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发光,才会被命运眷顾

发布时间:2019-03-29 00:08:11   来源:自考网
彭永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糖尿病研究室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基础学组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基础学组组长、中华糖尿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糖尿病康复协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松江区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及《上海医学》及《JCEM》杂志编委,《Metabolism》、《JournalofDiabetesanditsComplications》、《CnJMed》、《Diabetology&MetabolicSyndrome》、《Microbiome》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特邀审稿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及内分泌疑难杂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40篇(SCI60篇,包括Science、PNAS、JCEM等),主编教材专著4部,参编教材专著12部。2004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14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2014年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奖(医疗),201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2018年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奖(科研)。
采访笔记
“医学的核心价值,从救死扶伤,应该转向守护健康。从疾病管理,转向健康管理,拿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来说,要做的就是提前干预。管住嘴、迈开腿人人会说,但不见得人人理解,人人适应。”
彭永德,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及各种内分泌疑难病症等的诊治。
有必要罗列一下他的成绩。
在国内率先建立胰岛细胞抗体(ICA)酶标检测方法,至今仍作为ICA检测的经典方法在临床应用;参加全国25万人糖尿病流行病调查研究,所承担的课题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我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工作,克隆40条新基因并被国际基因库收录;参加国家重点课题“人体某些内分泌组织基因表达谱及新的分泌功能研究”,获2000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4年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14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
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们看老照片,看他作的诗,听他的命运。“命运如此安排,那就顺势而为,从不妥协,而且积极寻找生机,哪怕在逆流中。”他说。
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在附属医院干了十多年临床,每天的节奏是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不知疲倦。偶然机会,他又醉心于科研,在上海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2000年,他来到市一人民医院,四年后他成了内分泌科主任。他面临的压力是重振雄风,在强手如林的内分泌学界,他必须寻求突破。
“把诸如糖尿病,甲状腺,骨质疏松等常见病、多发病做成规范,做到大门诊,小病房。形成错位发展。而且,201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长三角内分泌论坛,影响力逐年上升。”如今,科室年27万人次门诊量,这个数据令人信服。
他说,今年的重点是甲状腺综合治疗中心,如果启动,甲状腺病人就得到了“一站式管理和服务”,超声,穿刺,药物,手术绿色通道,术后随访,都在这个中心完成,得到人性化解决。
1999年,那年他第一次去香港,参加“北美华人生物学大会”,当年他的导师组指导老师陈竺院士很器重他,把这个演讲的机会送给了这个沉稳的研究生。出了湾仔地铁站,他顺着标记走,猛一抬眼就看见绿树掩映中,那庞大的飞鸟展翅一般的标志性建筑——香港会展中心。就在两年前,香港回归的典礼就在这里交接,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紧张。
“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将面对台下坐着的几千名国际医学专家,而且都要用英语。我想,30多年前我还是阜阳乡下的农家子弟,种玉米,割麦子,在日头底下干着农活,是知识改变了命运。”
