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心理分析+30天保姆式计划+帝王考点汇总+押题使用方法+背
发布时间:2019-08-09 22:57:46   来源:自考网前言
2018年初秋,应朋友之邀主持一场新书发布会。主持间隙,一位阿姨模样的朋友上来攀谈道:您真的是康康老师?“康康是我,您好您好”,我连忙微微鞠躬以示礼貌。“康康老师,我是您去年的学员,在天津XX国企法律事务部担任部长,去年退休啦,而且以394分通过了末代司考,特别谢谢您”。
说实话那一刻我有些激动,激动既是因为阿姨的备考之旅曾结缘于我,更是因为在这场法考的战役里,她应该比你还无助、还没有胜算,而花甲之年的她依旧如此努力且执着地追逐于自己内心的渴望,于晚辈你我而言,即是榜样! 想想我们,焦虑、纠结、患得患失、对努力后未知结果的惶恐,这让我们多多少少都少了些本有的坦荡和勇气。 写作到凌晨五点,困意逼人,恍若意识到夜熬的有些深······ 在相同的时空里,不同的维度里,我们都拼了命地往前赶,近乎疯狂的执着于我们内心确信的答案。我们内心无比确信法考终将也只是自己的驿站,而非归宿! 既然备考之旅已经劈荆斩刺辗转于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追一个梦,无所畏惧,用最后30天的奋斗为自己的2019 ,为自己这么多年的不甘心绝地反击!
人生最遗憾的事情不是后悔,而是本可以,请相信孤独的尽头是自由的路口!
一、30天冲刺地正确认知
法考终究是一场应试,需要前期的时间投入,知识理解、积累、运用,但是更需要后期的突击,即冲刺阶段的有效记忆和真题练习!不管你前期投入的时间多少与否;也不管你学的扎实与否;这30天,想通关就俩个字,背( 背讲义 )、做( 做真题 )!你记住了,掌握了应试思路,你就得分;你记不住,哪怕你前期学了很多遍你也过不了! 这也就意味着:一定不能在这个阶段掉以轻心,出现前紧后松的状态,务必反复真题、死磕背多分学科、继续强化记忆,特别是要通过错题找到知识点盲区,查!缺!补!漏!( 可能很多小可爱面临的不是查缺补漏,是女娲补天! )把自己的复习往应试轨道上去拉!甚至需要强行拉拽!
法考真正的难度在于主观题,不在于客观题。不仅仅主观题应试本身的要求更高,还有去年主观题没有过在家磨刀霍霍备考半年、甚至一年主观题的童鞋跟你PK呢。在划通过率的情况下,主观题参考基数必然大于去年,竞争尤为激烈。所以你焦虑早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康康老师是在安慰你、是在信口雌黄、是谎言,我的帅不允许我不作任何辩解( 不作辩解不是心虚,是因为没有时间跟你商榷哦!好像在我生命里,我出战过的各类演讲比赛里,应该没有跑出过前二!嗯,大概是这样! )!
康康老师以自己每年带着的近千名学员、通关数百人、以及线上线下直接或者间接触数千名学员的的经验告诉你: 1.此刻你对自己目前学习效果,以及能否通关的判断多为主观,且更多为消极结果的判断!你能否通关不取决于你的判断,取决于接下来的30天,你在做什么? 2.哪怕你的历年试卷只能做到60分?哪怕到了考前你还没有学完?还没有背完?哪怕你的实体法已经烂到无可救药,也不必然等同于你不过! 3.你必须认识到应试的抽样性、认识到命题点的有限性、认识到应试短期的突击性、认识到越到后期方向的正确对自己通关的意义。
而不是一味地认为,一切准备就绪才能踏进考场!无论你是一战、二战,还是在职、学生,你无法准备就绪,也不可能让你准备就绪!此刻对于任何人而言,都需要你在坚持正确复习方向的基础上有一个赌徒的心理!关键你赌在哪里?一定是破除自己的求全心理,把自己拉回应试的轨道上,赌在高频考点、新增考点、常规考点上、赌在真题上、赌在背多分学科上、赌在心态上。这样你通关的几率才会倍增!前期投入时间较多,学的较为扎实的童鞋,继续全程稳步加速推进,过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在职考生、时间较少、复习不扎实的童鞋,甚至一轮复习都没完成的童鞋更要抓住最后的反击机会,按照康康老师的30天冲刺方法论,一撸到底!
