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为什么难?2020年考生要怎么针对性备考?

发布时间:2019-12-08 23:53:08   来源:自考网
10月底,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再创历史新高。
在招聘市场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博士您坐下,硕士你留下,本科你等一下,专科你让一下。”
虽是段子很扎心,但你看着大楚楚,诚实地说:这句话真实吗?上班后再想回头升个学历真的很难,尤其是自考。
信息错综复杂,正确信息难寻
自考的政策几乎每一年都在变更。比如教材大纲、考试计划等,要充分了解这些信息,才能成功备考。
自考的每一个事项都有时间限制。从报名、报考、考试、到最后的毕业申请,都有时间限制。
不及时跟进这些时间信息,最后错过事项,就只能等半年后再次办理,反而是浪费了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自考的隐性政策。有一些政策,是在考试院官网没有细说,但在实际操作中又确实存在的,比如免考政策。
今年报名结束后,就有同学说因为信息准备不足,报名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这里大楚楚相对2020年报自考的同学说:
1、提前把报考指南,涉及报名流程(预报名、正式报名)、报考流程、缴费流程等提前学习下,保证在报考时,可以顺顺利利。
2、多下载几个浏览器,电脑端和手机端,什么谷歌、火狐、IE、360、谷歌等,手机端,除了自带的,夸克也可以。
3、可以组队报名,谁那能报上,抓紧让别人帮忙报名。
自控、学习很难
其实,说来说去自控、学习能力主要还是要看个人!有的同学学习基础比较好,懂得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实施,但也有的同学一看书就头疼。所以看起来自考比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要难上许多。
有人说:我听朋友说自考很难,考不过,我也不敢考了。有的表面上喊着自考难,实际上可能连一本书都没看完。
但是,诚实的说,学习难并不等于考试难!先了解教材大纲,根据大纲制定复习规划,如果能与自考网课相结合复习效果更好,一直地做题、练习,久而久之,习惯做题了发现自考其实也没那么难。
关于自考备考,我见过的高分自考生的学习心得来看,他们给的建议是:
提前3-4个月复习下次的考试,每天可以抽出1-2小时左右的时间学习,跟着授课老师的节奏复习,打好基础,做好重点内容的笔记,课后结合真题练习,考前再复习巩固重点知识。
解决方法:学习没有捷径,如果非说有的话,那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所以即将备战2020年自考的同学们要做好准备,背水一战啦!
坚持下来很难
任何事情,都是贵在坚持。想要拿到有价值、受认可的文凭,就必然要付出努力。
很多朋友说工作之后就再也静不下心来看书了,但是习惯可以养成,同学们可以先找些自己喜爱的书来阅读,先让自己沉下心来,然后渐渐地转向些学习的书。
在2019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为全国自考生提出了“关于重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发展的建议”,也就是“8552”号建议。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也迅速给出了回复。指出下一步,将加大现有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协同推动、抓好落实,进一步保障自考毕业生合法权益,具体:
1.保障自学考试毕业生合法权益,提升自考毕业生就业择业竞争力;
2.推进自学考试内涵建设;
3.扩大高等教育向社会开放等。
自考虽然难,但教育部已经越来越重视,走向规范合理化是一种必然,这也意味着我们自考取得的文凭,将会更有价值。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