他还是眷恋他的桑梓地,安徽阜阳。每年都要几次回老家看看,当年一同玩耍的娃娃,都长成了大叔,他们还会一同喝种子酒,剥咸鸭蛋,吃地锅鸡,格拉条,说三国名将吕蒙的故事。几年前,他被颍泉区评选为“新乡贤”。
他最津津乐道的是,乡里那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在他发起和推动下,建成了。
1
从医之旅,笃学不辍
41年前的今天,彭永德也许会做一个关于故乡的梦。
梦里麦浪翻滚,黄豆金灿灿,玉米沉甸甸……忽然,耳边传来村里有人考上中专的消息,他们毕业后可以当城里人,他一下子醒来了。
“我想考中专,甚至上大学,走出这片熟悉的田野,走去外面的世界。”彭永德回忆道,那一刻,“高考”这个才重归一年的词已不再遥远,“知识改变人生”这句话,是如此逼近。
1979年,彭永德被安徽医科大学录取,他的确没有浪费机会。
填写志愿时,他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农村来的,当医生也好,当老师也好,都可以帮助别人,赢得尊重。最终,他选择了能治病救人的医生职业。
青春如水。毕业后的7年,他在安医大附属医院大内科,一天14个小时于临床,那时生活简单,心无旁骛地跟着老师治病。“当年诊断技术落后,临床更多是需要靠医生的经验和学识去分析,当时大内主任孙桂华主任也是内分泌科主任,跟着孙主任查房受益最多,学到了严谨、多角度看问题的方式,养成了像侦探一般抽丝剥茧,全面分析,详细记录病史的习惯。”孙主任的病史十分详尽,一位初诊病人常常会写足足两页纸的病史,这个特点,他学到了,沿用至今。
对于彭永德来说,长久而踏实的临床学习,则为他之后乘势而上,开启人生篇章铺下了坚实的地基。
1987年,彭永德如愿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第一教学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了全院第一届研究生。师从于该院内分泌学科创始人胡远峰教授,三年后,带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到安徽后,彭永德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院里委以重任,为他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
1992年,时年29岁的彭永德,负责组织科室举办的华东地区第一届内分泌学术会议。因为是第一届,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到全程的组织、接待、联系,小到开闭幕式的演讲词,全都需要他一一负责照应。说压力不大那是骗人的,但彭永德全都扛了下来,那一年的黄山,300多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会,会议圆满成功。
1997年,彭永德升了副高,职称的变化让他的肩上增加了重任,他知道,唯有医教研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当好一个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必须读博。要读,就要读就要师从名医。”这一年,他考入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成为陈家伦、许曼音教授外招的内分泌专业最后一位博士研究生。在半年的理论学习后,当时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中国承担1%,这时内分泌所和陈竺院士的实验室有个联合课题,出于对他能力的肯定,陈院士让他进入实验室,参加我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工作。彭永德负责序列分析和基因克隆,从血研所到张江高科园区基因中心,都记录下了他的汗水和脚步。
“如果你想要掌握现代化的生物学技术,必须跟随时代的进步。我在张江科技园区一年,接触的都是各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复旦的、交大的、中科院的、二军大的、四军大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我可能比他们要大个几岁,但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活力、思维以及计算机技术。”
最终,彭永德克隆的40条新基因,被国际基因库(GenBank)收录。陈院士对他的实验水平深感满意,建议他留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但心系临床的他婉言谢绝:“我还是喜欢做医生。”
2
做好规范,做强内科
2000年,彭永德作为人才引进来到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受到医院领导和同事极大关心和帮助。2002年,他公派赴加拿大达尔豪西(Dalhousie)大学博士后研修,2004年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机会毅然回国,2005年接任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刚接任之时他觉得“压力山大”。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有过历史的辉煌,但近些年,上海的内分泌学科发展极快,高手如林,市一内分泌科优势并不明显。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学科带起来,使之重绽芳华