二、30天通关牢记两种意识
30天冲刺阶段务必牢记两点意识:其一要舍得丢分,要丢的心安理得;其二破除求全心理,敢于舍弃。【1】要舍得丢分,要丢的心安理得距离考试不足30天,你却悲痛地发现真题的错误率把你的尊严摁在地上使劲摩擦( 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我的滑板鞋·······后面的那位考生,举起你的双手,咱们嗨起来! )。模拟题会错到让你自我质疑到“这大半年到底复习了么?”。
在客观题300分中,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听课、怎么背诵、怎么刷题,司法部的试卷还是会让绝大多数人丢掉至少30%左右的分数。比如在竹马首届综合模考大赛的292476位考生中,95%的人丢掉了至少33.3%(100分)左右的分数。此组数据不一定完全吻合法考实际丢分比例,但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退一步而言,司法部在300的总分中,只要求你取它六成分数即可通关。难道你质疑司法部低估了你的应试能力,给你的通关标准太低,以至于你自己总是自我责难,非要取它八成,甚至九成!你是跟司法部过不去,还是跟自己过不去! 而现实往往是我们很多同学六成的分数还没稳固,却在焦虑自己为何没有得到八成、甚至九成的分数。 如果获取八成、甚至九成的分数让你异常焦虑,不如开开心心死守你那能够获得的六成、七成分数。 如果你承认你自己是普通人,是绝大多数人,那你就必须心安理得地接受至少30%左右分数的丢失,你无法避免,也不可能避免! 康康老师告诉你心安理得地接受至少30%左右分数的丢失,不是让你漫无目的,分数想丢就丢;而是要客观地认识到在法考应试面前你努力的局限性,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我努力了就应该做对真题、就应该记的滚瓜烂熟( 人生哪有那么多应该啊! ); 康康老师带着大家再退最后一步,法考成绩的高低对你未来求职、个人职业发展、专业能力的培养等等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成绩还不错,它只能证明这个夏天你努力的同时,运气不错罢了!无他!
【2】破除求全心理,敢于舍弃哪怕到了踏进考场的那一刻,你依然会发现你还是有大量知识点的盲区。你每听完一遍课,你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知识点的学习还是有所遗漏;这是现实,你要确认且接受! 在这个阶段,你更要看到且坚信道司法部要求你掌握近3000个考点,但是命题老师真正考你的点不到1000个,极其有限。200道选择题,我们就是让命题老师脱了鞋、撒欢式的命题,一道题他能考你5个考点嘛?可能性不大吧!而我们的讲义总计覆盖2000个考点左右,就算你全背了,近一半背诵的内容不会考!所以你为何又要担心自己没背没学完、没背完、怕遗漏知识点以至于无法通关呢?
所以不仅时间不允许你求全,应试本身也不需要你求全!事实上也不可能使得复习面面俱到!尽可能地抓住高频考点、新增考点、常规考点。告诉你没有必要要求自己非要学全、背完,不是让你心存侥幸,投机取巧( 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我觉得你五行里缺法考! )!而是要意识到法考应试的基本规律,敢于舍弃那些偏的、考的少的、甚至不考的知识点。以及性价比比较低的知识点。对于你尽力以后,没来得及学的、没有记住的、依旧错的,放平心态,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你得高分,但对你通关的影响微乎其微。务必破除自己的求全心理,敢于舍弃!
三、正确认知后的30天方向性努力
【1】首选做题:近五年真题,至少两遍这个阶段依赖于听课、沉迷于听课的复习方式无疑是慢性自杀! 【 很多面授班的同学开始集体狂欢,不上课啦,微博上那个小学生什么康说了上课没有意义,上课就是自杀,现在刷题就行!到时候我的老板李曰龙老师就会把我揪到办公室:咋滴康啊,要反呀?(求生欲上线)各位父老乡亲,我说的是依赖听课、沉迷听课,什么是依赖听课、沉迷听课?不做题,只听课,一时听课一时爽,一直听课一直爽!课要听但是不能忽略真题对于你的意义!康康老师再次明确这一立场(严肃脸)! 】 在司考和法考的历史上,康康老师从未见一个只听课、背诵就能通关的特例!但是我见过只刷题就通关的特例,不止一个!说到这里不是让大家都去效仿极端刷题,不听课,不背诵,而是你要意识到:接下来的30天你要想通关,刷题是第一要务!拒绝商榷,人头担保( 最近法考行业流行人头担保 )! 准确地说:这个阶段如果实体法自己已经完全听完了一遍或者一遍以上,实体法以外的学科已经完整的听完了两遍或者两遍以上,相对应的学科在听课时间上的安排应该减少,把听课的时间多匀一点给做题!时间较少的同学甚至可以选择放弃听课( 多指自学在职的小可爱 ),回到背诵知识点和刷真题本身!
