儿童,直到其独立活动。
(三)同伴的相互作用
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平行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
(四)习性学的发展观
人类是具有物种特征的社会动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进化的有机体。儿童的发展水平,是以他的行为来划分的,每一个行为都具有生物学基础。习性学在解释发展时,强调解释行为的起因和行为的功能。就行为的起因而言,可分为即时起因、个体发展的起因、种系发生的起因。行为的功能可分为即时功能和生存价值:即时功能是行为的直接结果,生存价值则表现为父母的到来和照料使他免受威胁和得到满足。
三、对生态学、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评析
(一)对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评析
重视知觉的生态环境;强调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二)对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评析
    为认识社会文化层次的适应和比较提供全程的新视角。
    在自然环境中观察行为的方法推动了发展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
    习性学理论的局限性:(1)所作的描述多于所能作的解释;(2)在研究内容上强调对行为的观察,但许多心理现象并不是一直表现在行为上。
四、生态学、习性学的心理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
(一)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发挥知觉主动性
案例1《圈养和散养》:从思维和动作方面、社会品质等观察到幼儿的表现;人的感觉系统有视、听、嗅、触、前庭平衡、本体等七大系统,感觉统合是在感觉——运动当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解决的方法便是给予儿童充分的运动机会,利用各种活动来锻炼,促进孩子感觉统合健康发展。另外,儿童对人际关系的知觉能力也必须重视,儿童具有情绪参照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依恋的人的情绪来认知、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十分有帮助。
案例2《“吵架为什么还要结婚”》:儿童靠知觉、感受来解读大人的情绪和关系。吉布森的理论强调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空间布置。圆圆通过调节、质询不断了解爸爸妈妈的关系,圆圆所做的事情改变了爸爸妈妈,使他们得到反省。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习性学理论强调依恋对儿童的作用,彼此依靠,彼此影响。
(二)利用依恋理论,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
案例1《《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幼儿园陌生的环境给幼儿造成了压力,幼儿面对压力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可以看出儿童在面对压力时的表现不一样,反映出气质的差异。幼儿的亲子依恋特点使他们有了不同的表现。托马斯将婴儿的气质分为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缓慢活动型,教师可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给予不同的应对方法。
案例2《不吭声的琦琦》儿童和教师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习性学理论强调老师对儿童的情感的尊重、儿童对教师的影响,当儿童没有形成新的依恋时就会产生焦虑。
案例3《妈妈陪陪我》:在家庭里所建立的亲子依恋,使得孩子在入园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鲍尔毕认为分离焦虑会引起儿童的愤怒,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多陪陪孩子,关注孩子的依恋需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妈妈一直都是很爱我。
案例4《明天还去幼儿园》:宝宝向老师直接表达了感情需求,说明宝宝对环境比较强的知觉能力;来园短暂的哭泣过后能用哭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表明宝宝与家人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恋;宝宝在家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亲子依恋,让宝宝更容易亲近老师这个陌生人,逐步建立起与老师的依恋关系;宝宝不仅能管理好自己,还能安慰小朋友,他的移情能力使得小朋友得到宽慰,强化了宝宝适应幼儿园的行为,它能激发宝宝内心的动力和欲望;为宝宝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努力办成高质量的托幼机构,维护儿童健康发展
高质量的托幼机构就是有高质量的师资、课程、管理制度。高质量的课程着眼于儿童一生的发展。
案例1《帮助幼儿在“第三位教师”的怀抱中幼儿获得归属感》:生态文化的方法认为儿童的行为发展和文化习得是人类生物潜能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既不能忽视文化中的教育内容,也要给孩子宽阔的视野,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案例2《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突出》: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不稳定,情感容易被忽视;生态理论强调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外国系统,儿童出生后都处在这些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对儿童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微观系统所形成的不安全依恋,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报告建议,构建减量化机制和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