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发布时间:2019-06-10 19:53:10   来源:自考网
亲爱的小伙伴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有关个人事业发展的主题。
读大学的时光,是一段相对漫长的岁月。不同的小伙伴对于读大学的期待不同,于是,自然会出现不同的选择。
无论是选择在国内还是国外读书,若是能够在读书期间,通过实践   (以去校外参加实习为主)   、阅读与总结,确定毕业后个人事业发展的大方向   (一般指「城市 + 行业 + 岗位」的组合)   ,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若是在毕业前,暂时确定不了大方向也无妨,个人的事业发展之路是的漫长而精彩的旅程,而非百米冲刺,大家千万不要急。
下面,我们将分在国内读书和国外读书两类情况,为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去国外读书】
去国外读书,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下:
1.1 请选择靠谱的留学机构;
* 可以找自己信任的、有这方面成功经历学长、学姐和信任的过来人咨询;
* 别贪小便宜,以至于选择不靠谱的机构;
1.2 若是选择不了名校,可以选择某个专业领域较强的学院类院校   (具体可以咨询信任的留学机构,他们会结合大家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     选择适合的留学顾问很重要,大家要擦亮眼睛;
* 学什么专业不一定非要从事对口的工作,除非是对专业性要求很强的工作,这些专业见1.3-1.6所述;
1.3 若是确定自己不能沉下心来做研究,最好不要选择人工智能类、高科技类、航空航天类、能源类、生物类、制药类、医科类   (包含心理咨询等)   和学术研究类专业   (这些专业得读到博士)   ;
1.4 选择法律类专业的小伙伴,如果确定留在国外,可以考虑攻读硕士;若是想回国从事律师行业,需要通过国内的司法考试   (国内外司法体系不同)   ;
1.5 选择金融类专业,尽量选择名校或是专业领域很强的学院类院校,至少读到硕士;
(在大学里实习很重要,而越优质的院校,越有不错的推荐资源)
1.6 选择建筑类专业和商科类专业同1.5;
1.7 选择音乐类和美术类专业的小伙伴,做出自己的风格就好;
(这两类专业需要一定的天赋,学历并不占多大比重)
1.8 若是毕业后想从事公务员类工作,可以不考虑去国外读书。但是,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国外见见世面也无妨;
1.9 在读书期间,请尽量与导师处理好关系,说不定会有推荐实习与就业的机遇;
1.10   如果暂时不知道选择什么类型的专业,可以考虑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   (也可以选择大学课程不那么忙的专业,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用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发展方向,并提前做好未雨绸缪);
*   如果没确定的意向专业,就选个大类专业,比如文学类、新闻传播类和管理类;
1.11 读书期间,可以结合自己 /自己和身边小伙伴的擅长 / 优势,找到开启第二职业的机会,为以后创业   (若有这方面的打算)   积累经验   (在实战中学习如何打造产品、营销和推广)   ;
以下两个例子,大家都可以采用:
* 辅导功课(教低年级小伙伴功课 /给国外的小伙伴补习中文);
* 特色餐饮(结合祖国文化,并结合当地风情,进行跨界重混);
【温馨提示
a 若是确定毕业后要回国发展,请尽量在毕业的前一年,回到国内参加你想参加的行业和公司的实习,争取实习生的身份转正进入到公司工作;或是   参加国内各大公司举办的留学生专场招聘,或是和国内应届毕业生一起参加招聘;
b 确定在国外发展的小伙伴,记得要    融入所在城市和所在学校文化,这一点很重要;
c 知道什么不可为和如何止损;
【第二部分在国内读书】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城市 - 学校 -专业」的思路进行选择。
若是大家未来想从事的工作领域不受到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  的限制,就只用考虑跟随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校和专业就好。
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相关领域、内容领域和创造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部分咨询领域、教育培训领域、部分泛娱乐领域、新媒体、作家、音乐类和艺术类等,各行业博主、大V和意见领袖(KOL)也属于这方面。
下面,我们展开来谈。
【2.1   选城市
一般情况下,城市决定你事业发展的格局、视野、眼界和价值观。正如大家所知,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分工更佳细分,孕育的机遇更多,提供的就业机遇也更多。
在大学的时光里,和在国外读书一样,如果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一方面去尝试自己喜欢的 /感兴趣的校外实习,一方面去挖掘和寻找自己的天赋,从而通过不同的尝试、实践与实习,在大学毕业前确定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方向,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若是不在一、二线城市读书,则建议大家可以看看你读书所在的城市和一、二线城市有哪些不同,说不定,其中就蕴藏着属于你的机遇:
a 你所在的城市中,有哪些产品 /服务 /技能比较热门 /热销,能否去一、二线城市推广与售卖   (可以先在互联网上试试)   ;
b 请思考,非一、二线城市中,商业模式和一、二线城市的区别,利用这些来未雨绸缪你的事业;
c 非一、二线城市的景观、人文和生活方式,能让你想到哪些启发——比如私人订制旅行、农家乐、瑜伽馆或是其他;
d 除了上述的三点之外,你还能找到自己的哪种天赋,可以帮助到身边的人   (帮助别人时时刻刻都可以帮,而且,助人就是帮助自己)   ;
……
读大学的时间段,是一段比较不错的试错期。
若是能在读书的时候,挖掘到一些创业的点子,也不妨一试。如果暂时物质基础不够,可以先从去这些地方通过实习的方式积累。
在创业时,记得做好财务风险管控的同时,不要盲目跟风跟热点,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并成为一位内容提供者。
当然,不是每个小伙伴都适合去大城市,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在中小城市生活,所以,跟着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答案就好。
有些小伙伴会说,那把大城市和小城市都体验一下,再做选择,也未尝不可。
【2.2   选学校·
一般情况下,学校决定你读书期间遇见的朋友,即在你毕业后的基础社交圈,在这些人中,也有些小伙伴会是你未来的贵人哦。
不过也不一定,人脉的关键是,当你自己成为人脉时   (自己在某个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   ,人脉才会来。
