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高起专语文选择题真题+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5-10-27 05:43:03   来源:自考网学历提升路上,文学常识是绕不开的必修课。这些看似简单的选择题背后,藏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密码。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应对考试,更能提升文化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七月》出自《诗经》,属于农事诗类别。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展现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图景。类似题材的还有《豳风·七月》,但要注意区分不同诗篇的侧重点。
“乐府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这两部作品都以叙事见长,前者讲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后者刻画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都是古代民间文学的瑰宝。
《门槛》中“一座大楼”的意象,象征着革命事业。这种象征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常见,通过具体物象传达抽象理念,需要结合作者创作背景理解。
李白的代表作包括《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但《兵车行》并非其作品。这首诗出自杜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体现了杜甫“诗史”的创作特点。
杜甫《登高》属于七言律诗。这类诗作讲究平仄对仗,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是唐代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
《种树郭橐驼传》中“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原理,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这种以事喻理的写作手法,体现了作者对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
李商隐的诗歌以婉曲朦胧著称,擅长运用典故和意象营造含蓄意境。这种风格与他身处晚唐社会动荡的背景密切相关。
“凌波不过横塘路”化用了曹植《洛神赋》的意象。这种化用手法在古典诗词中常见,通过引用经典增强作品的文化底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提到的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但孙策并不在其中。这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作品创作意图进行分析。
《米龙老爹》采用两种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这种手法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在文学创作中,叙述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表达效果。
这些文学常识看似零散,实则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钥匙。建议在备考时建立知识框架,将作品背景、作者风格、艺术特色等要素串联起来,形成系统认知。记住,真正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理解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点击进入: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立刻获得免费一对一自考问题解答。>>
            
    
        推荐文章
    
    - 
            
            成考高起专语文知识点归纳有哪些答题技巧2025-06-21  阅读:1035
- 
            
            成人高考专升本2024年语文必备知识点及考点整理2025-06-21  阅读:1078
- 
            
            成人高考法语(专升本)专业介绍2025-06-04  阅读:1400
- 
            
            成人高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介绍2025-06-04  阅读:1297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