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12大学语文
发布时间:2025-07-08 14:18:23   来源:自考网江苏教育学院编
编写说明
根据苏教师[1999]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教师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制定了江苏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考试新方案,按照此新方案,我们组织江苏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编写了2001年(上)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各开考课程的考试大纲,并经专家进行了审定。现印发给各助学单位和考生使用,作为考试的要求和依据。欢迎各地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办公室二000年十月
一、能力要求
1、了解中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识记文学只上有关的名家名篇。 2、能够顺利阅读一般的文章,能够借助工具书读懂简单的文言文。 3、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写作艺术。 4、具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的一般写作知识,能对课本中所涉及到的文章写作艺术作出正确的分析。
二、知识范围
(一)文学基本常识 掌握课本所涉及到的几十位作家知识与作品知识,识记重要作家的名号所属时代、国别、了解他们的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识记重要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三)汉语与写作常识 掌握作品中有关文言词语的词义及用法,能分析一般单句的语法成分,掌握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等常用修辞格。掌握各篇作品的文体分类与相关写作知识。
三、课文的评价与要求(标题前加*号的为精读篇目)
1、*东山
3、叔向贺贫
4、*荆轲剌秦王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齐桓晋文之事章
7、*山木
8、山鬼
9、*孙子列传
10、*饮马长城窟行
本诗属汉乐府 相和乐府。 识记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新阶段,汉乐府根据所用音乐的不同,分成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等四种。 理解本诗写的是一位妇人对远方行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长年征战给广大人民造成的家庭分离的痛苦。 背诵全诗。 重点词语 (1)夙昔梦见之 (2)入门各自媚
11、*短歌行
识记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 划分诗的层次,掌握各层层意,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精神。 掌握诗中的比喻用法。 背诵第一、第四自然段。 重点句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重点词语 (1)但为君故 (2)枉用相存 (3)契阔谈宴
12、咏贫士
识记作者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开创古代田园诗歌的传统,前人称他为“隐逸诗人之宗”。 《咏贫士》共七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识记本诗的主题:叙述诗人的贫困状况与理想节操。 归纳各层大意 背诵全诗 重点句子 (1)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2)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 13、芜城赋
识记本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抒情小赋之一,作者鲍照是我国南北朝时代有代表性的杰出诗人。了解诗人写作的社会背景。 识记本赋采用的夸张、对比手法。 重点句子 (1)格高五岳,袤广三坟。 (2)制磁石以御冲,糊赬壤以飞文。 (3)千龄兮成代,共尽兮何言! 重点词语 (1)胡能侈秦法 (2)峻隅又已颓 (3)东都妙姬,南国丽人。 14、过香积寺
识记作者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理解本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晚年恬静淡泊的心志。 背诵全诗。
15、*梦游天姥吟留别
16、*行路难
17、*兵车行
18、登高
识记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曾被后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掌握本诗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背诵全诗。
19、*原毁
识记本文作者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主张创新,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理解本文是一篇针砭时弊的议论文。 掌握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重点段落 第三自然段: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道德之行,难已! 重点句子 (1)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2)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3)其责人也详,其待已也廉。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重点词语 (1)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2)一善易修也。 (3)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4)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20、*琵琶行
21、*三戒并序
2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识记本诗是一首七律感怀诗,作者借景抒怀,为自己政治上遭受的不平,为好友与已一样,同被贬到南荒,抒发了悲愤忧愁的情怀。 理解颔联的象征意义。 背诵全诗。 重点词语 (1)惊风乱飐芙蓉水。 (2)犹自音书滞一乡。 23、*泊秦淮
识记本诗作者杜牧是晚唐诗人,被时人称之“小杜”。本诗为七言绝句。 理解本诗主题:通过对秦淮夜景的描绘,历史兴衰的感叹,谴责人晚唐统治者和官僚贵族不恤国事寻欢作乐的丑恶,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隐忧。 背诵这首诗。 掌握“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曲笔内涵。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识记作者李煜是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 掌握本首词写的是作者对故国和过去享乐生活的怀念,抒发了深沉的哀怨情感。这首词是作者被俘后的作品。 背诵这首词。 25、*秋声赋
