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考生涯(一)
1983年9月,我听我们村邻组的一位我初中同学说有一个自学考试在乡中心小学报名,后来我去看了一下,发现当时开考的专业是党政干部基础科、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法律、英语等五个专业。因为我小时候看了好多小说,毫无疑问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一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有“文学”两个字,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专业。告诉我的那位初中同学他报的是经济管理,我们邻组的一位女性考生她也报了名,我们村五组的我初中的一个同学他报的是法律专业。
自学考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名词,以前只听说过“自学成才”这个词。国家大概在1980年左右在北京等省市试点,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结果在全国推广。我们江苏省就是在1983年开始的,有的省还要迟一点。当时因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县里很重视,特地邀请了滨中、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其它单位比较知名的老师或领导进行考前辅导。考前辅导第一天县里有关领导特地出席,招生办刘主任他的老家就是我们乡的,他的弟弟是一位炊工,我曾经在陈港小学、条港中学都和他一起工作过。刘主任我是第一次见到,看起来很土气。他在会上主要讲了一些关于自学考试的政策,毕业后的待遇,考试的重要性等等。当时参加的人很多,我估计那个会场就有1000多人,没有来的就不清楚了。我们村几个人,那个报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同学只报了一个名,后来根本就没有参加。另外一个女生曾经同我到县里听过几次课,最后也不参加了,那也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回想当年自考,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无法言表。我们那个地方离县城有七、八十里,交通很不方便,要到十七、八里外的八滩才能乘车,并且乘车时间是固定的,不能提前出发。所以上县城我只能骑自行车去了,每次大概要二、三个小时才能到县城。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因为从来没有骑过这么远的路,到那里以后眼冒金星,嗓子干得说不出话了,腿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自考报名、拿书、辅导、考试等等,每年不知骑车去了多少次,现在根本记不清楚了。我的父亲最反对我自考,那时候家里只有一辆旧自行车,我上滨海的时候也从来不同家里人打招呼,拖车就走。特别是父亲中午午休时,我拖车哪怕有一点点动静,他就醒了,立即骂了起来,嘴里还说:“又上哪去呀”所以说我每次拖车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车拖到门外我就不管这些了。但我的母亲和祖母始终维护着我,她们会在当中为我说一些好话。特别是祖母对我非常好,虽然她不是我的亲祖母。我的父亲在九岁的时候,我的亲祖母才三十几岁因为生病就去世了。后来过了几年我的爷爷就娶了现在这个祖母,我的父亲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她就好像对待自己亲儿子一样。小时候我记得祖母经常当着我母亲的面在亲友面前夸我父母的孝顺。我的祖母命运很苦,她的前夫姓孟,好像生了好多子女都没有存活,就只存活了一个女儿。她的女儿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好像祖母当时是包办婚姻,结果自尽了。她跟了我爷爷后就没有生育过,以前同我父亲关系一直很好。有一年我那时候不到十岁,我们生产队要安排一些农户到二十里外的一个地方居住,因为那地方地是我们生产队的,每年收种很不方便,所以决定安排一批农户在那里安家建房子,并且还答应一些优惠条件。父母都想去,很可能祖母在当地住惯了,死活不离开,父亲母亲不管同她怎么说都没有用,结果没有去得成。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从那个时候开始,父亲母亲对她态度就不好了。