因为听课本身就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你听再多的课,记不住,考场上你就是拿不到分;记住了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甚至灵活反向运用,看不到命题老师的陷阱,你也同样拿不了分!这个时候,只有通过做真题这个过程才能将你听过的课,背诵过的知识点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在考场上熟练运用知识点,掌握命题套路,拿上分! 在考场上哪怕你不会,哪怕你填彩票式做题,真的可能会因为你真题的量刷到一定的境界而达到蒙对的状态即答题条件的正确反射!这也是你在考场上不确定你这个答案选错了,一旦修改基本都是错的原因即第一印象的正确性,这叫不忘初心!真题一定是你这个阶段的救命稻草!没有例外、没有之一、不容商榷! 这个阶段真题只需要做近五年(13年—17年)的分年真题即可,从2013年开始做!近五年的真题两遍,有余力近七年的两遍,合理安排即可!模!拟!题!可!以!不!做! ( 呐喊式回答,不要再问了,心累! )新增考点做不做模拟题不影响,因为新增考点的考查侧重于记忆性!
只要八大主干学科完成一轮听课,务必开始近五年历年真题。否则无法开始使用历年套卷。每天一张(100道选择题),或至少半张试卷(50道选择题)。每天刷题量不宜多于300道,刷题不在于一定要刷多少,在于你刷过的每一道真题自己是不是踏踏实实搞懂、搞透了,否则就是徒劳无功。开始历年套卷后,实体法的分类真题果断放弃。对于实体法以外的薄弱学科每天完成套卷任务后,可以再做分类真题加以巩固!完成两遍近五年或近七年分年真题的童鞋,就不要再做分年真题了,把你分年和分类真题里的错题重点再做两遍,或者做一些你没有做过年份的分年真题,但是2010年以前的真题不建议大家做了。 很多童鞋都因为真题错误率高而焦虑,其实大可不必,在这个阶段做错真题是好事,做错的真题价值非常的高,它直接就告知了你哪一块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扎实。 在做真题这件事上,错是常态,不错是变态!要的就是心态!
所以面对做错的真题我们看到的不应该仅仅只有分数,更应该看到我们的知识点盲区,这就是为什么每年平时只有70多分的童鞋,最终司考成绩400+,道理很简单:错题帮他扫描知识点盲区,他又认真梳理和掌握,考场上游刃有余;反观一小部分平时试卷都是100+段位的选手,误把平时成绩当作考场上的必然成绩,那个飘的呀,得意的飘,不认真纠错,而他这个段位的选手能出错的地方意味着是命题易错的重灾区。不纠错,不认真纠错所带来的结果是考场上高水准的命题技术必然侧重于这样的易错点,而你刚好每一次100+后就或忽略、或应付了这些点的纠错,所以怎么可能过!100+的选手更应该注重你的错题点,因为那是命题的重灾区!
在这个阶段不要太关心正确率,要关心你错在了哪里!错误无非四种情况,1.知识点理解不到位;2.记忆不准确;3.没有掌握答题技巧;4.粗心、马虎;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提高正确率!错误率异常的高这是每一个人在这个阶段都会遇到的情形,关键我们怎么有效突破这一难题,而不是质疑自己,这才是我们做真题之后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个阶段一般而言记忆、做真题、听课三者的时间安排应该是各占三分之一,做真题的时间不能少只能多。不做真题,压缩做真题的时间都是自我爆炸式的复习!
【2】其次背诵
光背不行,不背更不行!法考改革一直想突破命题偏记忆的应试短板,但无论怎么改革,终究是一场应试,还是避免不了需要大量记忆的应试要求。只是这个记忆最好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所以不背,对于应试而言绝对是不太可能的,哪怕像实体法这样偏理解性的学科,也同样需要记忆。每天早晨雷打不动就干一件事:背诵!你读也好,抄也好,看也好,哪怕你睡前把讲义垫在脑袋下,只要你能记下来、能做对题,你想咋背就咋背,你的地盘你做主!绝对不唯一!你做不对题,你咋背都是无意义的!
