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落后,读再多书也没用

发布时间:2019-05-14 21:07:45   来源:自考网
最近集中研习了关于认知学习、思维升级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猛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是太陈旧了,虽然自认为在不断升级迭代。
关于学习方式,知识的来源已经远不像过去那么单一了,读书、请教高人、知识付费平台、深造等等。但不可否认,读书仍然是性价比(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时间成本)最高的方式之一。
关于学习层次,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
1、漫无目的地学习。不给自己设目标,不带目的地学习,这类占比很大。如果你跟他说这样不对,他会说读书、学习这件事不能太功利,要纯粹,要先培养爱好。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影响了我们整个学习时代。但咱回过头看看,如果真的漫无目的、仅凭兴趣学习,可能大学都考不上,当然这也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但换个角度看,正因为我们制定了考大学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有目的有目标地学习、刻意练习,很多人都达到自己的目标,考上了大学。
2、有目的地学习。这类人有了一定的目标和规划,比如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或岗位,比如打算考个什么证书。但很多没能完成既定目标,书没读完就放弃了,证没考到就荒废了。我过去也曾如此。大学的时候考教师资格证,连续考了两次都是心理学没过,然后就放弃了。最后还安慰自己说:心理学没考过说明我心理很健康、没啥问题。这真的是诡辩和花式自我安慰。
3、读完很多很多的书。这种其实算很勤奋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如此,每年会读很多很多的书,然后给读过的书一本一本记录、打卡,甚至做各种笔记。所以现在我每年都会有一个读完的书的清单,也有很多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每每回头去看这些成果,难免会有一种自我得意的成就感。但这种学习真的有价值吗曾经支撑我一直这样学习的理论来自于“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如果还没产生质变,一定是量还不够。但现在知识量已经非人力可计算,肉体凡胎的我穷极一生又能学多少呢虽然自认为看的已经都是各领域经典之作了。
4、建立知识结构。后来认为知识就像人的身体一样,要有骨架才有力量。所以建立了知识结构学习法,让自己的知识有逻辑有体系。科学的知识结构=专业类知识X跨行业知识X工具类知识。专业类知识: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跨行业知识:包括专业之外的如心理学、战略学、经济学、管理学、生产学、美学、史学、哲学、文学、财务金融、法律等;工具类知识:流程方法、辅助工具知识等。三者比例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5、建立思维模式。现在认为这样还不够,有了结构,但结构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就像一个人只是有了完善的骨架还不够,还需要有思想灵魂。所以应该从顶层的思维模式角度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进化思维和认知,而不是完成任务,不是自嗨。
那该如何让自己的学习方式升级到第五个层次,我决定做以下几个改变:
1、书不用读完。不强求自己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特别经典的除外)。有时可能是只读其中的部分观点或精华。有人说这样不怕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么以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书的观点其实并不多,一本300页的书,大概有200页都是对刚开始提出的那个观点的论证和案例举例。很多时候,你看看目录,看看作者前言就基本能了解整本书的核心观点了。如果读的书是你专业领域内的,随着你专业知识的累积,你会发现,你可以很快捕捉一本新书的观点和逻辑。
2、不给自己设限,挑战专业领域外的学科。这种挑战不是说简单看一两本你领域外的入门或经典书籍就行,而是深入专研那个领域。马斯克凭借其强大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了如何造火箭的知识。虽然我们不能像他那样牛X,但不给自己设限的心态是要有的,不要觉得不是自己专业、不是自己擅长就不去触碰,如果觉得那个学科知识很有价值,不妨试试。
3、问题清单而不是读书清单。以后读书学习,带着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而不是读完一本又一本的书。比如想彻底搞懂“如何定价”,那么就将价格相关的所有领域知识集中起来攻克。比如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传播学、营销学等。所以这时候书不必读完的价值就更加凸显了。
4、彻底了解某种思想。要想真正理解一种思想,不是只读一两本经典著作就行。比如你想彻底了解“乔布斯的思想”,你就需要全面了解乔布斯的成长经历、著作、创业史、各类演讲/访谈、他人评价等,而不是仅仅读一本《乔布斯传》。
5、知行合一。懂再多道理而不去做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所有习得的知识需要内化、输出、反馈并实践。
举个例子:
我买了一本书叫《100个基本》,这本书是以前一个客户给我推荐的,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鸡汤,100个生活箴言。
我并没有跟读书一样读完就完事,因为一共才100句话,读完就是分分钟的事。我把它放在公司,每天上班来公司就随机翻开一页,然后仔细品读,并结合自己的行为看是否值得借鉴,如果值得便去实践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其实有点像占卜算卦了,每天随机翻一页(来一卦)。
比如这句:“两周剪一次头发。”
作为一个不怎么精致的男孩子,两周剪一次头发的不多。但我觉得这句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真的就这么做了,从此频繁出入各大理发店了,对各种tony老师熟得很。
比如这句:“书是用来读的,不是装饰品。读了就可以处理掉。”
我同样觉得这句很有道理,每年都会买很多书,至此读完之后我就将它们漂流给身边的朋友,于是就做了几期图书漂流活动。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将严格按照以上进行学习方法升级改造。
以上,与君共勉。
推荐文章