识记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等。 理解本文为一篇文赋,特点是铺陈夸饰,词藻比较华丽,句子骈散结合,富于变化,骈文部分要求押韵。 掌握本文的主题:人受自然(有声之秋)的影响较小,而受自我忧虑(无声之秋)的影响较大,因而在生活的挫折面前应保持乐观旷达的态度,不应陷入忧虑悉苦不能自拨,即: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重点段落 全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句子及词语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2、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3、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4、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26、*训俭示康
27、江城子(密州出猎)
28、*教战守策
29、声声慢(寻寻觅觅)
识记作者李清照,宋代词坛婉约派大家,有《漱玉词》。掌握这首词:作者抒发了国破家亡后,深沉而悲痛的心情。理解这首词开头的七组叠字及结尾处的两组叠字表达效果。 背诵该首词。 重点词语及句子 1、满地黄花堆积。 2、梧桐更兼细雨。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0、*关山月
识记作者陆游,自号放翁,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现存9300多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掌握关山月,原为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戌边战士月夜思乡及家人互伤离别之情。 掌握全诗的层次及内容。 理解该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理解该诗的中心句。 重点词语及句子 1、朱门沉沉按歌舞。 2、戌楼刁斗催月落。 3、中原干戈古亦闻。 4、遗民忍死望恢复。
31、沈园二首
3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熟读全首词 重点词语和句子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4、天净沙(秋思)
识记作者马致远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在散曲上的成就可称元代之冠。著有杂剧《汉宫秋》等七种,散曲有《东篱乐府》,其中小令104首,套数17套。 识记《天净沙·秋思》,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中之最佳者。该首小令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尊为“秋思之祖”。 背诵全篇。 35、*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识记作者睢景臣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 识记元曲分杂剧和散曲两类,其中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掌握该首套曲在写作上的三大特点。 理解该首套曲主要内容;了解该曲中刘邦的形象特点。 重点词语及句子 1、畅好是妆幺大户。 2、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3、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4、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 5、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士递送夫。
36、沧浪亭记
37、*报刘一丈书
38、林黛玉进贾府
识记作者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由于贫病早卒,只完成全书中的前八十回。 掌握《红楼梦》的主题:主要表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盛和衰亡的过程,以贾家的荣、宁二府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对黑暗的封建社会腐朽生活,虚伪的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被压迫者的苦难与反抗,对封建社会叛逆者表示了同情、赞美和惋惜。 掌握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特点是借助林黛玉的眼睛来表现贾府的人和事。 重点词语 1、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2、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3、座上珠玑昭明,堂前黼黻焕烟霞。 4、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5、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39、*治平篇
识记作者洪亮吉,清乾隆时编修,著有《春秋左传诂》、《公羊毂梁古义》、《六书转注录》等多种。本文选自《卷施阁诗文甲基》 重点段落 全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词语 1、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2、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 3、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 4、一人居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 重点句子 1、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2、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 3、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40、*《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识记孙文,号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者。 掌握本文的写作背景。 重点词语及句子 1、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山戏。 2、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 3、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 4、视清季有加。 5、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41*灯下漫笔
识记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傍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及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识记本文选自鲁迅杂文集《坟》。 理解第一部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剖析结论及对青年提出的希望。 理解第二部分作者对国“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结论,掌握作者对中国青年使命的呼唤。 理解全文的“漫笔”形式。 42、自题小像
识记这首诗是作者留学日本时题在自己的小照后面送给友人许寿裳的,该诗表达了青年鲁迅献身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愿和爱国情感。 背诵全诗。 重点词语及句子 1、风雨如磐闇故园。 2、寄意寒星荃不察。 43、*范爱农