背诵没有技巧,熟能生巧,重复中升华! “记不住”是所有同学在背诵阶段遇到的共性问题。有的同学会选择继续踏踏实实重复背诵,而有的同学会不停的给自己“背不下来”这样的消极暗示,以至于会增加对背诵的畏难情绪。 不管市面上存在任何带背班、任何背诵方法、任何口诀和归纳,最终还是得你自己背!你不背诵,一切都是徒劳无功,自我安慰和欺骗。背诵本质上也没有捷径可循,就是重复中升华,所谓的技巧和方法也只是对你背诵的辅助! 你现在不背,不让自己痛,8月中旬你还是得背,还是会痛,何必呢?背诵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两周,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背诵速度会逐渐提上来!所以,面对背诵,硬扛!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阶段所谓的强化记忆,并非全面强化记忆,哪怕你用的是讲义,也要有所侧重,常规考点、抓住高频考点、新增考点进行强化记忆。 比如像《民诉》中诉的要素、诉讼请求、诉讼标的物等基本内容,这个阶段就应该一眼带过,把诉的的种类区分,反诉这样高频考点的内容反复强化记忆; 比如像《刑法》中的刑的渊源、刑法的性质与机能、历史解释等基本内容,这个阶段就应该一眼带过,把扩大解释、类推解释、因果关系等这样的高频考点反复强化记忆;
给大家举这两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当你拿着讲义背诵的时候,你就应该能够自我区别出哪些是命题的重灾区,着重优先背诵! 很多童鞋到现在心里还有顾虑,我没强化记忆的那些非重点,万一考了怎么办?那些非重点考的可能性比较低,其次就算你做错了,你的高频考点分数足以拯救你,不要得不偿失!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更可能赌赢的高频考点上去,而不是为了极个别可能考的非重点,而最终失去了拿到高频考点的分数!舍得丢分,敢于丢分! 在实体法强化记忆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实体法还是需要背诵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比如刑法中的罪数、刑罚的的体系、裁量、执行和消灭。刑法分则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民法里的婚姻继承、侵权等等。 实体法到这个阶段了没时间就做真题,有时间做题+背诵+回顾讲义;不宜投入太多时间!听了一遍课后,自己私下不要再系统的听课了,无意义!面授的同学如果还没跟一遍,在面授课上跟一遍即可!【3】死磕背多分的记忆、真题冲刺背诵的顺序建议为; 民诉(含仲裁制度)→ 商法 → 刑诉 → 理论法(含ZT、法理学、宪法)→ 三国 → 经知 →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中国法律史→ 其他。不唯一,仅供参考!ZT不需要背诵,只需要熟悉即可;听不听课、背不背诵都无所谓,上了考场眼睛瞪大点,心中有dang考试不慌!相关的内容整理后我会发布在我的微博@法律界的小学生康康上,后期注意关注!民诉、刑诉、国际法、国际私法、法理学、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宪法、国际经济法要重点背诵,这里面任何一个学科打死不能放弃,死磕;企业破产法、保险法、票据法、竞争法、消费者法、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资源法属于仅次于重点背诵的内容,不要全面记忆,抓重点。重点在哪里?重点通过刷真题你就能感受到!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多看讲义、多熟悉,多做题;不宜多听课! 中国法律史、个人独资企业法、证券法、银行业法、土地法和房地产法、财税法有时间就看看讲义+做题,没时间就听押题课!抓重点,多做题!外商投资法属于新增,留意下! 宪法比较琐碎,小法比较多,不成体系,要求精准记忆,使得很多同学在做宪法真题的时候倍受打击,甚至很多同学一咬牙连着背诵几天,效果也不明显,大家在背诵宪法的时候应该选择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每天睡前选择30分钟左右对其重点记忆、重点巩固,特别要抓住新增考点,高频考点,不要全面复习!同时应该反复真题,因为宪法的高频考点在真题中显示的很明显!宪法课程需要理解的东西不多,所以不宜太过于依赖听课,可通过真题和背诵去解决宪法!刑诉多做题,反复背诵,随缘吧! 但是不能放弃!司考时代初期刑诉命题中法条题占比很大,记住即可得分。无需理解理论基础和立法原因,也不考查你运用法律条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刑诉命题老师想让你死,都考!而且命题结合刑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动态性和整体性特征,四个选项可能涉及不同章节又互相关联的多个知识点。
康康老师真的都不想分析刑诉了,你就把基础的点,该拿到的分数拿到就行了,别奢望高分!这个阶段了,别让自己不开心了。 如果你觉得康康老师这样的分析太不负责,太敷衍。没关系,等你下了刑诉的考场你就知道填了一上午的彩票是什么样的错觉!( 行行,我骗你我骗你,你自己去考你就知道了! ) 三国没必要放弃,国际经济法有些困难,其他都是背诵!别说背不下来,别说乱,你就没好好梳理和背诵!不惯你! 国际经济法可以多听两遍课辅助理解!对于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就不理解了,记住它即可,比如三国法里记名提单不能转让,你就不用理解为啥不能转让,你就记住记名提单不能转让即可做对题! 背多分的课程中,刑诉、民诉、商法、法理学、国际经济法可以多听听课,辅助记忆!但是不宜超过4遍课程,听多了就麻木了。其他的内容听2遍左右就背和做题吧!上文有提及几个小法可以舍弃,没问题。刑诉、民诉不要同时背,同时看!中间插一个学科,茶什么学科,看你心情!