彭永德决定从两点突破:一定学科方向,二做团队建设。
学科方向,决定了一个科室的业务发展。在彭永德的规划中,要聚焦常见病、多发病,以大病带小病;不仅要做好,还要做成规范。“我们的常见病是糖尿病、甲状腺、骨质疏松,把这三方面做好了,就会吸引病人主动选择,门诊量自然会提升。做规范很辛苦,但凡事都有过程。科室形成共识,以文件形式作为科室的制度来实现,久而久之,终成规范。”
2006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松江)的开设,对科室是一个契机,彭永德抓住了。“在市中心,病人较为分散,大医院多,选择多;但在松江,病人较为集中。南院增大了科室的门诊量,那边的合并症和疑难程度也较高,为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团队建设,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带头人的领航,更需要团队中每一个人不遗余力地工作与配合。为了建设高绩效的学科团队,彭永德向领导提出改变内分泌门诊和绩效都归门办管理的现状:只有专科管理门诊,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提高绩效。另外,彭永德也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吸引优势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对于人才,他倾囊相授,同时重视自我成长,2005申请到博士生导师,为吸引优秀的博士人才增加砝码。时至今日,科室中一半以上的医生,都经过了他的培养和教导。
在彭永德的带领和科室全体成员积年累月的共同努力下,内分泌代谢科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作为一个只有48张病床的科室,2018年的门诊量是27.7万,排名全国第一;比起彭永德刚接手时的5-6万,翻了整整超过四番。
在实现本院的内分泌代谢科发展之后,彭永德的目光转向了区级医院,甚至是长三角的内分泌临床和科研水平的发展。对他来说,这是责任。
现在,包括彭永德在内的专家会定期去医院所属区(虹口与松江)的社区坐诊,“送医上门”;科室每年抽出12位经验丰富的专家,为虹口八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培训授课,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能力。
去年,他成立了长三角的内分泌学科联盟,利用视频教学等方式,有组织、有目的帮助各地的尤其是县市级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帮助提升县级医院的水平和诊疗能级。联盟内现以有220多家医院,各级医生甚至科主任都能接受到定期的培训。
“一路走来,也许有人会羡慕我常常受到命运的眷顾,其实,我只是比别人准备得更充分一些。”彭永德说。
是的,达到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有刀锋一样锐利的智慧,也有一种磐石般的信念,更有一颗追逐太阳的赤子心。
毕竟,只有自己发光的人,才会被眷顾。
口述实录
唐晔
彭教授,您说说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彭永德
谢谢。我在大学里其实比中学勤奋很多——我觉得,这时候学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是为了未来(笑)。大学第一学期,一下子换了个环境,从农村到城市,生活条件不同,学习氛围不同,有些不适应,但既然来,就好好学。那时七八个人一间宿舍,每天晚上去教室抢位子晚自习,直到夜深才回宿舍睡觉。当时学校和父母也没给什么压力,学习都靠自己,我对自己还算满意——最后毕业时的成绩,在317人中排在前三。
大学生活虽然枯燥,但内心世界还是丰富的,除了专业书,我爱读中短篇小说——那时有本杂志《小说月报》经常搁在枕头下。诗词我也爱看,尤其是毛主席诗词,能背出六七十首毛主席诗词,还模仿着填词作诗。现在觉得,当年这些爱好和阅读十分珍贵,培养了人文视野,如今再要看些所谓闲书,是十分奢侈的。
唐晔
大学毕业后进入医院,谁对您影响最大
彭永德
毕业后我留校了,安医过去有个传统,留校的一定是最优秀的(笑)。当年留了10个学生做临床,我是其中之一。当时梦想是做外科医生,但事与愿违,后来遇到了内科老主任、内分泌科的创始人孙桂华教授,我在他手下工作有10年。他今年90多岁了。老师治学严谨,是上海松江人——安徽医学院有一批老医生是跟着当时上海私立东南医学院整体搬迁过来的,所以安医还是有上海基因(笑)。
孙教授处事非常沉着,在临床上,考虑问题非常全面,教会了我内科的思维模式。比如,某个病诊断不清,我们可能只能想到一二点,孙主任会说,能不能从反面考虑一下,把思维打开;他在分析临床时非常忠实于病人的特点,同时结合理论分析。现在我的学生和我查房时,会觉得收获很大:所有的病人,虽然我可能不会具体治疗,但我都会纳入完整的分析。对内科的疾病,我不会说这不是我的范畴,请你去找别人分析。
唐晔
您在2000年12月作为人才引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来就出国留学了,您能谈谈您的留学经历吗
彭永德
