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练习题(张中丞传后叙)
发布时间:2025-07-08 16:08:27   来源:自考网1.《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
参加“自考测评”有助于评估自身的学习进展,及时发现不足并调整复习策略,确保考试顺利通过。
A.利用了插叙的方法
B.利用了倒叙的方法
C.利用了顺叙的方法
D.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
E.传神的细节描写
三、词语解释题
1.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材:才能。
2.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尺寸之地:形容地方狭小。
3.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蚍蜉蚁子之援:形容极微小的援助。
4.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说者:指发议论的人。
5.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尤:责备。
6.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不达于理:不明事理。
7.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卓卓:超出一般人的样子。
8.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逆遁:预先逃跑。
9.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苟:假使。
10.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诣州讼理:到州里去告状。
四、简答题
结合原文说说韩愈行文气势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
答:韩愈行文气势充沛,充满激情。例如在为两公辩驳时,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这一段文字显得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真有立懦起顽、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简析题
1.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竞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问:
A.这段话中的“远”、“巡”分别指谁?
B.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远”的什么性格?
C.这段话中“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针对何事所说?
答:
A.“远”、“巡”分别指许远、张巡。
B.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不计个人利益的大度性格。
C.针对张巡之子听信传闻之辞,上书言远畏死降敌,要求追夺许远官爵一事所说。
2.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问:
A.这段话中不肯出师救的人是谁?他为什么不肯出师去救?
B.这段话“虽食且不下咽”的原因是什么?
C.后来哪个成语由“虽食且不下咽”演化而来?
答:
A.不肯出师救的人是贺兰。因为他“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故“不肯出师救”。
B.因为南霁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C.食不下咽。
点击进入: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立刻获得免费一对一自考问题解答。>>
推荐文章
-
芜湖成人自考本科申报的条件一般是什么
2025-07-15  阅读:1199 -
蚌埠自考本科条件与要求
2025-07-15  阅读:1215 -
安徽自考怎么选择专业?要考哪些科目?
2025-07-15  阅读:1021 -
芜湖成人自考专科怎么报考科目
2025-07-15  阅读:1241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5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