不管怎样,我的父母虽然在言语方面说话有点重,但从来没有虐待过祖母,在生活方面还是一直很照顾。特别是母亲,同祖母争执过以后,母亲从来不记仇,都是主动喊祖母吃饭,主动同祖母说话。我一共姐弟四人,我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大我五岁。姐姐在二、三岁的时候掉到河里去了,幸亏有人发现,我的爷爷那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将我的姐姐救上来以后就站在原地将我的姐姐头朝下脚朝上进行抢救,有四、五个小时我的爷爷一步都不敢挪动。结果姐姐抢救过来了,我的爷爷也累得躺下了。正因为这件事,所以我的祖母对我们姐弟几个非常关爱,害怕上水边,只要一眼看不到就会喊起来,要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估计那时周围的人看我的祖母经常喊我们,嘴里不说什么,内心肯定非常反感,但他们哪知道祖母对我们的疼爱我家那个屋基是一个长条形,横着两间房都没有办法砌,只好竖着砌。屋基两边都是水沟,宽大概在五米左右,深大概在四米左右。自从我的姐姐掉到河里以后,为了我们的安全,我的父亲没有办法,只好用小车一车一车推土,将西边的那条南北二、三十米的小沟填平了。我家东边的那一家是下放户,改革开放以后回城了,房子被我家买来了,于是父亲又将东边那条小沟用小车推土将它填平了。父亲填这两条沟,不知推了多少土,吃了多少苦,是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的。
我就是在母亲、祖母的呵护下自考才过了一门又一门。我年轻的时候不怎么懂事,不知道经常陪祖母说说话。我一共兄弟两人,不管遇到什么事,祖母总是顺着我。祖母年纪比较大,眼睛又不好,她老人家只有一只眼睛看得见,还有一只眼睛失明几十年了,并且腿脚也不方便。她一看到我们兄弟俩,总会乘机叫我们做一些手到擒来的事,但我们很不懂事,事情做结束以后害怕祖母又要叫做另外一件事,便立即离开了屋子。我代课以后在家呆的时间不是太多,祖母一直到八十八岁以后才有点不怎么清醒。我每当回家的时候,会把儿子叫到祖母面前,让祖母摸摸重孙的头。我是一个不善于言语表达的人,虽然很爱祖母,但言语上从未表达。祖母一直到九十高龄才去世,去世以后眼睛仍然睁着,好像带着终生遗憾离开了人世。不知什么原因,我虽然很悲伤,但当时眼泪就是淌不下来。祖母的亲人很少,她的娘家只有一对亲侄子、亲侄女每年会来一、两次,还有一个亲姨侄会过好几年才来一次。祖母对我一直很关心,我参加的考试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但她去世以后,她娘家一个亲戚来吊丧,吊丧结束以后我将那位老人送到我们家北边一条公路上乘车,那位老人在路上对我说:“你的奶奶每当回娘家的时候,总是提到你参加自学考试,说你学习很认真。”我当时听到以后才止不住流下了泪水。祖母已经八、九十岁了,她竟然还知道我参加的是自学考试,怎不令我感动说明祖母对我的爱有多深啊!
我的自考生涯(二)
我们第一次考的是两门课程,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到这两门课程,我心里一点都不紧张。因为我从小就对党史非常感兴趣,对那些老革命非常崇拜,对国家领导人非常尊敬。七、八岁的时候因为天天听广播,所以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名字都能背得出来。还清楚地记得,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以后,出了一本画册,里边有很多国家领导人,比如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吴德、汪东兴、纪登奎以及后来被称为反面人物的康生、王洪文、江青、张春桥等印象非常深刻,至今还历历在目。最喜欢听长辈、老师讲老革命家的故事,元帅、将军的故事,对中国共产党的很多次重要会议也比较清楚。哲学也是的,因为在高中接触过,发现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那个时候刚开始考试没有书,只听辅导老师讲了一些知识点把它记了下来。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叫我大吃一惊,两门都考了五十几分,六十分就可以过关了,全县两门都过关的大概有几十个人,过关一门的大概有一、二百人。没有过关的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考了十几分、二三十分。当时看到过关的人张榜公布心里非常羡慕,有一位姓肖的考生两门都过了,看到我们洋洋得意,提到考试侃侃而谈。