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知识 不如教会孩子跟学习相处
发布时间:2019-05-20 21:36:28   来源:自考网“教小朋友学习,首先要让他们喜欢这个学科,如果实在不能喜欢,也要教会他们跟这个学科相处。没有更低的目标了。”最近听到的很受启发的一句话。
了解我和虎爸的人都知道我们两个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其实是有很大的分歧的。虎爸认为,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所以应该带孩子更多的去发现学习有趣的一面,并且努力的保持孩子的兴趣,和对某一个学科的喜爱。而我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应该让孩子及早的明白学习就是要付出,要努力,要对自己下得了狠手。
虽然说我和虎爸是大学同学,我们两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虎爸对于我看待学习的态度一直是非常鄙视的,而我对于他这种认为学习是快乐事情的想法,一直视为奇葩。
所以在小小虎4岁以后,当我们教授他一些东西,可是他表现出不感兴趣或者不接受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有时候是有一些摇摆不定的。
今天跟某个私立机构的馆长聊了一下,我突然间就豁然开朗了。这其实是两种方式,比如你有一个邻居,如果你们非常的投契那自然最好,但是如果不是你们至少可以礼貌的相处。
馆长大概跟我是一类人,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曾经翘课,抄作业,但是又不曾做过什么十分出格的事情,也不曾让自己的成绩变得十分难堪。因为我们就算并不十分热爱学习,但是心中也会有一个内在的动因,支撑我们愿意为学习而付出努力,让我们并不愿意接受自己出现学习太差的情况。
这种内在的动因有家庭输入的原因,社会环境影响的原因,也有我们内心进行自我权衡的结果。例如,父母会灌输给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将来有更称心如意的生活;社会会给拥有高学历的人更多的正向评价;而我们自己则会认为,如果成绩太差的话,反而会让我们受到更多的批评和管缚,让我们无法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所以,如果孩子很喜欢学习,或者某一个学科,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他跟学习和平的相处。其实就是帮他找到一个跟学习相处的模式。这个模式并不是一定的,父母在这个模式的创建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我父母给我的内在信念是:学习是任务,你只要够努力,别人能完成的你也可以。所以,当我挑灯夜战的时候虎姥姥和虎姥爷的态度其实是鼓励的。
但是,当我面对小小虎的时候,我绝对下不去对自己的狠手。我更能接受的态度是,学习是一种习惯,你必须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全身心的投入,这无关忽作业多少,是否是假期,以及你是否毕业,是否工作,是否结婚生子,而是把他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我坚持每天跟小小虎一起学习,其实并不太在乎他学会了什么,人生太长现在他们学会的是1+1还是100+100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一直学下去。每一个保持终身学习习惯的人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动力和召唤。
我和虎爸并不是离经叛道的父母,也不会是武断专行的家长。孩子的内在动因里必定融合了父母的习惯和价值观。这是我想给小小虎传递的,我不太想让他天天缺觉少眠的挑灯夜战,也不想问他是去清华北大还是蓝翔新东方。也不需要他明明不热爱还硬要读研读博。我只希望他学会跟学习平和而持久的相处。
小小虎马上5岁了,如果说在过去的一年,有什么事情让我得意就是小小虎愿意从床上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到书桌前面,要知道在三岁的时候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可是看动画片,我对看动画片没什么贬义评价,只是如果讲优先级的话我更希望小小虎把阅读和学习放在动画片的前面。这么小的孩子谈不上自律或者是热爱,仅仅是习惯,就像是吃饭,不管饿不饿,到了时间总要吃点。习惯是很强大的,习惯让胖子总也管不住嘴,也会让一个人持续的学下去。
推荐文章
-
自考生课外阅读什么类型的书好
2024-02-29  阅读:661 -
今日自考,祝愿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2021-10-16  阅读:607 -
自考机构招生乱象横生
2021-10-10  阅读:688 -
自考大数据揭秘!每年的自考报考人数超过你想象
2021-10-07  阅读:629
自考网版权所有 2024 粤ICP备1606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