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83组织行为学
发布时间:2025-07-08 14:38:50   来源:自考网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现代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它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所所谓组织行为学,就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表现有关的知识,专门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的工作行为规律性的独立学科。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集中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表现的规律性,包括改进领导、激励员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组织效率等等。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将有助于管理方式的改进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强组织的效能。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面很广。因为人类的行为表现是受着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及自然的多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因此要研究人们的工作行为的规律性,必须借助于多方面的知识,必然要涉及许多同研究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律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由于工作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所以研究人的工作行为必然要运用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成果。由于人的行为表现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也必须全面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因此可以说,社会学、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学科。实际上它是行为科学知识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但是,行为科学侧重在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一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组织行为学只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更具体地讲,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研究工作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工作组织对其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和评价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目的是紧密联系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因此说它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学习这门现代科学知识,可能使管理者和领导者从理论上更自觉地把握人们的心理属性的特点,并根据管理过程中个体、群体和组织中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方法。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正因为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将前人已经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学到手,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而且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组织行为与现代工作方式
第一节 当代组织行为学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基础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伦理与组织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章 行为与行为科学简介
第一节 关于行为的界说与定义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行为的分类及其内容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行为主义理论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章 个体行为基础
第一节 个性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1、识记:个性的含义;个性形成的原因;静态理论中关于气质的划分。 2、理解:个性与行为具有何种密切的关系。 3、应用:个性分析及个性测量。
第二节 个性与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个性与认知风格类型的关系:收集信息的风格;处理信息的风格;认知与解决问题的风格。 (二)管理者的职业风格:工匠型;斗士型;企业人型;赛手型。 (三)个性的管理意义:正确认识个性;不同的个性应该运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知觉与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四节 强化与行为改造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四章 激励理论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需要与动机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四节 工作满意感与激励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五章 内容性激励理论
第一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二)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 (三)评价。 二、考核目标
1、识记: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2、理解:基本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 2、应用:用需要层次论简单解释有关社会现象。
第二节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赫尔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一)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成就需要的测定。 二、考核目标
1、理解: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个性等的差异,各人成就需要的强度是不同的。
第六章 过程性激励理论
第一节 期望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公平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分配公平感的概念;管理学意义上的分配公平感含义;资源或奖励的广义性;分配公平感的主观性;分配公平感的相对性。 (二)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公平感与公平规范。 二、考核目标
1、识记:分配公平感;亚当斯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理解:在亚当斯理论中,人们一般是如何恢复公平感的。
第三节 归因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归因理论的含义; (二)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考核目标
1、识记:归因理论在管理中主要探讨的两方面问题;归因理论中人们对自己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的四个方面。 2、理解: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三方面问题。
第七章 群体行为基础
第一节 群体及其发展阶段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群体规范与从众
一、考核知识点
(一)群体规范分类:三种群体规范;形成群体规范的四种方式。 (二)从众:从众涵义;从众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考核目标
1、识记:三种群体规范;形成群众规范的四种方式;从众行为涵义。 2、理解:从众行为的重要管理意义。
第四节 群体凝聚力与绩效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八章 群体沟通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沟通的过程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一节 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群体思维与群体转移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群体决策技术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十章 团队与团队管理
第一节 团队与群体的比较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创建高效团队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十一章 冲突、谈判与群体间行为
第一节 冲突
一、考核知识点
(一)冲突概述:冲突的过程:①潜伏期: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可能引发冲突;②感知期:只有在当事人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对立才会成为冲突;③感觉期:当人们意识到可能会发生冲突时会采用五种不同的方法试图消除冲突;④行为期:当事人用从低到高的不同等级的行为方式进入冲突的显性阶段;⑤事后期:冲突过后,将对群体和组织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在冲突不同阶段的不同冲突管理技术。 二、考核目标
1、识记:功能正常与功能失调的冲突;冲突的过程;冲突各个不同时期的管理技术。 2、理解: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并无好坏之分,有时会对群体的绩效有益。 3、应用:理解冲突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了解如何管理冲突。