当时给我一个闷棍,这时候我才感到自学考试不是那么简单,看来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到第二次考试的时候,我就不敢掉以轻心了,并且那时候书也有了。这一次开考三门,我仍然全报。自考报名是随意的,随你报几门都可以。我这个人很不服输,所以将三门全报了。这一次开考的三门是《现代汉语》《逻辑学》《写作》。《现代汉语》中有一个汉语拼音部分,也就是说拼音注汉字、汉字注拼音等方面知识。对于现在人来说,这简直太简单了,但对于我们60后简直太难了。因为我们在小学、初中从未学过拼音,老师也不会拼音,那时候书上也没有拼音,我们所学的都是老师那个方言。每次上语文课老师先将课文范读一下,我会将不认识的字用同音的字标一下。老师读过课文以后,下边第一个提的都是我朗读课文。我都按照老师的发音来读,真不知道当中有多少不正确的读音。我朗读时,声音洪亮,铿锵有力,每次都得到老师的夸奖。下边就是全班集体朗读一遍。当时教我们的基本上都是民办教师,公办教师很少。民办教师也就等于是不种田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也不高,有的小学毕业,有的初中毕业,他们一开始也不拿工资,教一天书拿的是工分,回到家立即鞋子一脱又到地里干活了。
我工作以后经常听有的老师提到不少小学语文老师闹出的笑话。有一个教四年级语文的老师,因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我估计也没有办法备,因为他不会汉语拼音怎么备有些字认不识又不好意思请教其他老师。范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咳一声就滑过去了。还有一位老师,有的学生向他请教生字,他一看认不识,便对学生来个下马威:“这么简单的字你都不认识啊,上课你是干什么的”学生被他一吓,以后哪敢再请教有一位顶替的老师教学二年级语文,他只有四年级的文化程度,还是在“文革”中念的书。他在教学生字时,将“大公鸡”读成了“大公鸟”,这大概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一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吧大家都知道,教学生字时一个字或一个词最起码要领读五遍以上,他的声音又大,走在窗外的老师听得清清楚楚。一位老师告诉了我1983年民办教师整顿的时候这样一个笑话:语文考试中有一题要求拼音注汉字,答案应该是“跃进”,结果这位老师写的是“月经”。在我们那里“跃”的方言读“yao”,所以这位老师不可能填“跃进”的,才惹出了这样一个笑话。
我到高中的时候,记得在高一时语文老师仅教了我们一节课的汉语拼音,这就是我的汉语拼音基础。《现代汉语》中汉语拼音这个部分就叫我吃了很多苦头,首先要将声母、韵母背上,还要了解什么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轻声等等,还要在书上练习,本子上反复练习。另外《现代汉语》当中还有修辞、语法等等很多内容。《逻辑学》主要考的是思维训练,《写作》主要考两个部分,一个是理论知识,一个是写作实践,理论知识占百分之四十,写作占百分之六十。我还记得当时我考试时作文题目定的是《同顶一重天,风气何其异》,要求我们根据试卷上面的一篇通讯来写一篇作文。我这个人有一个缺点,其实准考证号码、姓名等等都反复看了好几遍,但考试结束后总是怀疑自己写错了。考过试以后我总是怀疑自己作文题目写错了,写成了“同顶两重天”,如果是这个题目,作文肯定就没有分了。这一次我一点不敢马虎了,可以说是全天候学习。考试大纲背得滚瓜烂熟,教材内容可以说最少掌握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考试前在住宿的地方同其他考生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不管提到哪个地方我都知道,这时心里就有底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以后,我的成绩单发下来了,不知道怎么被我家旁边的五太爷拿去,他是一位老校长,他看过以后叫我去拿回来,用赞赏的口气对我说:“考得不错,你三门都通过了。”我看到成绩非常高兴,一门考了68分,一门考了70分,还有一门72分,平均分70分。当时全县三门都通过的大概不到30人。我们乡的一位合同教师他三门全通过了,这个老师很有水平,前一次两门也通过了。当时全县三门都没有过关的人很多,过关一门、两门的人也不多。界牌乡的那两个自考好友,他们只过了一门,当时对我很羡慕。第一次两门都过了的那个姓肖的考生,这次傻眼了,三门都没有通过。后来他又坚持了几年,考试始终不理想,好像最终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界牌乡有一位民办教师,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我们只有二十岁左右。这个老师很聪明,也很有毅力,每次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他命运很好,每门分数都在边缘,有的考60分,有的考61分,有的考62分,最终这个老师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成为了江苏省首届自考毕业生。他当时在我们眼里年龄是超大的,他这种学习精神我们很佩服。
