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安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00467)

发布时间:2025-07-08 14:39:27   来源:自考网
绝密 ★考试结束前
2023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 20 世纪初发生于美国的A.“社会效率运动” B.“进步主义教育运动”C.“科学主义运动” D.“八年研究”2. 提出“教育即生产”的课程论专家是A. 泰罗 B. 博比特 C. 查特斯 D. 泰勒3.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著作是A.《爱弥儿》 B.《大教学论》C.《儿童与课程》 D.《教学的艺术》4.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的A.“基本能力” B.“核心素养” C.“多方面兴趣” D.“基本知识”5. 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A. 主动作业 B. 探究学习 C. 选修课程 D. 研学活动6. 被视为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是A. 过程模式 B. 校本模式 C.目标模式 D. 共享模式7. 泰勒原理中提出要对教育目标进行两次筛选,即哲学的筛选和A. 教育学的筛选 B. 心理学的筛选C.目标学的筛选 D.行为学的筛选0046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第1 页(共 4 页)
8. 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属于A. 社会发展取向模式 B. 人格发展取向模式C. 认知发展取向模式 D. 行为控制取向模式9. 下列不属于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的是A. 主动探究原则B. 积极反应原则C. 小步子原则 D.自定步调原则10. 奥苏伯尔创立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主义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建构主义心理学11. 在教育目标体系中,代表着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的是A. 培养目标 B. 课程目标 C. 教学目标 D. 教育目的12. 有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教育宗旨的描述,从课程与教学目标表述来看属于A.“生成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 D.“普遍性目标”取向13.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从教学方法来看属于A.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B. 提示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 D. 操作型教学方法14.“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反映了课程组织的A. 整合性B. 序列性 C. 连续性 D. 顺序性15.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从课程类型来看,属于A. 经验课程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核心课程16. 提出“学生者是能动的创造性存在的”的课程理论是A. 经验课程理论 B. 学科课程理论C. 综合课程理论D.自主课程理论17. 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是A. 必修课程 B. 选修课程 C. 综合课程 D. 显性课程18. 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这种课程是A. 螺旋式课程 B. 直线式课程 C. 轴心式课程 D. 序列式课程0046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第2 页(共 4 页)
19.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是A. 隐性课程 B. 显性课程 C. 核心课程 D. 经验课程20. 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特点的是A. 官方性B. 弥散性 C. 持久性 D. 普遍性21. 17 世纪上半叶,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捷克教育家是A. 裴斯泰洛齐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斯宾塞22. 以下不属于班级授课组织基本特征的是A. 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B. 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C. 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D. 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23. 在本质上支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是A. 技术理性 B. 解放理性 C. 过程理性 D. 实践理性24. 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是A. 起始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25. 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征,这种评价属于A. 第一代评价 B. 第二代评价 C. 第三代评价 D. 第四代评价26. 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被称为A.自主发展区B. 潜能发展区 C. 主动发展区 D. 最近发展区27. 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A. 探究 B. 讨论 C.目标评估 D. 意义建构28. 下列关于“国家课程”表述错误的是A.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而开发的课程。B. 校长、教师、学生应是国家课程开发的主体。C.国家课程是强调国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主导作用。D. 许多国家都把建设强有力的“国家课程”作为迎接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29. 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的课程研究取向是A. 课程规划范式B. 课程开发范式C. 课程理解范式 D. 课程解放范式00467#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第3 页(共 4 页)
点击进入: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立刻获得免费一对一自考问题解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