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

高校类型:二本
所在地:海南海口
在线咨询 立即报考
  • 学校主页
  • 学校介绍
  • 新闻动态
  • 招生专业
  • 招生简章
  • 网上报名
    海南医学院(简称“海医”)坐落在素有“椰城”之称的风光旖旎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海南省省会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地处热带地区的医学高等学府。《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联合发布的上海软科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500强排行榜上,海医排名第302名,名列海南省大学第二。

    学校前身是1947年林筱海先生创立并担任首任校长的私立海强医事职业学校和1948年宋子文先生创建并担任首任董事长的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两校于1951年合并为海南医学专门学校,后更名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海南大学医学部。1993年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建立海南医学院,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

    学校始终坚持“发挥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办学70年来,形成了留学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普通本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博士生学历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已向社会输送人才4万余人,其中有院士1名、省部级干部2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1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海南省22家市县综合医院,70%以上医院的院长由海医毕业生担任,医疗科室的专业技术骨干、全省基层卫生单位的学科带头人中毕业于海医的占60%以上。海医毕业生已成为海南省医疗卫生队伍的主要力量。“厚德、严谨、博学、和谐”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海医精神已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校本部(城西校区)位于海口市学院路,占地面积628亩;图书馆馆舍面积3.4万m2,文献资源总量229万册;建成主干双核心万兆环网,双通道连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网,实现全校区高带宽无线网覆盖的高效能校园网络。学校设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涵盖二级学科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专业3个,涵盖二级学科46个;本科层次开设有医学、理学、管理学和工学4个学科门类23个专业;内设二级教学院系部15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实习)基地97个;现有各类学生1911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0721人、留学生408人、硕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历人员)391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8300余人。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90人,专任教师716人,硕博士528人;拥有进站院士1人,引进“长江学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1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海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杰出)人才5人。聘请国内外院士和知名学者80余人任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是目前全国唯一开展全员应急救护培训的高等学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教育推进机构中国成员单位协调中心常设机构所在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本科院校项目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教育部与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3项、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训计划2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并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建“中国医学数字教育项目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全面发展,德育为先;重视实用,突出特色;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针,树立培养“红色医生”的教育思想观念,坚持立德树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并践行“致力于岗位胜任力和领导力培养,彰显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学生工作与医疗卫生职业特点、社会实践、应急救护培训、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进行深度的融合,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使医学生“懂得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教育成为主流,使“修德修身,医国医人”的核心职业价值观深植于学生内心深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达医中国 SHOW”2012年类克杯风湿疾病主题病例春季挑战赛全国总冠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和最佳创新创意奖,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普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二等奖,第九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创办了海南省首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海医大致坡口腔门诊部。学校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居省内前茅,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

    学校坚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拥有海南省首个医学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教育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考试考官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专科基地7个、国家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实验室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以及一批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特色学科。落户学校的海南省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是全国45个首批获得国家GLP证书的单位,在全国10个获此认证的高校中排名第二。学校正在筹建教育部热带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海南)紧急医学救援队、香港大学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学校近六年来共获省级科研成果奖35项,发表论文3050篇,其中SCI等三大检索源收录459篇;主办《海南医学院学报》、《亚太热带医药杂志》(英文版)、《亚太生殖杂志》(英文版)、《急性病杂志》(英文版)等4本学术期刊,其中《海南医学院学报》在全国医学学报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7位,H值排名第3位,被引频次排名第4位;目前中国唯一一本全英文版的国际性热带医药期刊《亚太热带医药杂志》已进入国际所有著名的检索数据库。

    学校已运营的3所直属附属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共编制床位4500张,年门急诊量逾17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0万人次;拥有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48个、省级专业基地2个。全科医学专业国家住培基地、全国手汗症海南诊疗基地、全省唯一的精子库、海南首家航空救援医院、海南省生物样本库等分别落户各附属医院。医院认真履行社会职责,圆满完成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文昌航天火箭发射、“海疆召唤-2016”海上医疗救护拉动演练、西沙群岛海上救援、护航保障等重大活动医疗保健任务,同时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开展了“送医送药送温暖”扶贫义诊活动。第一附属医院荣获全国“医疗扶贫贡献奖”,是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

