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真理的求知欲、对内心的遵从;对自由与独立的传承。这些我们所丢失和遗忘的大学精神应该重新被鼓励,被支持,被传承。”
昨晚我去看电影《无问西东》了,作为一个大男人第二次在我女朋友面前哭成狗。我不是一个容易伤感,泪腺发达的人,只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几个点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所以强烈推荐自考生朋友们去影院品味这部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电影,值得看三遍以上!!!
或许可以说,这是一部献礼清华的影片,展示了清华的成长与变迁以及大学精神的传承,电影里更是着重地描写了滋养“清华精神”的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这所只存在了8年多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培育出了无数的优秀大师。
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王国维、冯友兰、钱穆、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邓稼先……
他们犹如散落在时代里的明珠,满腹经纶,心系家国,于危难里奔走,让一个民族从蒙昧中苏醒,睁眼看世界。影片也因此让我们如此动怀,让我泣不成声的情节有三处。
01 第一处是情怀与希望
出身名门的富家子弟沈光耀在抗战时期本可以选择出国避难,但他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加入空军;在执行任务期间,他去给贫穷的孤儿们投喂食物。正是教官“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句话让沈光耀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在哀鸿遍野,饿殍遍地的战火年代,他给予这个世界最好的温暖、善意、情怀与希望。
那一刻牵动着我每一个神经,我想起自己在江西师范大学蹭课期间,那一张张曾经给予我鼓励与善意的老师和朋友,可能那些善意之举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却是陪伴那个曾经深深自卑过的我走过那些最黑暗时光的坚强力量。
02 第二处是听从你心,笃定真实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吴岭澜在求学的目的中迷茫时,他认为求学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踏实中,而忽略了真实。他说,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吴岭澜受教之后听从内心,在那个最优秀的学子都选择实科,文不如实的年代选择了文科。
在西南联大,吴岭澜继续传承这种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面对炮火连天,他依然在山洞给学生上课。他教育学生:“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那一刻我特别特别想给我的导师发一段话,回答他之前反复问我以后想做什么的问题,那一刻我似乎有了答案,我可以告诉我导师答案了。
03 第三处是最伟大的母亲,最好的教育
可能大家并未注意沈光耀的母亲这一角色带给大家的思考之处。在沈光耀要准备从戎之时,他的母亲从家乡赶来劝诫他:“你还没想好这一生怎么度过,你就连命都没了。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你明不明白啊你是我的独子,我想要你平安活着,不是要让你给我增孙加子,而是你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自由与独立在这里再一次被诠释,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康平安的活着,沈光耀母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尊重子女生而为人的乐趣,在那样一个贵族家庭,她保持了与子女的界限感,她没有以“你是家族的独子,你应该怎么样”的姿态去要求沈光耀做什么,她尊重沈光耀作为人的自由与独立。
这三处归结起来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真理的求知欲、对内心的遵从;对自由与独立的传承。这些我们所丢失和遗忘的大学精神应该重新被鼓励,被支持,被传承。
卡耐基说,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