是的。2002年,我赴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IWK健康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主要是免疫方面的工作,留学半年后,BOSS说系里有个学术报告,让我代表实验室去演讲。我对自己的英文不自信,但他和同事们都鼓励我,那天讲完课之后,实验室的同事都很激动,与我拥抱。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对外交流的语言能力很重要。其实我从大学毕业才开始学英文,口袋里一直放着一本2万字的《英汉小字典》,天天背,词汇量还行,但交流还很困难。这两年,语言能力大大提升,方便了日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对科研上的各种生物分子学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技术得到了提升。回想起来,我有踏踏实实的临床经历以及学术上的进步,是一个很饱满的成长轨迹了。
唐晔
你说过,今年着手成立甲状腺中心,能具体谈谈这个计划吗
彭永德
现在着手成立甲状腺中心,是把外科、核医学、超声医学、病理,整合在一起,流程再造。为病人真正实现一站式的服务。超声,穿刺,药物,手术绿色通道,术后随访,都在这个中心完成。
病人来看甲状腺疾病,最关心的问题无非是:要不要手术,是不是恶性的——中心建立后,病人上午来,当天下午能能出检查报告,恶性还是良性,要不要做同位素治疗,如果超声有问题,下午直接可以做穿刺。如果需要手术,马上转给外科,由我们制定手术的原则和方案,术后回到中心随访——制定了标准流程,就不会出现病人四处奔波,结论甚至相悖的困惑。这个思路是受我们医院去年成立的CCC(肿瘤综合诊治)项目启发,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所以说做就做。
唐晔
作为科主任,您对团队的管理方式是什么
彭永德
一个科室的信仰和文化很重要。首先是不能有私心,凡事出于公心;第二,打造一种积极正向的正能量的科室文化,这是可以实实在在影响人的。如果一个科室天天闹矛盾,那怎么干得好呢。我们科有科训:严谨、博学、团结、创新,科室精神:感恩传承、谦和大气、理解奉献、科兴我荣;第三,用经济杠杆来撬动积极性。对各人的医教研绩效综合评分,体现多劳多得,质量优先——门诊、病房和科研都有各自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全科制定的,所有绩效细则发给每个人,每个人都知道,平时有实时反馈,有奖惩机制,这个很重要。
唐晔
对学科带头人接班人今后的培养,您会从哪方面考量呢
彭永德
以德为先,有公心,有吃苦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要有处理问题的勇气和智慧,因为临床、科室、医患……天天有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等着你。当然,临床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也很重要,把病人处理好,业务才能真正发展。
唐晔
现在很多医患关系的矛盾在于,有些患者并不能从正面去理解医生的医疗行为,比如开检查单。觉得开一堆检查单,就不乐意,就觉得医生别有用心,您对此怎么看
彭永德
我们要切实解决病人的问题,用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安全性最高的治疗方案解决病患——我觉得这才是让病人利益最大化。合理的花费、必要的检查是应该的,有些病人觉得开一堆检查单不乐意,但我们都是有规范的,确实要和病人讲清楚,让他们能理解,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比如,在完善的检查指标下,医生做出诊断,把血糖血压控制稳定了,经过多少年,病人还是很健康,也没有并发症,这样病人就更信任医生。而要是病人不愿意查就不查,遗漏了很多关键的判断,服药效果不好,出现并发症,病人反而会对医生失去信任——很多必要的检查不仅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未来,是按照指南或者是行业的标准。
唐晔
您对科研的要求是什么
彭永德
在科研上,我们去年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了《Science》上。今后要申报高级别的国家级课题和奖项,这也是学科能力的体现,也是业内认可度的体现。
唐晔
2019年,您最关心的是什么
彭永德
第一,甲状腺中心的运转,真正形成特色,成为典范,影响到上海和周边的医院。第二,我们今年有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肠道微生态的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的转归的影响。
大家都在说“管住嘴,迈开腿”,我认为,这样的建议有点简单化。实际上,均衡能量摄入,合理营养措施,对健康是最有利的。总的热量要控制,而非单纯少吃。同时提倡中等量的运动,而非过度运动——对肥胖的病人,不太建议大量运动,等体重下降了再增加运动量为好,否则其实是伤害。还是从饮食管理方面入手较为有效。
唐晔
空余时间,您会干什么呢
彭永德
空余时间不多,喜欢做些运动,会阅读一些社科类书,研读一些诗词,偶尔写上一两首以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笑)。
唐晔
您认为,医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彭永德
过去是救死扶伤,现在仅有这个不够了,要守护健康,即从疾病管理转向健康管理,实现全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承担着历史责任,为健康梦、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努力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