三大诉讼法基于辅助记忆,可以对比。如果是怕命题老师考三大诉讼法的对比点,那你才想多了!命题老师没有那么险恶! 考什么!学什么!背什么!不要老是自我幻想命题老师会怎么考,你那小脑袋可能连命题老师做梦时想的深度都没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伤害了你瘦弱的小心灵。)。一切都回到真题,真题会告诉你它考过没! 实体法的背诵可以安排到晚上或者下午,从性比价而言一般不适合安排在早晨!主观题没有必要开始复习,先把客观题解决了再说,莫要贪心!
四、适应机考,提高答题专注度
一般首次使用机考模拟,或者不熟悉机考模拟,分数都会低于纸质版真题的分数,主要因为不能完全适应机考应试的专注度要求,在答题的过程中思维不连贯,因为紧张、眼疲劳等因素容易走神。 建议大家从现在直至考前至少要进行3—5次系统的机考模拟考试,以便适应机考答题模式!同时注意在考场上可以带缓解眼疲劳的滴眼液,如果不让带,可以选择远眺等方式缓解眼疲劳,是远眺,不是偷瞄旁边人的答案,可能他做的还不如你呢? 答题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趴着、躺着等姿势。当然监考老师允许,你躺着也行!
强烈推荐竹马法考模拟机考!你说我是托······行吧,我就是托,怕了怕了,这个阶段的法考生惹不起惹不起!机考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操作,模拟后认真纠正!不要在意分数,因为不会太高!
五、正视押题,重在基础知识
文中我也多次提到听押题课,并非我推崇押题,而是从应试的角度而言,押题确实能带来临门一脚的效果!但是如果你的球离球门太远,估计两脚也进不去,甚至踢歪了!我想表达的是你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与否就相当于球与门距离的远近,你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了,押题就是锦上添花、临门一脚;你压根就没好好复习,临门无影脚也不好使! 退一步而言,今年两套试卷,仅关注押题的话很有可能出现押题确实押中了,但是它押中的不是你考的那一套,尴尬不? 再退一步而言又有几个老师能够押中原题(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好像说实话了。对不起对不起,老师押的都很准。你跟的老师押题最准!),基本都是以押知识点的形式。如果你自己学习的效果还不错,你自己押都挺准。你最终能通关,还是在于你对常规考点、新增考点、高频考点的有效掌握,所以切忌把自己的一年的辛苦赌在押题上! 考前一周再去关注押题也是来得及的,不要再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或者自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上了!所以一定要以正确的备考姿态面对押题,不能过于夸大押题的作用,更不能对押题存在依赖的心理。 建议大家购买押题后,不要跟直播,因为流量大,对网速的要求高,最后折腾了半天也没跟上押题的直播课,直播结束后跟录播即可!( 什么?大点声。想要康康老师的押题。哦哦,我敢押,你敢信嘛? )特别提醒,不要迷信小道消息,不要迷信购买答案,扯犊子!这样还不如自己拿个骰子上考场呢?概率还高点!特别提醒:康康老师在考前也会免费给大家提供原创押题,跟紧我的微博@法律界的小学生康康、微信公众平台康康老师带你过法考;(其实就是骗你关注我而已,大猪蹄子康康老师)
六、学说争议:不关注、不讨论、不站队
面对法考领域的学说争议,让我看到了广大考生朋友们的优秀,别停,很有意义,最好题都不要做,书也不要背,瓜子嗑上,好好唠,今天距离法考还有300来天!司法部在历年真题中,面对学说争议的问题态度很明确。不会没有任何前提和假设,赤裸裸要求考生一定使用哪一个学说。历年真题里,但凡有学术争议的问题,司法部要么给你特定的前提或者假设,要么给你可选择、可探讨的空间,这叫推理题。特别是主观题中,更是允许你同时选择多个学说多种角度,自圆其说!那你为什么非要把关注点留在学说争议上呢? 有同学会反对到:你说的不对,康康老师!2018年有一道刑法题关于骑走摩托车的,就没给你前提和条件,让你选择一个罪名,好几个刑法老师的答案不一样。