掌握本文的主题及写作背景。 分析范爱农的性格特征。 掌握作者用以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反动势力篡夺的几个基本事实。
44、*炉中煤
45、沁园春(长沙)
熟读本首词,掌握该词的写作背景。 理解本首词景物描写的作用。 重点词语及句子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6、*七律(长征)
背诵全诗,掌握中心句,掌握全诗的主题。 掌握全诗既高度概括,又具体生动的写作特色。 重点词语及句子 1、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 3、三军过后尽开颜。 47、*夜
识记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还有《剑鞘》、《脚步集》等5部散文集。识记叶圣陶开拓了中国童话的创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识记本篇小说选自《叶圣陶文集》,作者当时以“桂山”为笔名,是我国最早反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作品之一。 掌握本小说题目命名的意义。 理解本小说采用一明一暗双线结构的方式。
48、*屯溪夜泊记
49、*当铺前
50、再别康桥
51、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2、*死水
53、*骆驼样子(节选)
识记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艺术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离婚》、《骆驼样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小说;《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剧本。 掌握本篇的内容和主题。 理解本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54、*寄小读者(通讯十四)
识记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是“文学研究会”成员。著有散文《笑》、《梦》、《往事》、《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有《小桔灯》、《拾穗小扎》等。 识记冰心散文题材多是母爱、童年生活、自然景物、异国风光等。 识记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散文,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生、自然和亲友的温柔情感,抒发了战胜疾病的乐观情怀。 识记冰心作品的三个艺术特点,了解人们对其特点的评价。
55、*灯
56、海市
57、*琐忆
58、*小溪流的歌
59、*社稷坛抒情
60、春之歌
61、歌
62、门槛
63、项链
64、*麦琪的礼物
识记本文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享利的杰作。欧·享利著有《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等300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被人称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 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 掌握本文的主题 理解小说“一详一略,一明一暗”的结构安排及作用。
选用教材意见
江苏教育学院编
编写说明
根据苏教师[1999]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教师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制定了江苏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考试新方案,按照此新方案,我们组织江苏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编写了2001年(上)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各开考课程的考试大纲,并经专家进行了审定。现印发给各助学单位和考生使用,作为考试的要求和依据。欢迎各地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办公室二000年十月
一、能力要求
1、了解中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识记文学只上有关的名家名篇。 2、能够顺利阅读一般的文章,能够借助工具书读懂简单的文言文。 3、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写作艺术。 4、具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的一般写作知识,能对课本中所涉及到的文章写作艺术作出正确的分析。
二、知识范围
(一)文学基本常识 掌握课本所涉及到的几十位作家知识与作品知识,识记重要作家的名号所属时代、国别、了解他们的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识记重要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三)汉语与写作常识 掌握作品中有关文言词语的词义及用法,能分析一般单句的语法成分,掌握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等常用修辞格。掌握各篇作品的文体分类与相关写作知识。
三、课文的评价与要求(标题前加*号的为精读篇目)
1、*东山
3、叔向贺贫
4、*荆轲剌秦王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齐桓晋文之事章
7、*山木
8、山鬼
9、*孙子列传
10、*饮马长城窟行
本诗属汉乐府 相和乐府。 识记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新阶段,汉乐府根据所用音乐的不同,分成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等四种。 理解本诗写的是一位妇人对远方行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长年征战给广大人民造成的家庭分离的痛苦。 背诵全诗。 重点词语 (1)夙昔梦见之 (2)入门各自媚
11、*短歌行
识记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 划分诗的层次,掌握各层层意,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精神。 掌握诗中的比喻用法。 背诵第一、第四自然段。 重点句子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重点词语 (1)但为君故 (2)枉用相存 (3)契阔谈宴
12、咏贫士
识记作者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开创古代田园诗歌的传统,前人称他为“隐逸诗人之宗”。 《咏贫士》共七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识记本诗的主题:叙述诗人的贫困状况与理想节操。 归纳各层大意 背诵全诗 重点句子 (1)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2)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 13、芜城赋
识记本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抒情小赋之一,作者鲍照是我国南北朝时代有代表性的杰出诗人。了解诗人写作的社会背景。 识记本赋采用的夸张、对比手法。 重点句子 (1)格高五岳,袤广三坟。 (2)制磁石以御冲,糊赬壤以飞文。 (3)千龄兮成代,共尽兮何言! 重点词语 (1)胡能侈秦法 (2)峻隅又已颓 (3)东都妙姬,南国丽人。 14、过香积寺