请大家不要小看这个60分,自考要想达到60分以上,教材内容掌握不到80%以上是根本达不到的。猜题、估题在自考这里根本行不通,单纯地复习重难点也没有用。自学考试采用的是题库抽卷考试的方法,也就是省自考部门组织主考大学的老师将每一门课程按考试大纲要求编成若干套试卷,每一套试卷覆盖书上所有知识点,考试时通过计算机或其它方法随机抽取一套试卷。请问你猜题、估题有什么用你光复习重难点有什么用也就是这一门你要想考好,请坐下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复习吧,书上内容最起码要掌握70%以上你才能参加一试,否则去了也没有用。每次考试每个考场缺考的人就太多了,有的考场只有几个人参加考试。为什么因为大家知道,没有认真复习,来了也没有用,有侥幸过关心理在这里是“此路不通”的。高校学生每一门结业考试,对于我们来说可以是太简单了,同自考比起来,那简直是称不上考试。每次考试前,教授都要将重难点、考试范围划给学生,只要你按照这个去做,肯定是“六十分万岁”。
我们乡的那位陆老师也很聪明,他每一门也都是一次性通过。我看他考试的时候总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地方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写卷子,如果碰到问答题、论述题,洋洋洒洒,整个卷面都写满了。但他的字不是太好。
我的自考生涯(三)
后来我又过关了几门,便走上了代课教师的工作岗位。工作以后,那个时候工作责任心太强,经常利用早读课、中午时间、学生放晚学以后辅导学生。那时农村还没有通电,经常放学以后辅导到教室里看不见了,便要求学生点蜡烛上课。有些科目报过以后根本没有时间学了,一直到考试前两个星期才拿起书本开始复习,所以直到1988年上半年,全部科目才过关,成了江苏省第五届自考毕业生。以后学的科目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哲学”等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共是238篇古文,当中200篇古文是重点,简直叫你无处下手。每篇古文要翻译,要记住文章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还有重点句子的含义,还要分析有关古文中的人物形象等等内容太多了,你根本没有办法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还要过文字关,这两本教材都是繁体字,也就是说过去人所写的字,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学过,所以文章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读。《古代汉语》中有几百个虚词,要了解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所以这两门考试我花了太多的精力。“哲学”是我第一次就考的科目,中途又考了两次都没有过关,直到接近尾声才通过,最后这一次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点不敢松懈,最终考了79分,当时我查了一下,是全县第二名,第一名是82分。
总体来说我自考的成绩还是可以的,大多数考生最后毕业的时候平均分是60多分,我的平均分是70多分。自学考试的毕业率很低,根据统计大概是百分之一左右的人毕业,坚持不到最后的人太多了,考过关三、五门最后没有办法坚持只好放弃的人也太多了,甚至有的人就剩最后一门考了十几年还没有过关,最终毕业证书都没有拿到。凡是参加过自考的人,都知道自考文凭的含金量,拿到这个文凭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根本不在话下。凡是参加自考的人都知道自考的艰辛,没有参加过自考的人是根本体会不到的。有一次我在县里参加一个普通话培训,邻座是教育局一位四十多岁的普通工作人员,当他听说我大专、本科拿的都是自考文凭时,当时便对我刮目相看,连说“不简单,不简单。”香港报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客观评价,说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质量除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下面就要数自学考试的质量了。所以大多数国家承认中国的自学考试文凭,那些电大、业大、函授、夜大、网络文凭,人家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基本上没有多少国家承认。
