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Uer|李沛锴:绩点4.4,两次拿国奖,“弯道超车”的数学

发布时间:2019-06-30 23:28:41   来源:自考网
很多人都是在大学和“数学”彻底告别的。
从“1+1=2”到“高数”、“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对一部分人而言,学习数学的过程并不一定是难忘的经历,但注定是痛苦的回忆。
不过,李沛锴转专业的时候倒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每门课我都全力以赴地学,最后发现,最喜欢的还是数学”。
2018年,李沛锴以绩点3.93的成绩从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转至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习。从工学院到卫岗本部,变化的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但都没有撼动李沛锴专业第一的地位。
截止大三上学期,他的GPA已升至4.4,几乎集齐了南农奖励学分认定中最高规格学术竞赛的奖状。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前不久,他的名字出现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中,成为百名优秀代表之一。
热爱——和数学重逢
在他大一的成绩单上,可以很清楚地验证这一点:工程制图91分、MATLAB与数学实验99分、工程力学97分、物理学A 97分……
最让李沛锴得意的要数他的数学成绩——在他的成绩单上,“高等数学ⅠA”里的100分在他均分90+ 的成绩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不可避免的,他经常要回答一个问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将来的应用有什么帮助?
即使你是个数学小白,他也会先从“杨巴斯”方程、“Hopf代数”跟你讲起,将这门历经学科发展中,几个他认为很重要的转折点说给你听。
但更多时候,他会补充一句: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都要以数学为蓝本进行计算和论证,那些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经济学奖的人里,有很多也是数学家,因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李沛锴在今年五四的青春报告上和大家分享成长故事
这是他所理解的数学,当一个“数学系”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公式定理后,再遇到其他问题,便会提出在此问题下的定理,把解决方案理论化,通过制造一些定理,一次性解决这一类问题。这两种相似的“解题过程”其实是相逆的。
前者创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靠方法解决了问题
相比而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出成果、发文章”要比留在原先的专业难得多。转专业一年半后,李沛锴对这种现状有了越来越深的体会,但他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小学时,李沛锴还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9级证书
他常这样推导选择数学的理由——“判断数学适不适合我其实很简单,一看这门学科能否长远发展,二看它能否维持生计,三看该学科是否能对社会创造价值。”无论是金融、经济等人文社科领域还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都需要“数学”这门看似“无趣、无用、无意义”的三无专业加盟。
迭代——寻找最优解
即便已对转专业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判,有件事是他没有料到的——必修课的学分不能相互置换,他必须在利用大二、大三两年时间,补修25学分的专业必修课才能顺利毕业。
不仅如此,前一年落下的课程还让李沛锴一下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数学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大二开学的时候老师已经在上‘数学分析III’了,没学‘数学分析I ’、‘数学分析II’,很难跟上课程进度。”
得知这一情况后,很多老师表示理解,并建议他利用上课时间去图书馆把前面知识补上。
理学院数学系朱震球副教授还向他推荐了几门中科院的线上课程,在自学的过程中,李沛锴发现,这些拍摄于十几年前的课程虽然在画质上无法和当下的慕课一较高低,但当时的证明方法和推论在今天依旧毫无破绽。
他着迷于数学的确定性,但也严肃地表示,数学是严谨的、不夹杂私人感情的,不管这些定理在今天多么适用,只要明天有人能举出反例,那这条定理就是错的
和他一起从工学院转专业到本部的冯一轩则希望大家不要老盯着“智商”不放,能合理规划有限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是李沛锴在转专业后能“弯道超车”的重要原因
他更喜欢用“迭代”形容我们所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每天,他都会定一个计划,比如在某一时间段集中注意力:看书、做题……在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后,立刻对目标“迭代计算”,基于现有信息和自身能力找到适合自己时间安排的最优解。
突破——跨学科多面发展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李沛锴几乎集齐了南农奖励学分认定中最高规格学术竞赛的奖状。
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优秀的同学,进一步扩充了知识面,涵盖工程、纯数学、经济、生物、信息、人文、创业等10余个领域。但无疑,第一次“亮相”的机会要靠自己争取,在此过程中,也避免不了从“饱受质疑”“精诚合作”的曲折之路。
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算是李沛锴参加过的较高规格赛事之一,虽然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竞赛,依然需要熟悉数学建模的同学对细胞回路进行模拟。
互相不熟悉对方的研究领域让合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瓶颈,李沛锴因为对实验原理理解得不透彻、不了解实验组同学的需求而饱受程序BUG的折磨,队友也因看不懂他写满一黑板的数学字符而一脸狐疑。
“他们无法理解推导过程,我给他们的只能是一个结论,他们不敢用。”后来大家各退一步,“他们教我做实验,我把方程里的代数换成常量解释给他们听,一步步磨合,后来我们团队拿到了金奖。”
分享——帮助别人也超越自我
当然,“学霸”也有被嘲笑的时候。
和他一同去美国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决赛的队友回忆,在答辩的前几个晚上,大家第一次听到李沛锴念英文演讲稿,忍不住哄堂大笑。为了不“丢人丢到国外去”,他请当时的student adviser原龙为他修改演讲稿,纠正发音。
猜猜“嘲笑”他的是谁
“他们笑他们的,我准备我的”,在接受采访时,李沛锴表示,在闲暇时刻他也会看一些来自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大咖’们的演讲,国外学者的PPT都是设定好时间,自动播放。 native speaker对母语演讲尚且都要反复准备,“英语不好”不是借口,认真准备才是王道。
作为一名妥妥的数学大神,他带领大家一起进步。在学习高数、MATLAB等难度较大的学科时,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整理的笔记和搜集的试卷,也会积极备课,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查缺补漏。
他曾花了几个小时为挂科的同学补课,也曾为考研的学长解答数学难题,后来,那位学长在考研中取得了142分的好成绩。
对那些希望转专业到信科的同学,李沛锴总耐心地帮他们分析利弊,并为他们“私人订制”学习方案。
“南农最不缺的就是学习氛围,”李沛锴说,没有人是天生的学霸,没有人能样样精通,唯有相互“切磋”,才能在“分享”中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