识记作者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理解本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晚年恬静淡泊的心志。 背诵全诗。
15、*梦游天姥吟留别
16、*行路难
17、*兵车行
18、登高
识记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曾被后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掌握本诗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背诵全诗。
19、*原毁
识记本文作者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主张创新,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理解本文是一篇针砭时弊的议论文。 掌握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重点段落 第三自然段: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道德之行,难已! 重点句子 (1)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2)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3)其责人也详,其待已也廉。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重点词语 (1)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2)一善易修也。 (3)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4)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20、*琵琶行
21、*三戒并序
2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识记本诗是一首七律感怀诗,作者借景抒怀,为自己政治上遭受的不平,为好友与已一样,同被贬到南荒,抒发了悲愤忧愁的情怀。 理解颔联的象征意义。 背诵全诗。 重点词语 (1)惊风乱飐芙蓉水。 (2)犹自音书滞一乡。 23、*泊秦淮
识记本诗作者杜牧是晚唐诗人,被时人称之“小杜”。本诗为七言绝句。 理解本诗主题:通过对秦淮夜景的描绘,历史兴衰的感叹,谴责人晚唐统治者和官僚贵族不恤国事寻欢作乐的丑恶,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隐忧。 背诵这首诗。 掌握“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曲笔内涵。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识记作者李煜是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 掌握本首词写的是作者对故国和过去享乐生活的怀念,抒发了深沉的哀怨情感。这首词是作者被俘后的作品。 背诵这首词。 25、*秋声赋
识记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等。 理解本文为一篇文赋,特点是铺陈夸饰,词藻比较华丽,句子骈散结合,富于变化,骈文部分要求押韵。 掌握本文的主题:人受自然(有声之秋)的影响较小,而受自我忧虑(无声之秋)的影响较大,因而在生活的挫折面前应保持乐观旷达的态度,不应陷入忧虑悉苦不能自拨,即: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重点段落 全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句子及词语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2、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3、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4、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26、*训俭示康
27、江城子(密州出猎)
28、*教战守策
29、声声慢(寻寻觅觅)
识记作者李清照,宋代词坛婉约派大家,有《漱玉词》。掌握这首词:作者抒发了国破家亡后,深沉而悲痛的心情。理解这首词开头的七组叠字及结尾处的两组叠字表达效果。 背诵该首词。 重点词语及句子 1、满地黄花堆积。 2、梧桐更兼细雨。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0、*关山月
识记作者陆游,自号放翁,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现存9300多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 掌握关山月,原为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戌边战士月夜思乡及家人互伤离别之情。 掌握全诗的层次及内容。 理解该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理解该诗的中心句。 重点词语及句子 1、朱门沉沉按歌舞。 2、戌楼刁斗催月落。 3、中原干戈古亦闻。 4、遗民忍死望恢复。
31、沈园二首
3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熟读全首词 重点词语和句子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4、天净沙(秋思)
识记作者马致远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在散曲上的成就可称元代之冠。著有杂剧《汉宫秋》等七种,散曲有《东篱乐府》,其中小令104首,套数17套。 识记《天净沙·秋思》,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中之最佳者。该首小令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尊为“秋思之祖”。 背诵全篇。 35、*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识记作者睢景臣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 识记元曲分杂剧和散曲两类,其中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掌握该首套曲在写作上的三大特点。 理解该首套曲主要内容;了解该曲中刘邦的形象特点。 重点词语及句子 1、畅好是妆幺大户。 2、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3、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4、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 5、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士递送夫。
36、沧浪亭记
37、*报刘一丈书
38、林黛玉进贾府
识记作者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由于贫病早卒,只完成全书中的前八十回。 掌握《红楼梦》的主题:主要表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盛和衰亡的过程,以贾家的荣、宁二府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对黑暗的封建社会腐朽生活,虚伪的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被压迫者的苦难与反抗,对封建社会叛逆者表示了同情、赞美和惋惜。 掌握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特点是借助林黛玉的眼睛来表现贾府的人和事。 重点词语 1、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2、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3、座上珠玑昭明,堂前黼黻焕烟霞。 4、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5、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39、*治平篇