我作为自考毕业生,虽然我们当地政府没有按照国家政策给我们解决工作问题,但我参加自考仍然不后悔。因为我通过自考学到了很多东西,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看问题的高度、深度都不同,并且在此后的很多复杂局面中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毅力,培养了做事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自考,打消了任何投机取巧的不良心态以及做事侥幸过关的错误思想。公务员正式开考时我已经超过三十五周岁了,否则的话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肯定能考上。
因为我们当地政府对自考毕业生不重视,什么“鼓励自学成才”等等都是假的。自考刚开始时说的自考毕业生与高校毕业生一样,实行“三同”,即“同学历、同使用、同待遇”,那只不过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已,我们滨海没有录用或聘用一个自考毕业生。如果将这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我花在高中复读上,大学也早就考上了,并且年龄也不算大,因为我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的时候也才25岁。因此在此后的很多年中,我对自考本科也就没有多少兴趣了,有时候报过名以后根本就没有去学习,有时候学了几个星期结果将考试时间弄忘掉了,想起来的时候考试已经过去几天了。直到2000年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我决定抓紧时间学习,争取尽快拿到本科文凭,所以到2003年上半年我通过了全部考试和论文答辩,拿到了中文本科文凭。这就是我拿到本科文凭和大专文凭相差十五年的原因。考本科花的精力更多了,大专一共是十门,本科可能是十四门左右。因为本科要求考英语,但我英语不行,我在高中时当时高考不考英语,所以学校只安排一个学期就停掉了。因没有考英语只好多考三门其它课程,考到最后我也没数了。考结束的时候我同那个考试课程核对了一下,结果发现多考了一门,这一门现在记不得了。
俗话说“好事多磨”,这个词用在我身上一点不假。本科课程全部过关以后,南师大通知论文答辩,结果将我名字三个字变成了两个字,将最后一个字弄没有了。最后我费了好大的劲,曾到南师大自考办去过,打了好多电话,才将我的名字恢复过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南师大的自考办工作人员也太不负责任了。2003年上半年正好处于防“非典”时期,不允许人群体集中,所以论文答辩一拖再拖,直到五、六月份防‘’非典‘’风声稍微松一点的时候,南师大才最终确定了论文答辩时间。
我的自考生涯(四)
走上教学岗位以后,我自考的方法基本和我辅导学生的方法差不多,也就是说在考试前最后一个月努力,这一个月我的学习精神可以说同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差不多,大多数晚上学到十一、二点。我用的方法主要是反复巩固法,也就是学习之前将前边所有知识点回顾一下,记得的打勾,记不得的再看一下。有时候是整天胳膊里夹着书本,真正做到了手不释卷。但是我这个人并不是一个死学的人,在最后一个月中,如果有人约我打牌等,我也从不拒绝人家,我把书带去,会利用人家洗牌的间隙看书。每天睡得很晚,早上正常是五点多钟起身。我背诵从来不出声,主要是默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为有很多教师还没有达到大专、本科学历,所以江苏省出台了一个新的考试项目,叫教师自考,这个自考同社会自考完全是两回事,同函授类型差不多,可以说败坏了自学考试的声誉。很多一直拿不到文凭的教师及有关教办室工作人员、教育局普通工作人员以及教育局领导的亲属等都是通过这个途径拿到了文凭。仅举一例:我们乡教师自考首届大专毕业就有二、三十人,而社会自考从1983年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十四年,我们乡社会自考大专毕业大概不超过三十人,也就是平均每年毕业一人都达不到。自考本科毕业不超过五人。由此我要问一下:是不是参加教师自考的人都很聪明,参加社会自考的人都很愚笨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大悬殊后来不知道省里是不是认为有损自学考试的声誉还是通过这个途径大多数人拿到了文凭,实施几年以后将教师自考取消了。
