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模板式思维,如何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特点与申请结合起来?
发布时间:2020-03-05 20:05:58   来源:自考网01 享受天赋带来的红利,也尝过适应缺点的苦涩
我始终认为,能够快速学会一样东西和能够静下心来坚持学一样东西,是两种不同且一样重要的能力。前者一般被人们认作“聪明”,后者则被人们认作“踏实”。很多人都觉得前者是天生的,我们无能为力,而后者却全凭自觉,没有做到便是自己不够努力。
我享受了其中一种天赋带给我的红利,比如:中学和大学阶段,我能轻松掌握理工类学科所涉及的复杂知识点;联想实习期间,我能在短短三周时间内自学之前从未接触过的Python、Java、安卓编程和API调用技术并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任务,我的直接领导也为此感到惊讶。还算幸运的是,自动化这个学科并非像艺术设计类学科——好的想法重要过一切;自动化更看重的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一种对于海量知识技能快速学习的能力,这倒与我擅长之处有所重合。
但事实上,虽然我够快速学习理工科的知识,但与此同时却欠缺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因此,我也经历过许多或大或小的失败,比如物理竞赛、高考和前几次的托福考试。对于这个缺点,如果只是简单的从起点尝试转变,强行地让自己做一些只有踏踏实实才能做成功的事情,这亦是很荒唐的,就如同对一个原本学习速度不快的人说:“你要是再聪明点,就能考上北大了!”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努力地适应它,而不是自欺欺人地忽视。于是我尽可能提高自己短时间内的效率,并将放松时间由之前的打游戏变为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读书、练字、写作、修图……
02 尝试最好的选择,做最好的努力
坦白来讲,最初决定出国,很大程度上是受大环境的影响。让我逐步坚定出国留学的想法倒是接受国内本科教育这几年,作为一个本科生,我所看到的,不管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还是学校的管理规划,都很难令我满意。绝大多数情况下,国内理工科学校的专才培养体制只是在培养一颗有能力的螺丝钉;管理体制大多只是圈养一群听话的学生。我总觉得打一开始,就将你连带着你的生活都规划进了这个学科里。你学了工科,那上课时间就应当学习机械设计模拟电路课程;下课时间就应该与同学讨论某个PCB板的焊接方法;业余时间就应该编几个单片机的程序,只有这样你才是学校培养的工科人才!
我曾在意大利交换过一学期,那段时光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欧美教育方法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塑造,是远远优于国内的。虽然在很多专业知识上,意大利的学生像个傻子,甚至大三了连求导都不会,但是又怎么能说在他们眼里很多对于音乐、艺术、诗歌、文学一窍不通的中国学生不是傻子呢?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人才不但需要坚实的专业基础,更需要具有自由的思想,应该能够跳脱出某一领域的局限而全面发展。
钱学森有一句话让我颇为赞同:“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就像我对摄影和历史深厚的兴趣,摄影能够帮助我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而历史让我学会了追溯根源,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思考的越多,也就越坚定了出国留学这项选择。
03 申请与兴趣相结合,展现独特自我
一开始梳理文书素材时,除了上面提到“为什么要出国留学”这个问题外,关于专业相关的个人经历,我思来想去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我觉得我的真实情况可能和一份好的PS并不搭边。和创的咨询老师了解到我的真实想法后并没有强制要求我回答素材搜集表中每一个问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让我从自己感兴趣以及擅长事情作为切入口开始逐步梳理。
从专业层面来讲,虽然我所学的专业是工科,但我对工科的兴趣并不是那么浓厚,对于专业的认知好像更多是停留在焊板子和学电路上。和创的咨询老师告诉我,对于任何事情和任何问题都不要把目光放在表象上,要去思考表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我开始逐渐意识到,原来对于工科专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思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老师说其实这恰恰是我的优势,于是我们一起聚焦于这两个层面开始进一步的深挖。
从思想的角度来说,其实我很久以前就产生过将历史和理工科这些技术结合的想法。因为史书历来的文献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很多时候如果想查阅一件事情的所有脉络和影响很难。如果有一个系统,能够沿着时间顺序或是某种逻辑整合所有的文献和史学大家的评注,那对于历史的学习该是多么便利!再后来,我接触了AI相关基本概念和前沿技术,我就想将来或许可以设计出一个系统,用类似AI分析的方法自动分辨出史书记载的谬误。从实践的层面来讲,因为喜欢玩游戏,曾在中学时期我就独立设计组装过台式机及机械键盘,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大学期间键盘轴体和微型鼠标的课题设计。原来我真正感兴趣的是设计并亲自实现一个事物的过程!
在文书环节,我把老师向我抛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思考清楚后,整篇文书的脉络框架也就清晰了起来。和创将我的兴趣点和申请巧妙地结合,不仅展现了独特的自我,也帮助我收获了理想的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自考生课外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好
2024-07-06  阅读:779 -
今日自考,祝愿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2021-10-16  阅读:771 -
自考机构招生乱象横生
2021-10-10  阅读:800 -
自考大数据揭秘!每年的自考报考人数超过你想象
2021-10-07  阅读:699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