识记作者洪亮吉,清乾隆时编修,著有《春秋左传诂》、《公羊毂梁古义》、《六书转注录》等多种。本文选自《卷施阁诗文甲基》 重点段落 全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词语 1、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2、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 3、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 4、一人居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 重点句子 1、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2、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 3、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40、*《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识记孙文,号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者。 掌握本文的写作背景。 重点词语及句子 1、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山戏。 2、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 3、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 4、视清季有加。 5、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41*灯下漫笔
识记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傍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及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识记本文选自鲁迅杂文集《坟》。 理解第一部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剖析结论及对青年提出的希望。 理解第二部分作者对国“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结论,掌握作者对中国青年使命的呼唤。 理解全文的“漫笔”形式。 42、自题小像
识记这首诗是作者留学日本时题在自己的小照后面送给友人许寿裳的,该诗表达了青年鲁迅献身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愿和爱国情感。 背诵全诗。 重点词语及句子 1、风雨如磐闇故园。 2、寄意寒星荃不察。 43、*范爱农
掌握本文的主题及写作背景。 分析范爱农的性格特征。 掌握作者用以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反动势力篡夺的几个基本事实。
44、*炉中煤
45、沁园春(长沙)
熟读本首词,掌握该词的写作背景。 理解本首词景物描写的作用。 重点词语及句子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4、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6、*七律(长征)
背诵全诗,掌握中心句,掌握全诗的主题。 掌握全诗既高度概括,又具体生动的写作特色。 重点词语及句子 1、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 3、三军过后尽开颜。 47、*夜
识记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还有《剑鞘》、《脚步集》等5部散文集。识记叶圣陶开拓了中国童话的创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识记本篇小说选自《叶圣陶文集》,作者当时以“桂山”为笔名,是我国最早反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作品之一。 掌握本小说题目命名的意义。 理解本小说采用一明一暗双线结构的方式。
48、*屯溪夜泊记
49、*当铺前
50、再别康桥
51、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2、*死水
53、*骆驼样子(节选)
识记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艺术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离婚》、《骆驼样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小说;《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剧本。 掌握本篇的内容和主题。 理解本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54、*寄小读者(通讯十四)
识记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是“文学研究会”成员。著有散文《笑》、《梦》、《往事》、《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有《小桔灯》、《拾穗小扎》等。 识记冰心散文题材多是母爱、童年生活、自然景物、异国风光等。 识记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散文,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生、自然和亲友的温柔情感,抒发了战胜疾病的乐观情怀。 识记冰心作品的三个艺术特点,了解人们对其特点的评价。
55、*灯
56、海市
57、*琐忆
58、*小溪流的歌
59、*社稷坛抒情
60、春之歌
61、歌
62、门槛
63、项链
64、*麦琪的礼物
识记本文是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享利的杰作。欧·享利著有《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等300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被人称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 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 掌握本文的主题 理解小说“一详一略,一明一暗”的结构安排及作用。
选用教材意见
点击进入: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立刻获得免费一对一自考问题解答。>>
推荐文章
-
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40外国文学史及答案解析
2025-07-09  阅读:1171 -
202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统一命题考试试题答案
2025-07-09  阅读:1044 -
04510二维动画(一)(实践)
2025-07-08  阅读:1075 -
28096中国古代文论
2025-07-08  阅读:1281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