这么多年自考中,我所认识的我们乡自考考生都很优秀:一个是中心小学的合同教师陆老师,后来调到振东中学工作,他同我一样报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他是一位高考落榜生,头脑非常好,每一门都是一次性通过,结果成为江苏省首届自考毕业生。还有一位朱老师,又矮又胖,是一位中师生,原来也在中心小学工作,后来也调到了振东中学工作,他报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他自考大专毕业以后一鼓作气又通过了本科自考。这两位老师目前都在振东中学领导岗位上,都是语文骨干教师。特别是陆老师同我关系非常好,直到近十几年因为距离的问题我们来往才比较少了,我曾到他家去过若干次。中心小学的孙老师也是一位年轻的中师生,大专自考是同我一起毕业的,在上课、教学实绩、论文发表等各个方面在学校教师中都遥遥领先。后来通过考试到了县政府从事秘书工作,最后提拔为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还有一位周老师也是同我一起毕业的,他是和孙老师中师毕业后一起分配到中心小学的。这位老师也是中心小学骨干教师,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离开了振东小教,到浙江一所私立学校工作,当时的工资就是公办教师的好多倍,现在估计更高了。还有一位算起来是我的叔叔辈,但年龄要比我小几岁。我的这位叔叔当时还在阜宁师范读书时就参加了自考,结果阜宁师范中师毕业的时候,同时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毕业以后分到了八滩镇的一所小学工作,因为他有大专文凭,第二年就被於尖中学要去了。过了两、三年他又拿到了本科文凭,正好於尖中学又有高中部,结果他又到於尖中学高中部教语文。工作了几年,调到了仅次于滨中的一所高中——八滩中学,又过了几年调到了县中高中部任教高三语文,从普通教师晋升到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一直提拔到现在的常务副校长。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自考毕业生。
上边几位是我认识的我们乡自考生中比较突出的,其它地方我不认识不清楚的优秀自考毕业生还不知道有多少。从这里进一步说明,只要你拿到自考文凭,你完全有能力在社会上立住脚,并且可以出类拔萃。我们乡还有一位自考毕业生,他是一位合同教师,我认识他也有好多年了,但他因为受计划生育影响最后没有允许考试故不能转为公办教师。还有一位自考毕业生,也是我的长辈,比我小两、三岁,她拿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文凭,但她代课一直代的是英语,教学实绩一直是前几名,教学能力非常强。她学习非常刻苦,我在她家里曾看到墙上到处都是纸条,她将记不住的都写在纸条上,头一抬随时都能看到,用这种方法来加强记忆。还有一位苏老师,他学的是法律专业,是江苏省首届自考毕业生。他一直在淮海农场中学代课,教的是政治,大专毕业以后被人家农场中学破格转为公办教师。中心小学好像有一位张主任早就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这么多年我们乡自考毕业生我就知道这几位,其他好像还没听说过。本科自考毕业的我所知道的就是那个振东中学的朱老师,2003年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曾经向这位老师请教过。
外乡我认识的就更少了。一位自考毕业生我和他见过顶多两、三次,他1988年参加招干考试结果被录用了。还有一位是我很要好的自考好友,是界牌乡的,我曾经到他家去过多次,他也是同我自考一起毕业的,也是1988年通过了招干考试被税务部门录取,他当时成绩比我多三分。界牌乡还有一位自考好友,我也经常上他家去。他后来到徐州煤矿从事文秘工作,最后不知道有没有下岗。还有一位是於尖乡的姓陈的自考好友,我结婚时他特地送了一盆花给我,比我们大四、五岁的样子。这位考生脑袋很聪明,他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高等数学很难考,他是一次性通过,最后也拿到了大专文凭。他后来一直在江南搞工程,家属娶的是当时的一位代课教师。