    学校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南海战略,加强与沿线热带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已面向32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是目前海南省本科院校开展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规模数量最多的学校;与美国犹他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韩国全南大学,泰国纳瓦明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台北医学大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著名大学建立交流与合作,开展了本科生互派、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等领域的国际教育合作。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按照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海南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推动海南医学院建设成为热带医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要求,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海南发展需求,服务医疗健康和医药产业等海南优先发展产业的需求,集中力量建设热带医学、急救创伤及灾难医学、生殖医学、南药黎药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学科领域,打造富有热带特色的医药学科体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建设具有鲜明热带医学特色的医科大学。(数据截止:2017年3月30日)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电话:0898-66893398
    邮编:571199

    传真:0898-66893761

    网址:http://www.hainmc.edu.cn

    海南医学院(简称“海医”)坐落在素有“椰城”之称的风光旖旎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海南省省会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地处热带地区的医学高等学府。《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联合发布的上海软科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500强排行榜上,海医排名第302名,名列海南省大学第二。

    学校前身是1947年林筱海先生创立并担任首任校长的私立海强医事职业学校和1948年宋子文先生创建并担任首任董事长的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两校于1951年合并为海南医学专门学校,后更名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海南大学医学部。1993年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正式建立海南医学院,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

    学校始终坚持“发挥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办学70年来,形成了留学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普通本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博士生学历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已向社会输送人才4万余人,其中有院士1名、省部级干部2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1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海南省22家市县综合医院,70%以上医院的院长由海医毕业生担任,医疗科室的专业技术骨干、全省基层卫生单位的学科带头人中毕业于海医的占60%以上。海医毕业生已成为海南省医疗卫生队伍的主要力量。“厚德、严谨、博学、和谐”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海医精神已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校本部(城西校区)位于海口市学院路,占地面积628亩;图书馆馆舍面积3.4万m2,文献资源总量229万册;建成主干双核心万兆环网,双通道连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网,实现全校区高带宽无线网覆盖的高效能校园网络。学校设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涵盖二级学科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专业3个,涵盖二级学科46个;本科层次开设有医学、理学、管理学和工学4个学科门类23个专业;内设二级教学院系部15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实习)基地97个;现有各类学生1911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0721人、留学生408人、硕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历人员)391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8300余人。

    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90人,专任教师716人,硕博士528人;拥有进站院士1人,引进“长江学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标兵1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海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杰出)人才5人。聘请国内外院士和知名学者80余人任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是目前全国唯一开展全员应急救护培训的高等学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教育推进机构中国成员单位协调中心常设机构所在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本科院校项目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教育部与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3项、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训计划2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并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建“中国医学数字教育项目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全面发展,德育为先;重视实用,突出特色;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质量方针,树立培养“红色医生”的教育思想观念,坚持立德树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并践行“致力于岗位胜任力和领导力培养,彰显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学生工作与医疗卫生职业特点、社会实践、应急救护培训、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进行深度的融合,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使医学生“懂得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教育成为主流,使“修德修身,医国医人”的核心职业价值观深植于学生内心深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达医中国 SHOW”2012年类克杯风湿疾病主题病例春季挑战赛全国总冠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和最佳创新创意奖,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普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二等奖,第九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创办了海南省首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海医大致坡口腔门诊部。学校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居省内前茅,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

    学校坚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拥有海南省首个医学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教育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考试考官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专科基地7个、国家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实验室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以及一批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特色学科。落户学校的海南省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是全国45个首批获得国家GLP证书的单位,在全国10个获此认证的高校中排名第二。学校正在筹建教育部热带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海南)紧急医学救援队、香港大学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学校近六年来共获省级科研成果奖35项,发表论文3050篇,其中SCI等三大检索源收录459篇;主办《海南医学院学报》、《亚太热带医药杂志》(英文版)、《亚太生殖杂志》(英文版)、《急性病杂志》(英文版)等4本学术期刊,其中《海南医学院学报》在全国医学学报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7位,H值排名第3位,被引频次排名第4位;目前中国唯一一本全英文版的国际性热带医药期刊《亚太热带医药杂志》已进入国际所有著名的检索数据库。

