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升本生理病理解剖学常考知识点背诵(二)
发布时间:2019-05-10 21:48:22   来源:自考网生理调节和病理学坏疽的必备考点
生理学
一、生理调节
1.几种生理调节
神经调节(最主要) | 体液调节 | 自身调节 | |
功能基础 | 基本过程是反射 | 激素等化学物质传输调节信息 | 器官、组织及细胞的内在活动 |
调节特点 | 反应速度快 作用部位精确 持续时间短暂 | 反应速度慢 作用部位不够精确(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 范围小(仅限于该器官或组织) 幅度小 灵敏度低 |
生理意义 | 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最主要方式;快速反应系统 | 维持生长、发育等基础活动;长期调节系统 | 快速调整自身,适应局部功能需求 |
常考举例 | 心血管反射、呼吸反射、膝反射 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闭眼动作 | 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对尿量的调节 | 肾动脉对肾血流量的调节 脑血流量的调节 |
2.神经 - 体液调节:例如:( 1 )寒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例题精选
*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C
*机体机能调节中最重要的方式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适应性调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A
*下列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
A.器官灌注压升高时小动脉舒张
B. 动脉血压维持恒定
C.血液中的激素含量维持相对恒定
D.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波动时肾血流保持恒定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D
病理解剖学
一、坏疽:
1)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尚通畅的四肢末端,因水分散失较多,故坏死区干燥皱缩呈黑色,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腐败变化较轻。
2)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阑尾及胆囊等,也可发生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坏死区水分较多,腐败菌易于繁殖,故肿胀呈蓝绿色,且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3)气性坏疽:也属湿性坏疽,系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除发生坏死外,还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
例题精选
*左小腿受伤后左下肢及左足高度肿胀,足趾及足背发黑,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最可能的病变是( )
A.神经性萎缩
B.干酪样坏死
C.干性坏疽
D.湿性坏疽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D
*下列哪项不属于湿性坏疽的病变特点( )
A.可发生在四肢
B.多发生在内脏和肌肉
C.肿胀,呈蓝绿色
D.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B
下一篇
推荐文章
-
学历提升报名是什么时候?
2024-07-13  阅读:1268 -
学历提升的学校如何选择?
2024-07-13  阅读:1205 -
成人高考证书啥时候能拿到?
2024-07-13  阅读:1062 -
自考生课外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好
2024-07-12  阅读:784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