后来因为他有钱,便让家属在街上开了一个很大的批发部。另外我的一位自考好友也姓陈,这位考生同我关系非常密切。他和我交往比较多,他考的速度要比我们慢一点,最后有一门老是不过关,考了好多年才通过。上边就是外乡我所认识的自考毕业生。我曾看过盐城原市委书记赵鹏的简历,他拿的就是自考大专文凭,并且学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们县政府为了鼓励自考,也曾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台了奖励政策,凡是自考拿到大专文凭的由单位奖励250元。那个时候250元的奖金还是比较高的,不少公办教师工资还不到200元。但我们作为代课教师学校不可能给你奖金,教办室也不可能给的。一直到九十年代我拿到大专文凭将近十年的时候,正好我家属的一位家庭舅舅在乡财政所工作,同教育助理非常熟悉,于是我请他同教育助理打个招呼。我同他上教办室时,在教育助理办公室门外我撞见我们学校的一位女代课老师,后来我家属舅舅就一个人进去了,我同那位老师说了几句话立即来到教育助理办公室。教育助理问我家属舅舅是多少钱,他说好像是200元,教育助理立即同意在条子上做了批核。我进去的时候已经迟了,只好算了。后来我曾同那位老师开玩笑:同你说了几句话,给我说没了50元奖金。本科毕业也有奖励,好像奖金更多,但我们这个钱到哪地方去拿呢
虽然最后我们当地政府对我们自考毕业生没有录用或聘用一个人,对我们很不关心,但凡是参加自考的人都认为这个文凭拿的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是凭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来拿文凭的,所以我们不感到脸红!不感到心跳!更不会感到难以启齿!
我的自考生涯(五)
关于自考毕业生的出路,当时说得很清楚:自考考生毕业以后,由当地劳动、人事部门根据需要择优录用或聘用。后来发现这个自考政策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们这里没有录用或聘用一个自考毕业生。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政策不好,归根到底是我们当地政府不作为。
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我从小对文学就比较感兴趣,如果当时报的是法律专业的话,很可能命运要比现在好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又叫中文专业,用人单位有限,一个是从事文字工作,比如编辑、秘书之类;第二个就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因为我当时是代课教师,所以毕业以后只能在教学工作方面动脑筋了。
我是同前界牌乡的两位自考好友一起毕业的,他们中一位是代课老师,一位是社会待业青年。我们找得最多的是县人事局人才中心。人才中心主任姓张,三十几岁,我们去的每一次他都进行忽悠,从来不说解决也不说不解决,都是说领导要开会研究,大概找了三、四年都是这个情况。最后一次是我一个人去的,我对这位主任说:“领导到底什么时候开会研究你们不想解决就明说吧,没有必要老是这样!”这位主任同我们乡里一位姓杨的老教师可能是亲戚,后来谈起这件事还假惺惺地说,正想替我们解决,说我那次态度不好,所以这件事就放下了。我听到后一笑了之,这纯粹是一句骗人的鬼话。
这几年当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一位常务副县长,姓钟,叫钟左成,性格爽直,为人正派,大学文化,好像有工农干部那样的工作作风和处事方法。听到我们反映的情况后,立即将分管教育的姚副县长以及人事局党委韩书记喊到面前,那个韩书记头发已经花白了。钟县长当着我们的面大声地对他们说:“他们这些自考毕业生很不容易,这个文凭是很难拿的。他们现在是代课教师,就给他们按合同教师的待遇解决。代课金以外工资不够部分由我们县财政补助。”关于经费问题,特地还在纸上用笔比划给他俩看,当时这两个人都毕恭毕敬地表态说可以。但就该我们倒霉,这件事以后时间不长,这位常务副县长调走了,所以当时在场的那两位领导也就不理睬了。后来我一个人单独找了那位副县长,他说:“你以为钟县长说的是真的吗”听他这个口气,我就反问道:“照你这么说,钟县长不是撒谎吗”他听到后暴跳如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毫不相让:“那是什么意思!”之后我便愤然离开那个县长办公室,以后就再也没有踏进过县政府的大门。
为人民做事的好官,他的名字将永远刻在大家的心中!钟县长,虽然你最后没有解决我们的工作性质问题,但我们不怪你,你的确是一位做事雷厉风行的好县长!我们自考毕业生永远不会忘记你!