第二节 谈判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群体间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十二章 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领导特质理论与领导行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权变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十三章 组织基础
第一节 组织的特征与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经典的组织结构--垂直专门化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组织的控制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四节 水平专门化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结构水平专门化的含义; (二)水平专门化的几种类型:按功能划分;按业务组别及变化划分;矩阵组织。 二、考核目标
1、识记:水平专门化的含义;水平专门化的几种类型。 2、理解:各种划分的依据、功能模块、用该组织结构类型的一般条件及优劣。
第五节 组织的协调
一、考核知识点
(一)人际协调; (二)委员会与工作小组; (三)管理信息系统。 二、考核目标
1、识记:组织协调的重要性及功能,在水平专门化组织结构中的三种组织协调方法。
第十四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
第一节 规模与组织设计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二节 技术与组织设计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节 环境与组织设计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四节 战略与组织设计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五节 组织学习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学习的涵义; (二)获得知识的方法;模仿;经验;通过代理人学习。 (三)住处传递与解释。 (四)影响组织保持力的6个因素。
二、考核目标
1、识记:获取知识的办法;信息的传递与解释的形式。 2、理解:影响组织保持力的6个因素。 第十五章 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文化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文化涵义; (二)组织文化功能: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功能;组织内部的整合功能。 (三)组织文化的多元化:次级文化与对立文化;子文化;组织文化与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文化组织。
二、考核目标
1、识记:组织文化功能 2、理解:组织文化的多元化。 3、应用:探计组织文化对组织的工作质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层次分析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文化的变革与组织战略、结构的关系 (二)组织文化变革与组织管理者的关系 (三)组织文化变革的具体措施。 (四)经组织发展技术来管理组织文化。 二、考核目标
1、识记:组织文化的变革与组织战略、结构的关系;组织文化变革的具体措施。 2、理解:组织文化变革与组织管理者的关系。
第四节 组织发展干预
一、考核知识点
二、考核目标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教材与大纲的关系
本书是组织行为学教材中体例较新、内容较全的一本结构紧凑而语言简练的教科书。但作为农村自学考试所用教材似乎显得略深。
在编写《〈组织行为学〉考核大纲》时,为了使自学者能直接在教材与大纲间建立起简单明了的对应关系,故以所列教材为蓝本。但对其中有些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许多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列为理解内容,有的干脆不作考核要求;有的内容也只是要求自学者对主要的部分了解和理解。即要求对组织行为学的整体要把握;关键的内容要识记,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理解为主。 二、学习方法指导
由于此教材内容较多,所以对自学者在记忆方面会造成较大的困难。建议自学者在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将识记有关定义、涵义及基本内容作为主要记忆的对象,将理解有关知识体系和应用有关知识点解释和运用于实际问题作为真正掌握本学科知识的标志。
三、基本知识准备
四、关于考核与试题的若干建议
识记部分要求自学者对此项内容要真正做到熟记,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基本的知识点。自学者对理解部分内容不必死记硬背,但要求能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应用则是要求在有一个了解的基础上,对某些内容能联系实际。由于是自学考试,建议有关试题以记忆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为主,理解有关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的情况下解释和具体应用于实践为主。
试题力求简明准确,避免似是而非的答案。 试卷以测试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主。
第四部分 试卷(样)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静态个性理论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 A、胆汗质 B、灵动质 C、迟缓质
2、像足球俱乐部、业余象棋社是哪种群体。 A、利益群体 B、指挥群体 C、任务群体 D、联谊群体
3、我们一般把谈判分为综合谈判和 两种。 A、分类谈判 B、分配谈判 C、利益谈判
4、作为室内装潢师或艺术家,他在下列哪一能力中应表现得更突出 。 A、数学能力 B、推理能力 C、演绎能力 D、空间认知能力
5、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的人更适宜于从事下列哪一种工作 。 A、律师 B、投资商 C、医疗师 D、科研人员
6、按群体是否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可划分为 。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指挥群体和任务群体 C、利益群体和联谊群体 D、团队和任务群体
7、我们认为老师要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这是我们对老师的 。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模糊 D、角色知觉
8、一个群体的典型化进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其第二阶段是 。 A、形成期 B、震荡期 C、规范化期 D、执行任务期
9、下面哪一个不是个性的决定因素 。 A、遗传 B、环境 C、情境 D、性别
10、冲突的过程或以分为五个阶段,其第四阶段为 。 A、潜伏期 B、感知期 C、行为期 D、感学期
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多选少选皆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领导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 B、会计需要很好的算术能力。 C、市场调查员需要出色的归纳、推理能力 D、摄影师需要较强的言语能力
2、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障碍主要为 。 A、过滤 B、选择性知觉 C、情绪 D、语言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 。 A、群体的同质性B、加入群体的难度 C、群体的规模 D、相处的时间
4、强化过程具有三要素,它们是 。 A、刺激 B、反应 C、后果 D、抑制
5、强化具有四种主要的方法,它们是强化、 。 A、负强化 B、弱度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6、人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因果性、 五个基本特性。 A、目的性 B、利益性 C、持续性 D、可塑性
7、从获得满足的来源来分,需要可分为 两种。 A、物质性需要 B、内在性需要 C、精神性需要 D、外在性需要
8、个性的决定因素有 。 A、遗传 B、环境 C、能力 D、情境
9、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 A、友情需要 B、社交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经典组织的基本要素是 。 A、规程与程序 B、使命与目标群 C、组织机构 D、相互关系
三、判断题(20分,每题2分)(在题目后括号内打√或╳)
1、领导与管理是同一个概念。 ( ) 2、有群体意识的人,他的行为将受到群体中其它多数人的影响。( ) 3、一个人在社会上将扮演多种角色。 ( ) 4、冲突损害组织和群体的正常运转,因而是有害的。 ( ) 5、当群体而临威胁时,群体人心分散,凝聚力小。 ( ) 6、摄影师需要较强的言语能力。 ( ) 7、小道消息有一定的准确性。 ( ) 8、在群体中,沟通的重要作之一是信息的流通。 ( ) 9、工作满意感高的群体,其工作绩效也一定会高。 ( ) 10、个性无好坏之分。 ( ) 四、简述题(20分,每题10分)
1、什么叫组织行为学? 2、如何创建高效团队?
五、议论题(30分,每题15分)
《组织行为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ABC 2.ABCD 3.BCD 4.ABC 5.ACD 6.ACD 7.BD 8.ABD 9.BCD 10.ABC
三、判断题(20分,每题2分)(在题目后括号内打√或╳)
1、什么组织行为学? 答: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涵义(6分)及四个基本特征(4分)。 2、如何创建高效团队? 答:创建高效团队一节中九点(内容基本答到,不必一字不差)。
五、议论题(30分,每题15分)
1、根据某种激励理论,谈谈如何激发你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答:(1)用书上任一种激励理论作为原理(3分); (2)结合本单位实际(3分); (3)措施符合原理(5分); (4)有创意(4分)
2、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好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答:(1)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概念(2分); (2)工作实际(2分); (3)分析出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2分); (4)关系处理得当(5分); (5)有创意(4分)。
点击进入: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立刻获得免费一对一自考问题解答。>>
上一篇
推荐文章
-
2022年10月河北省自考组织行为学00152试卷
2025-07-09  阅读:1075 -
2023年4月河北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00152)
2025-07-09  阅读:1260 -
河北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常考知识点押题资料
2025-07-09  阅读:1432 -
自考试卷:2008年1月00938组织行为学(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25-06-19  阅读:1141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