    学校已运营的3所直属附属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共编制床位4500张,年门急诊量逾17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0万人次;拥有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48个、省级专业基地2个。全科医学专业国家住培基地、全国手汗症海南诊疗基地、全省唯一的精子库、海南首家航空救援医院、海南省生物样本库等分别落户各附属医院。医院认真履行社会职责,圆满完成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文昌航天火箭发射、“海疆召唤-2016”海上医疗救护拉动演练、西沙群岛海上救援、护航保障等重大活动医疗保健任务,同时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开展了“送医送药送温暖”扶贫义诊活动。第一附属医院荣获全国“医疗扶贫贡献奖”,是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

    学校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南海战略,加强与沿线热带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已面向32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是目前海南省本科院校开展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规模数量最多的学校;与美国犹他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韩国全南大学,泰国纳瓦明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台北医学大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著名大学建立交流与合作,开展了本科生互派、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等领域的国际教育合作。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按照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海南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推动海南医学院建设成为热带医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要求,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海南发展需求,服务医疗健康和医药产业等海南优先发展产业的需求,集中力量建设热带医学、急救创伤及灾难医学、生殖医学、南药黎药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学科领域,打造富有热带特色的医药学科体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建设具有鲜明热带医学特色的医科大学。(数据截止:2017年3月30日)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电话:0898-66893398
    邮编:571199

    传真:0898-66893761

    网址:http://www.hainmc.edu.cn

    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须知

    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接受在海南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报考。应考者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公布的开考专业、课程和考试计划安排参加考试,应自觉遵守海南省自学考试考场规则,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 报名时间
    自学考试的课程结业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又称笔试)和实践性环节考核两种。

    1、理论考试课程报名时间
    自学考试理论考试课程报名时间一年2次,分别为3月1日至10日,9月1日至10日。

    2、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时间
    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时间一年2 次,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各1次。本科段专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报名时间安排在每年的3月、9月的第二个星期。计算机操作技术上机考核报名时间一年一次,为每年的9月15日至9月30日。联系电话:66188895。
    ◆ 报名地点
    1、理论考试课程报名地点
    考生通过登陆海南省考试局网站上的“自学考试报名系统”选择报名地点并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
    2、实践性环节考核报名地点
    报考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考生到各主考学校的成教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报名。
    ◆ 报名对象
    凡在我省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职业、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及居住地的限制,均可报名参加自学考试。
    劳改、劳教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也可申请报考。
    ◆ 报考条件
    1、报考自学考试专科专业的条件
    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只接受具备相关条件的应考者报考。其他专业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考生可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专业,但提倡在职人员按学用一致的原则报考,提倡残疾者报考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专业。
    2、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的条件
    凡具备国家承认学历(指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的专科以上的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提倡专科毕业生报考相同的本科段专业;报考非同类专业本科段的专科毕业生,在修完所报本科专业的全部课程之后,按国家规定必须加试专科段专业的有关课程,具体要求按专业考试计划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考生必须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报考相应课程实践性环节的考核;考生的本科论文答辩、毕业设计、临床实习等考核,必须在所报考专业的全部理论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报考。
    ◆ 报考程序
    我省自考报名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方式,考生在上网报名前应到中国工商银行办理网上支付手续,以便通过网络缴纳考试费用。考生登录报名网站后,按报名流程的指引,选择报名地点、选择考生类型、填写考生信息、选择报考专业及考试课程,认真核对本人所填写的基本信息,确认无误后,通过网上缴纳考试费用。网上报名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考生的信息不能自行更改 .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会自动弹出考生本人的《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登记表》供考生备查,对新生的准考证号系统会自动生成并记录在报名信息表上。这次报名的新生须在9月6日至12日到报名点拍照(所拍的相片将用于制作准考证及毕业证)。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在退出报名系统之前,必须记住本人的准考证号和网上支付定单号及报考密码。
    考生在考试前五天凭身份证到报名点领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试通知单》和准考证,需要开收费发票的,由报名点出具。
    考生可凭准考证号和报考密码登陆我局主页上的自学考试门户站修改本人信息和查询本人的报名、网上支付结果、应试通知单、考试成绩等有关信息。

    (本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