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客家人,曾任广东副省长,主管广东经济工作!

发布时间:2019-08-06 23:35:33   来源:贵客周刊
钟阳胜,1948年8月生,广东龙川客家人,学历研究生、经济学博士,曾担任江门市委书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是广东省第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市委书记主管广东经济工作的第一个博士常务副省长!  钟阳胜  是一名专家型学者,也是广东从地方到省委从政多年、广东政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广东经济发展重要推手。2009年被列入“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公开简历显示,钟阳胜曾长期在基层工作,历任生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担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1982年后,钟阳胜任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科员、副科长(其间:1985年9月-1986年12月挂职任新会县委副书记),1986年后,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后调任河源,相继担任河源建市市委副书记和平县委书记县武装部党委书记河源市代市长市武委会主任等职,1991年后,重新调回广东省委,担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1993年起,担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其间:1994年3月-1994年7月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4年后,1997年,钟阳胜再度调任地方,担任江门市委书记江门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6年3月-1998年7月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系工业经济专业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后,担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3年6月后,任省委常委(2007年5月卸任)、常务副省长,2008年1月24日 任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2年1月,钟阳胜退休。
有媒体这样形容钟阳胜:有学者的博学、严谨、智慧,又有实干家的直奔主题、讲求实效。酷似学者,其实是行者,这正是他的生动写照。
他,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0年又入选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其实,钟阳胜并非职业经济学家,他一直担任党政要职,直至退休。2003年至2008年,钟阳胜作为广东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分管全省经济工作,他成为能在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舞台上实践其经济理论的第一位经济学家。不少人都很羡慕他,但不了解他责任重大。
据统计,全省2002年GDP1.35万亿元,2007年3.17万亿元,增长超过一倍;全省财政收入2002年2380亿元,2007年785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100亿元,总增长超过两倍;广东GDP在全球经济体的排位,2002年第32位,2007年升至第23位。钟阳胜作为省委班子重要成员,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进这么多重大项目,闪现其中的,有钟阳胜首创的经济理论,丰富的产业经济知识,还有能源经济理论、世界经济地理、世界能源经济,以及金融理论与金融发展史等相关知识,包括对巴塞尔协议的了解;再就是他从生产队长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经验和历练;再上升就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集中大家的政治智慧和商业智慧,工作中坚持原则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不少人与钟阳胜对话,都会有一种深刻感。读书之于他是一种生命活动,如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缺少,似乎已融入了血脉,游散在神经、细胞、肌肉、骨骼,又像一日三餐那样自然。
他从小爱读书。上初中,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大量阅读。上高中时他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工作方法》和《列宁文选》两卷集。成为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当时很多书被列为禁书,他却深得老师喜欢,读了很多“禁书”。1978年第一届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师从著名哲学家邢贲思、王锐生,读书很多,目标也更明确,更注意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那个书店和经费都匮乏的年代,他每月都要“狠狠”地逛一次书店。直到现在,每个月还不断买书,后来还加上上网购书。
在钟阳胜家中,占空间最大的是书房,最多的财富是藏书。书房就像个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涉及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包括许多自然科学和史学书。从论到史,也有音乐和诗歌类的书,尤以经济类的书最多。各种经典,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还有普列汉诺夫、布哈林,以及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古典哲学,西方启蒙学者主要人物,乃至现代思想大家的名著等,林林总总,真正是脚踏实地与书为伴。
据河源日报2013年12月报道,龙川一中建校100周年座谈会,龙川一中杰出校友、广东省委原常委、原常务副省长钟阳胜校友发来贺信,表达了对母校百年华诞的美好祝愿。
当年的12月2日,据河源市信息门户东江河畔网在一篇感动河源的人物记实中报道谈到龙川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段邦贤,龙川县委副书记钟碧平等专程前往广州拜访原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校友,对龙川一中建校100周年进行了专访。
钟阳胜是这样说的:今天,你们到我这里来谈川中百年校庆的事情,我很高兴和感激,我作为一名川中毕业的学生有一种很强烈的归属感。我不是川中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得到过学校领导,特别是班主任以及直接授课老师很多关心的学生。我也是一个有向往、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我初中不在川中,高一才考上川中,上高中时最初的理想是毕业后考中山医科大学,将来做一个名医。但因为身体不好,担心不能报考一类大学,心里非常纠结。后来,高考的招生简章帮助了我,于是我确定将来报考外交学院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将来做一名外交官。为此,我从高二开始就自学外语,外语成绩一直很好。方向重新选择确定后,我就从高二开始坚持用外语写日记,坚持超前自学,因此到1968年离校时,我的外语阅读水平实际已达到大学外语专业三年级水平。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并且后来一直坚持自学,加上在其他方面的努力,后来我不仅成为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国家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后第一届拥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而且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市委书记,主管广东经济工作的第一个博士常务副省长。我很幸运,有这么多个“第一”,而且不少人还认可我在实际工作中有所贡献,在理论研究中有所造诣,给我很重的担子和责任,也给了我很多信任和赞誉。其实,我只是母校一个有思想的毕业生。我感恩母校,永远忘不了川中,忘不了川中的老师,忘不了在川中的同学。   因为我是从川中出发的,我身上的文化基因是川中给我的。
暨南大学多年来的招生简章这样写道,建校至今,暨南大学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知名人士江上青,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前会长陈共存,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王学萍,徐乐义,钟阳胜等许多政府,工商,文教著名人士均为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可谓人才辈出,享誉中外
个人履历
1968年后,在广东省龙川县任小学附设中学教师、生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0年后,在广东师范学院政治系学习;
1973年后,任广东师范学院政治系教师、党支部书记;
1978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历史唯物主义专业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1年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1982年后,任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科员、副科长;
1983年后,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处长(其间:1985年9月-1986年12月挂职任新会县委副书记);
1986年后,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88年后,任河源市委副书记,和平县委书记、县武装部党委书记;
1989年后,任河源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武委会主任;
1990年后,任河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武委会主任;
1991年后,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3年后,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其间:1994年3月-1994年7月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
1997年后,任江门市委书记、江门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6年3月-1998年7月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系工业经济专业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0年后,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同年12月,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3年6月后,任省委常委(2007年5月卸任)、常务副省长。
2008年1月24日 任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