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多少:莘莘学子,菁菁草木,十年寒窗,只为今朝

发布时间:2019-05-29 21:17:58   来源:自考网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值此时刻,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在紧张而有序的备战,只为“十年苦读无人知,金榜题名天下扬”。据统计, 2019 年高考人数再次突破 1000 万,这是继2009年以来,再次突破千万记录,今年高考是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年份之一。
万马千军独木桥
我们不妨通过几组数据,来看一下高考人数走势:
数据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2007年-2009年是高考人数扎堆的三年,也是录取率最为低迷的时候,形成一个“闭合趋势”。笔者当年就是在这个阶段参加的高考,用一句话形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另外,从2014年开始高考报名人数和录取走势逐渐趋同。这是教育深化改革以来,高校近几年不断在扩招的良好成果。
2019年最新的全国省份高考报名人数统计媒体尚未披露,但是按照往年的统计预估,省份之间的人数排名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变动。排名前四的河南、广东、四川、山东仍然占据热榜。排名在后的省份,除了西藏、青海,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加起来的总和不过25万,还不及河南一省的1/4。
地区间人数和院校分布不相匹配
全国共有2000多所高校,其中北京有92所高校,上海有64所,天津有57所,海南,有19所共计232所。
四个省份高考人数是全国高考人数的1/40,区域内高等院校却占到1/10。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考的宝宝觉得,河南、四川、山东的考生500多分上大专,北京、上海的考生300分上本科重点的原因。
再看,高考第一大省河南,2018年报考人数98.38万,省内高校134所,学校和人数比是0.0136%;北京报考人数6.3万,市内高校92所,学校和人数比是0.14%,整整是河南省的10倍以上。
上文当中提到的2000所高校是包括专科和本科所有在内。那么,我们再来可以下,全国实力前100名的重点高校分布情况:
北京92所高校,其中有16所在全国排名100强以内;山东145所高校,其中4所全国重点;河南134所高校,其中2所全国重点。所以,作为河南、山东的考生,再不为地图上增加一丝光亮,谁来为高考成绩买单。
我们还得进行深入分析,前边咱们提到过全国共有2000多所高等院校(含本专科),具体本专科各占多少呢
截止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民办),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本科高等院校的实际比例是46.75%。
但是大众普遍认为的名牌大学如下:
985工程院校一共有39所;211工程院校一共有112所;双一流学院42所;一流学科院校一样95所。
很多网友朋友不理解“一本”和“二本”的差别,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录取批次来界定的。真正的叫法应该是“本一”和“本二”,即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本科第二批次录取。
本一即所谓的“第一批次录取线院校”,录取高校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和省内重点大学,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本二即所谓的“第二批次录取线院校”,在这里主主要是实力一般的本科院校,这个批次是录取院校、专业、数量最多的。未来三本也要划到二本招生中(很多省份已经取消本三批次招生)。
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很多家长和考生朋友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会纠结,500来分这么一个介于三本和大专之间的分数,到底选择三本,还是大专。
笔者很明确的告诉家长和考生朋友“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大专学费低一年4500-5000元的学费,进而选择大专院校。但是以后想进修学历,只能通过自考或者成考等于是“3+5”的模式,也就是需要缴纳5年的学费,5000元/年*5年=25000元。
而三本呢,一年8000-10000元的学费,9000元/年*4年=36000元。在拿到同等学历的情况下,的确三本比大专多出1万块钱的学费。
但是!但是!但是!
笔者推荐三本的原因如下:
其一,大专自考本科这条路,会多花一年时间,自考能否通过也不确定。花1万块钱节省1年的时间,绝对超值!毕业一年内实习期,一月2500元,一年的工资也是30000块钱。
其二,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各招考单位相继提高报考门槛,慢慢的会要求是全日制本科,那么以后自考和函授本科,就会逐渐失去很多机会,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所以,各位家长和考生朋友,只要分数允许等情况下,能上个层次高的学校就上个层次高的学校。“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都是骗人的,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宁给好汉牵马搬櫈,不给癞汉当祖宗”。
今天就聊到这,各位考生和家长请放松心态,积极备战。
高考是人生的大事,不努力就是辜负自己。
人生不只高考的事,努力过后青春无悔矣。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