所以,没能进入到心仪的高校读书,也不要盲目的选择复读,原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让我们从高考之后,在大家30岁之前,都会经历的阶段谈起。高考之后,很多小伙伴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I 高考之后,选择是读大学或是复读;
II 读完大学后,选择读研、考公务员、出国或是就业;
III 在工作若干年之后,有的小伙伴会选择创业 / 从事自由职业 /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开工作室,还有的小伙伴会选择「上班 +下班」的方式打组合拳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 / 事业发展方向或做自品牌;
值得说的一点是,大家毕业后的选择还不仅仅只是这些,要开启创造力才好。
接着,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同步进行的,还有从恋爱到婚姻,到娶妻生子、携子之手和与子偕老的过程。
如此说来,既然复读只是人生漫长经历中的一个小部分,建议大家不要特别在意高考后的得与失,一切要站在更远的将来看待自己的每一个当下。
然后,以下小伙伴可以考虑复读:
「a 高考发挥失常;
1)由于心态的原因,比平时的成绩低很多;
2)这里要排除平日里作弊的情况(可不许自己骗自己);
「b 高考后突然觉醒,发现自己在高中玩了三年;
1)如果你有力和把握自己可以在一到两年里提升自己的成绩,也可以尝试复读,但是也要注意方法;
2)在复读阶段,要全力以赴,不能放弃;
3)不要为了复读而复读;
「c 文艺&体育特长生 /体育类&艺术类院校考生高考分数较低,未过线;
「d 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就想考名校;
1)如果你是这样的小伙伴,我们想说,请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不然的话,对成绩提高也没有好处;
2)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是平时「死读书」的类型,高考成绩和平时差不多,也不建议再考,除非你想拼一把;
对上述四类小伙伴而言,选择在高考后复读一年是可以考虑的,但复读一次即可,千万别进入「复读死循环」,毕竟,人的一辈子很长。
正如大家所知,虽然,高考的成绩会决定你选择更好的大学和专业,毕业后,可以选择世界500强或是名企工作,可仍然还是有大部分小伙伴并非是名校和热门   (每年的热门专业都不同)   专业出身,也一样发展的很好。
所以嘛,别太在意你的高考成绩,如果你已经努力过,也拼劲全力,就坦然接受,开始为你大学生活和你未来的事业做好准备吧。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如果各位小伙伴有未雨绸缪的眼光,完全可以站在十年后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当下。要知道,如果能尽早的找到方向,即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技能,并发挥到极致,也许就能早日破除迷茫。
温馨提示,如果有的小伙伴目前的高考成绩只能选择读大专,那也可以在读大专之后,选择专升本或是自考的方式读本科就好。
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不必太担心和太在意当下得失。
【2.3   选专业
关于专业,既然那么多小伙伴学什么专业在毕业后不一定就会从事对口的工作,所以如果你想在大学中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究竟要什么,建议不要选择功课特别繁重的专业。
毕竟,找到此生最钟爱的事业,对于个人的事业发展而言,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不过,有些专业还是科班出身会好一些,比如航空航天、建筑类、高科技、医疗类、生物、制药、人工智能、法律和金融等这些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专业,而有一些则还需要硕士和博士文凭。
此外,若是大家想选择音乐或美术类专业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时,请认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你是否有足够的天赋   (如果没有,你愿意长期积累吗)   ;
2、你是否准备好从入学开始,就准备为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3、若是这条路不好走,你是否会选择学习双学位、辅修学位,或是通过「上学 +业余时间」的不断试错方式,找到自身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如果大家意向读研和读博,也得在本科阶段提前找好导师。
导师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对你的培养的质量,可是,好的导师可遇不可求。所以,一切,都得靠自己。
这里,需要温馨提示大家的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要以当下哪个专业比较好就业,就选择去选哪个专业去读书,这些专业在你就业时,可不一定是热门。
此外,对于很多小伙伴而言,选专业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然,这种重要的程度不可能在当下反应出来,而是有可能在读大学之后,或是毕业之后。
举个例子,很多小伙伴之所以学理科,是不喜欢背东西,亦或是随大流,自己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学理科,于是,就跟着学了。
而选专业的时候,有的父母会认为学理科好找工作,于是,就让孩子们去学理科专业,殊不知,这些孩子的才华与天赋在艺术类或是商科;亦或是有些孩子从小就喜欢文科,可家长就认为孩子学工科或医科好,可进校之后,才发现后悔莫及。
上面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写到这里,有的小伙伴会问了,那怎么规避呢?答案只能来自你的内心,即你要想清楚,这辈子到底要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然后选一个大类专业。
再举几个例子,你想做一名商人,那选择新闻、商科和文科等大类专业都可以。这些专业会让你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商业和人性。
有些小伙伴会说,那我喜欢美术类类工作,那不妨可以选一些轻松点的专业,如此,你大学里好有时间,可以通过试错的方式,去寻找到底想从事哪项美术类工作;有的小伙伴想当一名自由职业者,那就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好研究,去一个自由职业多的城市去体验体验,也不错呀。
地位,对于找工作而言,若是不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还像以前那样只注重学习成绩,那是肯定不行的。毕竟,公司看中的是实习经验,以及你在实习经验中所获得的成长及体验,这些经历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模版,这一点也请大家想清楚。
不过,若是大家到了大四才知道这个道理也没啥可怕的,反正你成绩好,至少可以在教育培训机构当老师嘛,要是有幸能成为一位名师,那也不愧对过往优异的学习成绩嘛。
再说,下班的时间,还可以开启第二职业,何乐而不为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