既然地方政府是这样对待自学考试毕业生的,我们也就不抱希望了,只好自己想办法,哪知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前边提到的我们乡那位学习法律的姓苏的自考毕业生,在我们邻县——射阳境内的淮海农场中学代课。他代的是政治,拿到自考文凭后,农场中学将他转为公办教师。这所学校的校长姓王早就退休了,现在与我是同行,他办的辅导班目前在盐城很有名,我们经常见面。他说这个老师最后做到了副校长,目前已退居二线了。我当时特地到那个农场中学苏老师的宿舍进行了解,的确是这个情况,并且那位老师很热心地对我说:“你县里供电局如有人的话,这个事情很好解决。因为我们农场同你们县唯一的联系就是用电,我们农场所有的电都是你们县供电局输送的。”我听到以后当时就说:“没有问题,我家属的大舅是县供电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这位老师听到这个关系后便说:“那肯定没有问题,每年我们农场向滨海供电局领导送礼就要送很多,都是用卡车装,他只要打一个电话给我们农场场长就行了。”我回来以后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小孩的外婆,外婆随即找了这位大舅爹,哪知这位书记大人当时一口回绝:“我们同淮海农场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就是当今社会活生生的兄妹关系,真的是“没有任何关系”。
这件事以后,我又看到了一线希望。当时我们县的一位姓顾的县委常委是分管宣传部门的,同我小孩外公是高中时的同学,关系很好,并且外公以前有关事情请他时人家也是非常热心。正当我要请外公找他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大概我的命运就该如此。我发现我的人生充满戏剧性,每当关键时刻,就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同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差不多。
这件事正好同我们村有关系。我们村有一位姓陈的老革命,离我家不远,我们上街必走他家旁边。他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军了,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场上头发都烧没了,立了很多功,在部队好像是一位连长,在县里当时比较有名望。偏偏这一年秋天,这位老革命得了一场重病,在县医院住院,县委有关领导特地到医院看望他,当时这位县委常委也去了。哪知这位常委下车的时候不小心一脚踩空,摔了一跤,结果胰子摔坏了,当即死亡。
从此以后,我就没有再动任何脑筋,只好听天由命了。
我们当地之所以没有解决一个自考毕业生,主要是因为我们人数太少,力量单薄。根据自考毕业生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自考毕业生都是正规的在职人员,他们毕业以后可以立即转正、调资、职称晋升、提干等等,因为这是国家承认的正规文凭,高校毕业生能享受的所有待遇他们都可享受。像我们这种非在职人员参加自考并能坚持到毕业的极少,各地都是如此。比如说党政干部基础科,报名对象最起码是党政干部;经济管理专业,大多考生是经管工作人员;法律专业报考的大多数是公、检、法工作人员;英语和中文专业报考的主要以教师为主,并且都是公办、民办、合同教师。在教师系统我认识的自考毕业生,基本上都是这三种类型,代课教师则少之又少,这么多年全县我顶多看到三、四个人。至于社会上待业人员参加自考的更少,一是不少年青人家庭条件不允许,二是大多成年人有家庭生活的种种压力也不允许,三是自考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什么时候毕业谁也说不清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可有多少人能够有这种精神呢
江苏自考目前规模仍然很大,从一开始的五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专、本科共260个专业,是原来的50多倍。现在不少高校开设全日制的自考助考班,比我们当年纯凭自学条件好多了,尽管如此,自考毕业率仍然很低,我特地到江苏省教育厅的权威网站《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上去查了一下,目前毕业率只有3%左右,由此进一步说明,自学考试的质量是永远过得硬的,我再一次为自己是一位专、本科自考毕业生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