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惊蛰至
发布时间:2019-03-06 23:09:24   来源:自考网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即太阳到达黄经34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惊蛰初至,春雷渐起,勾起的是文人骚客们的吟咏之兴。
拟古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唐乐府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
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
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孟浩然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惊蛰习俗
01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02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03
吃梨
惊蛰到来的时候万物复苏,乍暖还寒,要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惊蛰有感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了,山川青黛,大地绿茵,万物在冰冻中萌动,大地在沉睡中苏醒。延安的春来的晚,春风仍带有丝丝的冷意。但春天,真的来了!
春,蠢蠢欲动。枯黄的百草泛着青色,春光带给人一种恍如尘外的情绪,在这样的春日里,你可以忘却很多的压力和烦恼,不再紧迫与茫然。尽可以忘情地沐浴在春光下,以轻松和空闲的姿态将春天穿过。阳光很温暖,风儿很轻柔。
在这种乍寒乍暖的时期,惊蛰不约而至。近段时间温度变化幅度大,大家要记得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延安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自考生课外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好
2024-06-28  阅读:663 -
今日自考,祝愿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2021-10-16  阅读:607 -
自考机构招生乱象横生
2021-10-10  阅读:688 -
自考大数据揭秘!每年的自考报考人数超过你想象
2021-10-07  阅读:629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