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有用吗?自考与高考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5 23:09:07   来源:自考网
俗语说: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恰逢高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自考与高考的区别:
高考,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但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取文凭学历的唯一途径,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
自考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从1981年正式开考以来,由于学习方式的开放性特点,以及理论知识的完备性要求,自学考试为人民群众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和制度保障,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自考是高考的重要补充手段
普通高等教育是社会正常化教育机制模式,而继续教育则是社会中在职人员追求上进的最有效手段,自考作为继续教育的先行者,起到了对于高考制度最实际的补充作用。
自考人群主体基本上面向的是大中专院校学生、社会中高考失败、生活不如意以及期待“知识改变命运”的群体,对于这一类人,自考能让其对于社会的学术追求重新回到正常轨道,让他们自身的价值能获得主流社会的强烈肯定,符合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
自考具开放性特色
自考生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自育、自励价值,更有其开放性模式兼容特色,受到社会中各类求学人士的广泛欢迎。
高考,参考人数较多,浩浩荡荡,其自身群体多集中于18岁左右的高中毕业历届生与应届生,很难照顾到其他求学人群的学习需求,而且一考定终身模式。
自考精神持续性令人惊叹
没错,自考的精神持续性也是与高考精神间歇性是形成强烈反差对比的。什么意思呢?在高中,几乎所有准备参加高考人群都为了一个目的:进入大学。勤学苦练,奋勇拼搏,高考生的精神领域对前途的追求是社会同等人群所不具备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高考生们间歇性的特征:一旦高考结束,万事皆休,很难会再有此强烈的精神意志与奋战状态。
而自考则不同,如果想成为自考毕业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自考生的精神意志力更是不断地磨炼,是长期的奋斗与坚持。
那么自考与高考有什么区别呢?
1
考试制度有所区别
高考严进严出,考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只有达到院校规定的录取分数线才能够被录取,而且录取的考生只有按照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完成学业,才能够申请毕业,一般专科学历学习年限是三年,本科学历年限是4年。
自考实行的是宽进严出制度,考生没有入学考试以及全国统一考试,只要注册报名成功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考生需要考十几门的考试科目,且考试有一定难度,学习年限也是没有限制的,但不排除部分地区规定的有学习年限,考生需要考过所有的专业科目才能够申请毕业。
2
学习方式也有不同
高考考生进入大学后是需要全天都在学校进行面授的学习,是全日制的。
而自考考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是社会助学机构进行辅助学习,也可以选择进入大学里开设的全日制自开本科助学班进行全日制学习。
3
毕业文凭也会不同
高考毕业文凭上只有报考院校的印章,而自考的文凭上却有两个印章,一个是当地省自考委的,另外一个是主考院校的。
不管是高考的战场,还是自考等人生其他考场,愿大家都能全力写好自己的答卷,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愿大家奔赴梦想的每一瞬,都得偿所愿。凡心所向,皆赴所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