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本科生张书浩用志愿服务书写兰大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发布时间:2019-03-05 22:36:55   来源:自考网
201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将迎来110周年华诞。为展现我校百余年来形成的“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与“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我们希望通过展示、对话历届优秀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学生,弘扬青春正能量,引领青年学生更好的践行中国梦、兰大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吧。
张书浩
个人简介
张书浩,1993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公共卫生学院2016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兰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学生兼职),曾任兰州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兰州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服务队队长、暖流计划兰州大学驿站站长等职务。
五年来,他带领着志愿者们先后争取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海澜之家等公益组织和企业的羽绒服、学习包等各类物资,将社会的关爱带到了甘肃临夏、武威、天水等10多个市州的235所小学,近两万名贫困儿童从他们的手中感受到温暖的力量。用脚步丈量陇原大地,用爱心温暖贫困学子,用青春正能量激励留守儿童,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书写了兰大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鉴于上述先进事迹,张书浩先后获得有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员、甘肃省三好学生、第三届甘肃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兰州大学三好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标兵等荣誉。
01
作为·大学生
小萃
在兰州大学求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读期间,有没有什么人或者组织对您的影响很大
张书浩
真要说的话,其实有很多。无论是在学习上遇到的老师、生活中遇到的朋友、参加学生工作时身边的同事,还是在学生会、团委、支教团、暖流计划的工作经历,都使我成长了不少,它们中的每一个,对我现在的思维和处事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萃
这些影响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能具体谈一谈吗
张书浩
首先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我校一向坚持“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而我也的的确确从自己的老师身上看到了这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精神。是他们让我认识到了,做学问,一定要有一种过硬的科研作风。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方面,则主要是我参加学生工作时,所见到的身边人那种严谨、谦逊的工作态度,每天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久而久之,我便也开始对自己严格要求、变得严于利己起来。而在生活方面,我要感谢我在研究所的同学和志愿团的战友们,他们乐于奉献、敢于吃苦的品质,帮我带起了一个良好的生活节奏,使我受益颇多。
作为·志愿者
02
小萃
有没有什么样的人或事启发了您,使您决定投入志愿工作呢
张书浩
最早接触志愿工作还是在高中。当时,在定西发生了一场泥石流,作为班长的我,便组织大家开展了一项募捐活动。后来,上了大学,这样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在学生会我就负责过相关的事务。而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的目标便是提升全民公共卫生素养,于是乎也参与了很多与健康有关的活动。活动中我接触了各类人们口中的“弱势群体”,发现他们身上其实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被他们身上的精神所打动,所以一直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小萃
和儿童沟通需要耐心,支教期间,您是如何和孩子们相处的呢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呢
张书浩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山区过的一次教师节。我第一次以一名老师的身份收到的礼物,是来自一名小姑娘的一只梨。小姑娘是我的课代表,因为听妈妈说吃梨润嗓,见我讲一天课下来很累,就让我吃了润润喉咙。我十分感动,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做支教的心。我想我一定要当好老师,做好教学工作,不能辜负孩子们的期望。在支教的日子里,我还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不是单单成绩这样一个简单标准可以衡量的。所以我也会不时家访,以更好的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后续在其他贫困学校的志愿活动中,我们还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了一些类似于智慧课堂的互动,让孩子们能接触到一些课外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走过了这么多学校,我们发现,孩子们虽然条件依旧很差,但你仍可以感受到他们眼神里散发着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望,这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这确实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支教条件艰苦,在这期间,您是怎样娱乐的呢在休息时间都会做些什么呢
小萃
张书浩
打打球、跑跑步啥的。自己的时候就看书、工作,支教的一年多了许多空闲时间,阅读量也随之增大了不少。手机也会看,但我本身对游戏兴趣不大,所以基本就是在刷电视剧,看了两遍《三国》、《琅琊榜》,《伪装者》也刷了一遍。再一个就是钻研厨艺吧,周末我们几个同学会聚到一起买买菜、做做饭,以度过相对比较枯燥的支教生活。
小萃
您认为志愿工作中什么比较重要如果以后有学弟学妹决定加入志愿活动,您有没有一些想要传授给他们的经验呢
张书浩
首先第一点,要坚持。有些事你一旦认定了以后,就不要轻易地更改。可能一些志愿工作的开展得不到你想要的效果、中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不管能不能帮到他人,至少对你自己来说,这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第二个就是要尊重差异。当时我去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广河县支教,那里,少数民族人口占了全县的98.6%,这样一比,我们几个汉族反成了少数民族了。而要顺利开展支教工作,你就要接受这种民族上的差异。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年龄上的差异,孩子们性格上的差异等等。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最后一点,就是要不断地创新、思维要灵活。很多同学对志愿活动的了解太狭隘,认为好像做志愿就一定是要去哪个山头儿待上个几年,其实不是的。志愿服务是通过你的行动,去改变、引领、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它最根本上传播的是一种文化,而非某一个动作。
03
作为·兰大人
小萃
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谈谈您的近况
张书浩
我已经研三了嘛,所以最近是在改毕业论文,工作也签好了。因为上学期末被校团委任命为了兰州大学团委副书记,所以在忙完毕业的事后,还想回归团委,看看还有什么我能帮大家做的。
小萃
您认为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LZUer“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这几个字,对您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张书浩
总结下来就是四句话:做有信念的奋斗者;做有知识的建设者;做有担当的奉献者;做有情怀的攀登者。
小萃
兰大110年校庆在即,您有什么想对母校说的吗
张书浩
可能最主要的是感谢吧,本科、研究生上下来,在兰大前前后后也待了有八年。不管是学校也好、老师也好、同学也好,都教会我很多。记着学校之前的宣传片里有这样一句——“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因为兰大在我心里,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一种文化。我们处在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这样的背景,对兰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我们现在每一年都在为了能做到更好、为了能配上我们的名号而努力,而我也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领导班子、教职工和学生都在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儿。百年校庆上有一句话叫:“续百年华章独树一帜,创一流大学自强不息”,很好地反映了这百年来兰大发展的劲头儿,这也是我本人对兰大的期待。能在兰大读书我很满足,唯一遗憾的是,因为是2011年入学,我没能赶上100周年校庆,今年6月毕业,又与110年校庆擦肩而过。但我还是会带着感激毕业,一直祝福兰大,也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兰大会越办越好,续百年华章。
志愿服务就是从不后悔,把热心献给了山区纯真又质朴的孩子;毫不犹豫,把热情献给了西北贫瘠却多情的土地;砥砺前行,把热爱献给了西部温暖且难忘的志愿行。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滴水,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的水滴聚集在一起,成就一片海洋,扬起志愿服务的风帆,乘风破浪。
制作|袁菲
编辑|郭雯婷
---兰州大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