在刑法专业问题上康康老师不跟你争论,毕竟我也只是法律界的小学生,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你要注意到司法部不公布真题的情况下,任何一道回忆版的真题,都很有可能因为某些细节的缺失而导致不同的答案。加之授课老师对回忆版真题还会进行二次改编,看似同一个案例,实质早已因细节的改变而变化了考查的重点。答案固然会不同! 换个角度而言,就算司法部强制你了,要求你了,就只能用一种观点,也不说用哪个观点,你就是做错了!你做错的那两道题影响你通关嘛?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你能否通关,这两道题决定不了!把精力多投放给其他点上,也把这两分给挣回来了,何必呢?所以面对学说争议的问题:不关注、不讨论、不站队!掌握两观点即可!特别是这个阶段,除了自我慌乱,意义何在?你自己个法律人还没一撇呢,还操心学术界的问题?
七、摆正心态,尽力而为
法考备考,心态崩塌即宣告法考失败! 请记住,只要你在竭尽全力,认真努力,任何人对你的否定,包括你自己的自我否定、自我质疑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是不准确的! 每一个踏进法考考场的学生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万事俱备,只欠考试了,都会焦虑于很多书还没看,很多知识还没背,很多真题还没做等等; 每一个走出法考考场的童鞋也从来不认为自己一定会过,甚至觉得自己过不了,最后他却过了;这就是司考,这就是法考,结果没出来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法考通关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不要过早的把自己这一路的努力否定的遍体鳞伤!请记住你能否通关: 不在于你跟了哪个机构,追捧哪位名师,购买了多少资料,转过多少锦鲤鱼,而在于这30天你能否打破自己作秀般的努力,突破自己形式化的复习,扭转自己非智力因素(专注力、意志力等)的懈怠! 复习至此,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别无他法!其他亦是心理安慰,抑或退却的理由!不要说时间不够,是你给自己的懒惰寻找出口!不要说我记不住,是你自己重复的还不够!一讲义,一真题,一康康,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法考足矣!
八、客观题考试注意事宜
1. 准考证一定要打印多份,黑白彩印均可,建议打印一份彩色的,可以做个纪念( 这个夏天很苦,但是回头再看值得!甚至会热泪盈眶! ); 2. 一定将准考证PDF文件或者扫描的电子版保存到手机里,万一考试当天你没带,可以就近找打印店印一份,考试当天是不能打印准考证的; 3. 准考证出来后即知晓考场位置,提前预定酒店,客房隔音效果要好;建议自己独立订一间房;客房里有台灯,因为你晚上还要复习( 我只是说说,别当真,你指定不会学习 ); 4.考前一周按照考试的时间来调整作息,早睡早起,保证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不要得不偿失; 5. 复习资料只需要带讲义即可,考试的路上就不要再搜集押题了;还不如听听康康老师的60秒; 6. 各位小仙女要看一下考试前后大姨妈是否光临,提前准备好相应的东西(其实我也不知道准备啥,母胎solo!); 7. 考试中午一定要午休30分钟左右,考试之前少喝水,否则上卫生间后需要重新进入答题状态,浪费时间; 8. 进入考场前一定要迷之自信,你就想:我选的是啥,司法部答案就是啥!法考为我而来,我不过谁还能过;实在不行,你就想想康康老师可爱的样子; 9.一定好好享受考试这一天,因为看到30天冲刺方法论的同学,在你接下来的人生中这场考试将不再从来;祝福;
我们都是时间旅行者,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成人专升本考试试题哪里有?
2024-08-07  阅读:947 -
自考历年真题有用吗?有哪些作用?
2024-08-05  阅读:1227 -
自考弃考有什么后果
2024-08-02  阅读:1205 -
自考考生考试答卷前应注意什么
2024-08-01  阅读:1055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