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的课程设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7-13 08:31:19   来源:自考网
对于通过自学考试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们,主要介绍了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与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是考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基础课程,包含基本专业术语,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课程。基础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为日后择业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的《税法》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专业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即专业课。
4、选修课:根据兴趣爱好或者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
5、实践性环节。实践环节是选择所学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或课题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环节。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补考。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